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填空
(1)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____?《式微》
(2)参差荇菜,_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纵我不住,子宁不来?《子衿》
(4)溯洄从之,道阻且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
(5)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了洞庭湖浩大气势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示友谊不受时空阻隔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2017年11月29日,阔别五年的湖南省博物馆将正式对公众重新开放,学校特组织了“走进身边的文化遗产——湖南省博物馆”语文实践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请为本次主题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央视《国家宝藏》栏目近期播出的湖南省博物馆专场,从十八万余件馆藏中甄选出三件独具特色的国之重器,为我们展示浩渺的湖湘文化。请根据文物简介,补全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湖湘制造: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
简介:酒具。壶口外翻,粗颈短流,背部装有一执手。瓜棱形腹,平底。以褐彩在流下腹部题写诗歌一首:“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以诗文作为装饰,是湖南长沙窑瓷器的一大特征。铜官窑是世界釉下多彩瓷的制造地,也是唐朝最大的文化产业,开辟了举世闻名的海上陶瓷之路。
②____________:辛追墓T形帛画
简介:这幅帛画用单层的细绢作底,绢底呈棕色,T形,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展示了天上、人间、地下三个主题。其图案内容描绘了墓主人灵魂通向天国的过程,构图完美浪漫、色彩鲜艳和谐,充满神秘的幻想。帛画历经两千年,仍保存完整、色彩鲜艳如初,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③上古血脉:皿方罍
简介:罍(léi)是流行于我国商代晚期至春秋中期礼器中的大型盛酒器。皿方罍器盖和器身分别铸有“皿而全作父己尊彝”、“皿作父己尊彝”铭文。整器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是迄今所见最高大的方形罍,号称“方罍之王”,是难得一见的中华血脉。
(3)为了让更多的中学生了解和走进新湘博,请你写出两条具体可行的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运用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各国相互理解、想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根据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词,仿照画线句写出恰当的内容。
汉字是维系华夏文明的载体。字与字的组合,词与词的搭配,穿越千年风尘,凝聚民族文化,构筑我们的现象之桥,丰盈我们的情感之海:看到“羌笛”,耳畔仿佛传来一曲哀怨的笛声,心中涌起一种戍边难归的惆怅; , , 。
备选词语:月 酒 孤雁 烽火
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陆上丝绸之路,西汉起自古都长安(今西安),东汉起自古都洛阳,丝绸是最具体代表性的货物。
②除此之外,还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等。
③丝绸之路从运输方式上,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④明代郑和远航的成功,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极盛的时期。
⑤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链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
A. ③①④②⑤ B. ⑤③④①② C. ③④①②⑤ D. ⑤③①④②
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
B. 《关雎》和《蒹葭》都选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中共有诗歌305篇,故又称“诗三百”。
C.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是宋代的文学家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
D. 《灯笼》选自《吴伯箫散文选》,作者是吴伯箫,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