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神奇的科学世界...

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神奇的科学世界;还是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场面,怦然心动的瞬间;甚或是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什么是滋养你心灵的甘露呢?

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作文略。

 

【参考例文】 我心灵的甘露 那一年初夏,我和同学正漫步在人行道边,正沉浸在街头玉兰花的醉香和手中冰激凌的甜味中,却被一场突出其来的车祸击碎了我青春年少时期所有的梦想。来不及反应,推开同学的霎那间,我也被车撞飞了很远,双腿粉碎性骨折,头部受重创。医生的诊断是终身残疾,站起来的几率非常小。因为右腿的粉碎性差2公分就到膝盖。 当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27天之后了。第一眼看到的除了围在我床边的至亲外,那一天散步的三个同学都在,还有其他很多很多的人们。在医院住院的日子里,他们风雨无阻,天天来陪伴我,带来了很多文摘和好书,还有很多音乐,零食。爱的陪伴,365天如一日,从未间断过。 每天清晨,当我醒来的时候,都能看到那一双双关切的眼神。因为爱,滋养了我的心灵,给了我勇气去面对撕心裂肺的疼痛,每次做牵引拉筋时都痛到无法呼吸,哭完之后,总会有人给我讲笑话,转移我的注意力。 特别是被我推开的那个同学,默默无闻地照顾了我很久,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体贴,让我感受了深深的发自内心的感激。或许不推开她,我也一样受到创伤。可是她却承担了心灵的压力,要来抚慰和关心我。这一份情感令我十分的感动。更加坚定了我做的是对的,在青春年少时期种下了一颗甘心情愿为他人付出的种子。还有另外两个同学,每天早晨都在上课之前先来我的病房,看完我再走,下午上完课再来,一直陪我到晚上休息时间。 在生命中最困难的时刻,因为有爱的陪伴,所以我战胜了不可能,在医生的全力治疗和亲人的精心护理下,经历了坐轮椅、拄双拐、单拐,终于在1年半后重新站了起来,一切的一切都是爱的滋养。所有的爱汇聚成河,仿佛甘露,洒遍我生命的每一个角落,滋养了我的身心和灵魂。正是这一份甘甜至醇的爱的露水,洒满了我生命的长河,从此让我充满了无限的力量,同时这一份满满的爱也一直在浸润着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去爱,并带着这份爱给予每一个走近我生命中的人。 感恩与爱常在,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爱是我心灵的甘露!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引导语,即可理解文题中“甘露”是指对自己精神思想产生良好影响的“美好的事物”。选材的方法,引导语也作了很好的提示,或从“阅读”中选材,或从身边的生活中选材。叙述一件事,或撷取生活的几个方面,通过生动地描述,说明自己阅读或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是如何影响自己精神思想的,自己有什么丰富的感受。文章可以由自然界的“春雨滋润万物”写起,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自己生活中美丽的故事,表达的情愫。根据题旨,本文要求语言生动,情感饱满,所以要用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内容充实,叙述清楚,抒情丰富,定是好文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

【甲文】________________

老师,请放开你

春天一样温暖的手

让我独个儿在坎坷的路上

磕磕碰碰向前走

 

别担心我会跌跤

即使摔破细嫩的皮肉

我也不会拉着你的衣角哭泣

在阳光或风雨里浑身发抖

 

老师,亲爱的老师

请松开你慈爱的手

让我踩着坚实的土地

与一切困难一切胜利交朋友

【乙文】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汪微微

①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平日里话不多,习惯用眼神制止并解决纷争与事端。

②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课间十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得东倒西歪,我们班的男生则挺拔地站立着,有序地排队,轮流着立定跳远,玩得像上课一样规规矩矩又铿锵有力。

③对女生,他力推淑女教育。说话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张弛有度;裙子要过膝,不许撩起下摆擦汗,不能光脚穿凉鞋;坐不能弯腰驼背,站不能含胸低头;课外少看电视多读书,每天练习毛笔字……

④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一学期过去,没几个能真正坚持下来的。做得最好的,是和我们同班的他的女儿。我们既同情她的别无选择,又钦羡她的与众不同。她不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却自有一种说不出的美,眼中闪烁着看得见摸得着的柔软和善意。连最捣蛋的男生路过她身边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屏声敛气。

⑤多年后,在家乡的街头,她穿一袭蓝底白花的连衣裙,绾着低低的发髻,静静地站在那里。嘈杂如水,流到她身边,却自觉地绕道而行。有人和她打招呼,她轻轻地点头,微笑意,温婉得既优雅高贵又接地气。

⑥原来,她被打磨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美,过去叫教养,现在叫气质。

⑦初一时的语文老师,是个有着慢条斯理智慧的老头儿,他惩戒我们的惯用伎俩是写检讨。检讨的内容直接照搬作文要求:文笔要好,感情要真,题材不限,风格却要自成一家,字数不能少于800字。最可怕的是,要一式54份——班上共54个人,人手一份。字迹要沿用书法课上的工整与气势。

