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狗鼻子 【苏联】左琴科 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有件...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狗鼻子

【苏联】左琴科

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有件貉皮大衣给人偷走了。

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嚎了起来。他真心疼这件皮大衣呀。

他说:“诸位,我那件皮大衣可是好货啊。太可惜了。钱我舍得花,我非把这个贼抓到不可。我要啐他一脸唾沫。”

于是,叶列麦伊·巴勃金叫来警犬搜查。来了一个戴鸭舌帽、打裹腿的便衣,领着一只狗,狗还是个大个头,毛是褐色的,嘴脸尖尖的,一副尊容很不雅观。

便衣把那条狗推到门旁去闻脚印,自己“嘘”了一声就退到一边。警犬嗅了嗅,朝人群扫了一眼(自然四周有许多围观的人),突然跑到住在五号的一个叫费奥克拉的女人跟前,一个劲儿地闻她的裙子下摆。女人往人群里躲,狗一口咬住裙子。女人往一旁跑,它也跟着。一句话,它咬住女人的裙角就是不放。

女人“扑通”一声跪倒在便衣面前。

“完了。”她说,“我犯案啦。我不抵赖。”她说,“有五桶酒曲①,这不假。还有酿酒用的全套家什。这也是真的,都藏在浴室里。把我送警察局好了。”

人们自然惊得叫出了声。

“那件皮大衣呢?”有人问。

她说:“皮大衣我可不知道,听都没听说过。别的都是实话。抓走我好了,随你们罚吧。”

这女人就给带走了。

便衣牵过那只大狗,又推它去闻脚印,说了声“嘘”又退到一旁。

狗转了转眼珠,鼻子嗅了嗅,忽地冲着房产管理员跑过去。

管理员吓得脸色煞白,摔了个仰面朝天。

他说:“诸位好人呀,你们的觉悟高,把我捆了吧。我收了大伙的水费,全让我给乱花了。”

住户们当然一拥而上,把管理员捆绑起来。这当儿警犬又转到七号房客的跟前,一口咬住他的裤腿。

这位公民一下子面如土色,瘫倒在人群前面。

他说:“我有罪,我有罪。是我涂改了劳动履历表,瞒了一年。照理,我身强力壮,该去服兵役,保卫国家。可我反倒躲在七号房里,用着电,享受各种公共福利。你们把我逮起来吧!”

人们发慌了,心想:“这是条什么狗,这么吓人呀?”

那个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一个劲儿眨巴着眼睛。他朝四周看了看,掏出钱递给便衣。

“快把这条狗牵走吧,真见它的鬼。丢了貉皮大衣,我认倒霉了。丢就丢了吧……”

他正说着,狗已经过来了,站到商人面前不停地摇尾巴。

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慌了手脚,掉头就走,狗追着不放,跑到他跟前就闻他那双套鞋。

商人吓得脸色刷地就白了。他说:“老天有眼,我实说了吧,我自己就是个混帐小偷。那件皮大衣,说实话也不是我的,是我哥哥的,我赖着没还。我真该死,我真后悔啊!”

这下子人群哄地四散而逃。狗也顾不得闻了,就近咬住了两三个人,咬住就不放。

这几位也一一坦白了:一个打牌把公款给输了。一个抄起烫斗砸了自己的太太。还有一个,说的那事简直叫人没法言传。

人一跑光,院子便空空如也,只剩下那条狗和便衣。

这时警犬忽然走到便衣跟前,大摇其尾巴。便衣脸色陡地变了,一下子跪倒在狗跟前。

他说:“老弟,要咬你就咬吧。你的狗食费,我领的是三十卢布,可自己私吞了二十卢布……”

后来怎样,我就不得而知了。是非之地,不可久留,我便赶紧溜之乎也。

(选自《左琴科幽默讽刺作品集》)

【注】:当时在苏联酿私酒是违法的。

1.以“狗鼻子”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和作用?

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商人“一个劲儿眨巴着眼睛”,他此时在想什么呢?结合上下文,用第一人称描绘他的心理。

3.比较下面一组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你认为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这位公民一下子面如土色,瘫倒在人群前面。

这位公民也吓得脸色苍白,倒在众人面前。

4.小说结尾突然出现了“我”这一形象,这样安排有何妙处?

5.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角是警犬,也有人认为主角是事件中所有的当事人。你赞同哪种观点?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和主旨阐述理由。

 

1.含义:狗鼻子具有较强的辨别气味的能力,小说中,它能够识别出不同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丑恶心理和罪恶行为,象征着正义的审判。 作用:狗鼻子是将各种人串联起来的媒介,是全文的行文线索,在文中起到了引领各色人物出场、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这狗发现了这么多干坏事的人,我做的坏事说不定也要被发现了。 3.示例1:第一种更好。“面如土色”形象地写出了七号房客被警犬咬住裤腿时的恐慌,“瘫倒”形象地写出了他极度恐慌浑身无力倒下的窘状。示例2:第二种更好。该句用通俗的语言写出了七号房客恐慌的窘态,“也”与前文房产管理员的表情相照应,增强了讽刺效果。 4.小说结尾出现“我”这一形象,表明前面叙述的事件是“我”所见到的,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我便赶紧溜之乎也”表明“我”也怕被警犬发现自己所干的坏事,使小说所揭示的现象更具普遍性,从而深化小说主旨,增强了讽刺意味。 5.示例1:我赞同第一种观点。小说的题目是“狗鼻子”,警犬是贯穿全文的形象,所有人的罪恶行为都在警犬面前暴露出来,警犬的活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展开,小说通过警犬揭露出人性的自私、贪婪、虚伪,批判了社会中黑暗、丑恶的现象。因此小说的主角是警犬。 示例2:我赞同第二种观点。小说以寻找偷衣贼为主线,带出了包括商人、便衣在内的所有当事人。这些人看似正直、善良,却在背地里做了各种坏事,他们都是这篇小说所要讽刺的对象。小说正是以此揭示人性的复杂性,批判人性深处的自私、贪婪、虚伪,批判社会中黑暗、丑恶的现象。而警犬只是起到串联故事的作用。因此小说的主角是事件中所有的当事人。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解答标题的含义可以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结合内容去分析。标题的作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主旨,揣摩人物在当时的环境下的心理活动,表述时要用第一人称来写。答案不唯一,但要符合情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微环境污染

