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的文字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下列各句的文字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B. 夫战,勇气也。吾视其辙乱,望其旗糜,故逐之。

C.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D. 僵卧孤村不自衰,尚思卫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这是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A项应为“千骑卷平冈”;B项应为“旗靡”;D项应为“不自哀”。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

B. 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C.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D.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B. 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声嘶力竭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

C. 对于叔叔回国这桩有条不紊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D. 《敬业与乐业》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无中生有造出来的。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丕如其言,以大簏载(zài)绢入。使者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zèn)害曹丕,愈恶之。

B. 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tān)塌破败,只剩断壁残(yuán)埋没于蓬荆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他这一作 ,一烧香,只吓得麻雀满天飞叫,野兔望影而逃。

C. 于是一幕从来没有演出过的残酷的求生悲剧就开始了---病人一路爬着,病狼一路跛( bǒ)着,两个生灵就这样在荒原里托着垂死的躯壳( ké),相互猎取着对方的生命。

D. 为了割下这颗生满(qiú)须的大头子(guì)手贴近它做成陷,切所有的静脉动脉。

 

查看答案

如果你的内心住着太阳,就算外面风雨大作,心中依然有阳光普照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晴天,有的人的晴天源自乐观,有的人的晴天源自信念,有的人的晴天源自热爱……那么,你呢?

请以“我有一片晴天”为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③书写工整规范;④文中请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阅读丁立梅的《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恩赐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也是在那里,我初次接触到《诗经》,立马被那些好听的“歌谣”迷上。野外总是天高地阔的,我一会儿化身为那只在河之洲的斑鸠,一会儿又变身为采葛的女子,岁月绵远,天地皆好。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世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又渺小又丑陋。

⑤读书却使我的内心,慢慢的,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了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而去。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的,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我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我身边许久,我也没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也没想过自己到底为什么要迷恋,也没想过自己日后会走上写作的路,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突然收到一份礼物,是一本《诗经译注》,岳麓书社出版的,单价七块六毛,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询似的看他,他却无甚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的,吐着芬芳。

⑾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都在。每当我的眼光抚过它时,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1.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的管理员是一个怎样的人。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联系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妙处。

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又渺小又丑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贯穿这篇文章的线索。

B. 文章结尾的画线句子照应了开头和标题,收束全文。

C. 本文极力描写阅览室管理员的表情严肃、说话语调冰冷,主要是还原生活的真实,让读者

读起来更真切。

D. 文题中的“花”,不单纯指自然界的花,也指美好的事物、温暖的情感。

4.请说说第⑦段画线句子在写法上的特点和写作意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