⑧有一回上课,他迟到了几分钟。不待他道歉并解释原因,台下一片亢奋的叫喊声,大家一起喊:54,54,54!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湮没掉每个人。

⑨从此,他再也没有让我们写过检讨,却要求大家记日记。算算,一天不过就一篇,我们胜者为王居高临下地同意了。

⑩毕业后和一干人去看望他,说起这段往事,他笑:小小少年是一块块璞玉,但雕琢要讲究方式和技巧。写检讨是假,练笔练字才是真。然后他转过头,对我说:“你的字,有蝇头小楷的功底;你的日记,也最好看。”

⑪原来,我们最终学会的,是不要错过自己。

⑫高二时的语文老师,是个忧郁的诗人。他为人低调又不羁,平时见他背影的机会比正面还要多。有一次上课讲诗歌的结构与特点,他找来了几本自己以前写的诗集。讲台上的他,眼神干净明亮,有一种未经世事的洁白,像正在做梦的少年。他一字字念,一句句写,一段段讲其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以及写诗的心境和曾经沉睡的梦想。讲到动情处,他会停下来,一言不发地看向窗外,眼神比远方还远。

⑬课后很久,我心里仍蓬勃得静不下来。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它干净清洁,美好亲切,散发着梦想的味道。最难得的是,它离我这样近,一声轻唤便足以叫醒我,而不只是远远地隔空感动我。

⑭后来,我开始偷偷写诗,不在乎写得好不好,不去想有没有用,也不在意是否有人懂,愿意写下去并能很好地写出来,对自己而言已经足够。

⑮原来,梦想是一种让你觉得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1.根据你对甲文的理解,为该诗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并说说理由。

A. 心声            B请求            C.放手    我选择(        )

2.乙文叙写了三位老师不同特点和对“我”的影响,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人物

特点

对“我”的影响

小学时班主任

不怒自威的军人

(1)                  

初一时语文老师

(2)                   

让我们学会不要错过自己

高二时语文老师

忧郁的诗人

(3)                    

 

 

3.乙文第⑤段描绘老师女儿,并没有写老师,有人说多余了,应该删掉,你认为要不要删掉?为什么?

4.结合语境,品读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⑴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湮没掉每个人。(自选角度,品析此句的表达效果)

⑵他一字字念,一句句写,一段段讲其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以及写诗的心境和曾经沉睡的梦想。(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5.“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查看答案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语文学习要下苦功夫

①任何学问都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学习语文,同样非下苦功夫不可。

②俗话说:“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语文涉及的知识面广,量大,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语文学习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单靠按部就班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③鲁迅在学生时期就坚持做读书笔记,写日记,手熟笔巧,为我们留下了大约1000万字的宝贵财富,从而成为文学大师,一代风范。

④马克思精心研读文学名著,谙熟莎士比亚作品的词句、风格,并能背诵海涅、歌德的许多诗句,因此讲话、写作便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⑤毛主席求学时,每读一本书总是开动脑筋,细推深究,圈点批注。因此他的文章常有真知灼见,而被同学们传诵。

⑥至今“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之类的写作佳话,更不胜枚举。

⑦显然,大凡善于运用语文工具的人,无不经过一番苦苦磨练。谁怕下苦功,谁就学不好语文。

⑧所谓下苦功,就是要乐于“自找苦吃”。一要苦阅读,博览群书,早读夜诵。二要苦练笔,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甲】。三要苦思考。摄取生活素材,识别书中的真伪优劣,消化语文老师讲解的知识,都得苦思熟虑。末了,还要苦修改,【乙】。基础差的,不要自暴自弃;基础好的,更应精益求精。总之,要掌握语文知识就得苦学,也就是要苦读、苦练、苦思、苦改。当然,“苦学”决非“蛮学”,必须讲究科学方法,探求语文的规律才行。

⑨谁不想让自己的语文学习园地里硕果满枝呢?那就让我们铭记毛主席的教诲吧:“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习的,非下苦功不可。

1.下面两句话是从文中【甲】、【乙】两处摘出来的,如果要归还原处,

【甲】处应填__________,【乙】处应填__________

A抱着"新诗千改姑心安"的态度,对待每一次作文和练习。

B齐白石作画,“不叫一日闲过”,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对待语文学习,作者的看法是什么?(可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3.文章结尾引用毛主席的教诲,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下面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往事耳_____________  ⑵ 蒙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

⑶恐已_____________  ⑷ 盲臣敢戏君乎 _____________

2.选择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

A. 卿/今当涂掌事    B.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 非/复吴下阿蒙    D. 盲臣/安敢/戏君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 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

5.同是“劝学”,比较一下孙权和师旷劝说方式有何异同?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1.诗歌一、二句写出了苔怎样的特点?

2.这首孤独了三百年的小诗,被乡村教师梁俊和他的学生小梁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重新唤醒,亿万中国人记住了它。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说说你从诗歌中获得的人生启示。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 。  (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________________ ,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4)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5)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

(6)爱国是诗歌常见的主题,请你写出一句表达爱国情思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