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

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尤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⑤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⑥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摘自《人民日报 》2016 年5 月16 日第5 版)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B. 根据文意,应在第④段段首横线上填写的观点句是“读书可以远离浮躁贪婪和庸俗无聊,让心灵宁静淡泊”。

C. 第③段画横线句运用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证明了“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的观点。

D. 本文论证思路严谨: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接着用段首排比的方式提出分论点,逐一论述读书对心灵修复的益处,最后点明读书的意义:读书能让人“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主要运用道理论证证明了“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的观点。

B. 第②段“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句中加点词“是”指的是“在生活中体悟”。

C. 在第⑤段省略号处,还可以补充上这样的事例——“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D. 本文语言生动诙谐,再加上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读了本文后,你认同作者“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的观点吗?为什么?

 

1.C 2.C 3.我认同。因为我和作者感同身受:(1)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 (2)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 (3)读书可以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4)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 【解析】 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本题涉及到论点的提炼概括、论证思路的梳理论证方法、等内容,要结合前后文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得出答案。画线句没有运用对比论证。画线句将“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比作“‘烤火’可以把‘衣服上的湿气烤得烟消云散’”运用生动的比喻,这是比喻论证的方法 ,以此来生动形象地证明了“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1)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2)日广。每履之,足若踬(3)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顾谓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4)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释】(1)养晦堂:刘蓉居室名。 (2)浸淫:渐渐扩展。(3)踬:跌绊。(4)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三省吾身    B. 先君子来室中坐,之/卒中往往

C. 而笑曰/野有麦场    D. 至使久而即乎其/既克,公问其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断句。

俯 而 读 仰 而 思 思 有 弗 得 辄 起 绕 室 以 旋

3.《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请用原文回答,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查看答案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弗之 _________

(2)遇其叱咄_________

(3)同舍生皆绮绣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用对比的手法,将“同舍生”求学之便与作者本人“生活之苦”对比,表现作者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

B. 作者现身说法、写出自己虽家贫但不放弃读书的梦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

C. 文章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形象的描写和简要的议论,言辞简洁朴实,语气恳切委婉。

D. 第二段作者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写出了自己的为学之难。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一组语意相关的排比句。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将“策划”和“开展”互换位置)

B. 有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十堰的蓝天成了常态。(将“改进”改为“提高”)

C. 当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体育明星来到我市,受到了球迷的热烈欢迎。(删除“当”)

D. 为积极响应我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市环保局共同举行了以“践行文明之约,共享生态之美”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将“举行”改为“举办”)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啥?”

B. “2014年放假安排”高居百度热词排行榜首,假日安排引发了专家、网友和社会公众的“吐槽”和“自嘲”。

C. 为观看《抗战英烈事迹展》,同学们趋之若鹜,提前半个小时进入了展厅。

D.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这些铿锵有力的表态,体现了中央打击腐败建设廉洁政府的决心和态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