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秉烛夜读》

【注】安:哪里。疑问代词。戏:取笑。安敢:怎么敢。疑问副词。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

1.解释加点词。

(1)士别三日,即刮目相待_________

(2)鲁肃过寻阳_________

(3)恐已_________

(4)盲臣敢戏其君乎 ? _________

2.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

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1.重新等到迟、晚怎么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年少爱好学习,就如同刚刚升起的太阳。 3.年纪大事务多 4.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意见。 【解析】(甲)选自《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年代:北宋 (乙)选自《说苑》 作者:刘向 年代:西汉 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乙)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年龄七十岁了,想要(再)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呢?”平公说:“哪有作为别人的臣子(的人)戏弄他的君主的啊?”师旷回答:“我哪敢戏弄我的君主啊!我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如同早上升起的太阳;壮年时喜欢学习,如同中午的太阳;年老时喜欢学习,如同点燃蜡烛的明亮。点燃蜡烛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哪一个(更好)呢?”平公说:“说的好啊!”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其中“更”是“重新”的意思。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岂”是“难道”的意思,“少”是“年少”的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 此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 这首诗用词严谨,照应严密。诗中“谁”与“暗”相照应,“飞”与“散”呼应,景中含情,全诗使人感受清新流畅、抑扬错落的韵味。

2.本诗诗眼是什么,结合后两句诗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查看答案

体会下面一段话中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回答文后问题。

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1)老师话中的意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话里的意思又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修改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修改:把“改进”换为“提高”)

B. 秋天的中山是美丽的季节。(修改:把“秋天的中山”改为“中山的秋天”)

C. 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修改:把“否”字去掉)

D. 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修改:把“关于”去掉)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啊!黄河!你一泄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 在这危急的时刻,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扭转了局势。

C. 老师历尽心血地教导学生,从没一丝怨言。

D. 他想说什么, 但梗住了, 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B.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C.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春秋时期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 《最后一课》是由法国作家都德写的短篇小说,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起因、经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