①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逃避大环境,躲进我们日常生活的小环境就安全吗?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告诉我们,微环境污染绝不亚于雾霾。

②微环境污染来源广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居环境越来越重视,装修污染几乎是家家户户都遇到的问题。在目前的建筑材料中,涂料、油漆、胶合板材等,会散发出500余种有毒有害化合物。据深圳儿童医院与有关部门的调研,90%的白血病儿童家中在半年之内曾经装修过。

③吸烟造成的烟雾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源头之一。现在已知烟草烟雾中至少含有3800种成分,其中大多数为致癌物及有害物质。二手烟的危害,已经为大众所熟知。

④厨房是人们室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室内污染最为严重的地方。厨房中的污染因素是多方面的,与能源结构、食用油种类、烹饪方法、食物种类等,均有关系。

⑤此外,微环境污染还有来自室内空调、地毯中滋生的各种病菌、霉菌和螨虫等有害生物;有人体汗液蒸发、皮肤代谢以及呼吸道的新陈代谢等排出的各种气溶胶、化学物质和粉屑等;有宠物携带的病菌等。

据研究证明,室内环境污染是引发白血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装饰装修材料释放的苯系物及甲醛、电磁辐射和放射性污染等都是导致白血病的危险因素,其中苯及其衍生物已确定为致癌物,长期吸入会破坏人体循环系统和造血机能,导致白血病。

⑦现代人工作生活90%在室内、车内,65%时间在家中,儿童在家中的时间更长。微环境的污染对孩子的影响更大,这是因为孩子,特别是小婴儿的鼻子、气管、还有他们的肺都很娇嫩,伤不起,对外来有害物质的阻挡能力差,那些持续排放的污染物颗粒,看不见摸不着,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下,污染物长驱直入进入孩子们的小肺泡,粘附在他们的气管表面,影响呼吸,降低抵抗力,刺激咳嗽,感染肺炎,过敏引起喘息等等,进一步再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进入血液引发全身炎症反应,通过延迟效应导致心血管疾病、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等。我国卫生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中,50%是12周岁以下的儿童,而且以2至7岁的儿童居多。

⑧如果想要避免“微环境污染”的危害,首先要提高环保意识,随时监测环境。据中国环境保护部通报,____年1月1日起,中国___个地级以上城市建立____个监测点位,全部实行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大家可以随时了解空气的质量情况。而装修污染、甲醛污染可以通过专业的机构鉴定;一些新车的污染,室外就餐环境的污染等等,也可以通过购买相应的设备自行随时监测。

⑨其次要改善日常生活习惯,如:减少吸烟,坚持低碳生活;适当运动;勤洗漱;勤通风换气等。

⑩通过绿植和设备等净化空气也是减少污染的简便做法。通过在室内放置绿色植物和活性炭等,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降低室内污染对宝宝的伤害;适度利用空气温度计和加湿器,改善空气质量。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空气净化器也是不错的选择。

1.阅读选文,微环境污染主要有哪些来源?

2.概括微污染导致孩子得白血病的过程。(不超过40个字)

3.第⑧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第⑥段画线部分能否去掉?为什么?

据研究证明,室内环境污染是引发白血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谏院题名记①

司马光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宫。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②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③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④八年,刻著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注]①选自《温国文公司马公文集》卷六十六,是司马光于宋仁宗末年知谏院时所写。②天禧,宋真宗的第四个年号。③庆历,宋仁宗的第六个年号。  ④嘉,宋仁宗的最后一个年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居官者   _____________     (2)于一官使言之 __________

(3)专利国家而不为身_________ (4) 其急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缓               常蹲身(《幼时记趣》)

B. 相去何远哉       数月之后,时时而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C. 四海众             至市(《郑人买履》)

D. 天下之政         必分人 (《曹刿论战》)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查看答案

阅读《望洞庭》,回答小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①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1.作者笔下的洞庭湖具有怎样的特点?。

2.这首诗三、四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能说出它的妙处吗?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走近名著】走进《朝花夕拾》,我们可以追寻鲁迅先生思想变化的轨迹。请你概括鲁迅先生在南京的矿路学堂毕业后和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分别做出了怎样的人生选择,并简述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近名人】学校为弘扬传统文化举办了一次书画展,其中有一幅丰子恺的画(如下图)特别引人注目。请欣赏这幅画,并按要求作答。

⑴请描述画面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请说说你对这幅画主题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①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②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④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⑥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⑦然后知生于忧患,______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

⑧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⑨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