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①柏...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①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辗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经过速成的新建筑物衬托,绿得很深沉。公共汽车在树旁插下站牌,让下车的人好在树下从容撑伞。②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漏了秘密,很湿、也很诗意。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算过无数次,任他依然绿着。  ……

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七十哩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A于是这一天来了,③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这次屠杀排在深夜进行,为了不影响马路上的交通。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再多言。与树为邻的老太太偏说她听见老树叹气,一声又一声,像严重的气喘病。伐树的工人什么也没听见,树缓缓倾斜时,B④他们只发现一件事:原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像拓宽了几尺

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早晨,行人只见地上也碎叶,叶上的每一平方公分仍绿。绿世界的残存者已不复存,它果然绿着生、绿着死。缓缓的,路面上染着旭辉;缓缓的,清道妇一路挥帚出现。她们戴着斗笠,包着手臂,是树的亲戚。扫到树根,她们围年轮站定,看着那一圈又一圈的风雨图,估计根有多大,能分裂多少斤木柴。一个她说:昨天早晨,她扫过这条街,树仍在,住在树干里的蚂蚁大搬家,由树根到马路对面流成一条细细的黑河。她用作证的语气说,她从没见过那么多蚂蚁,那一定是一个蚂蚁国。她甚至说,有几个蚂蚁像苍蝇一般大。她一面说,一面用扫帚画出大移民的路线,汽车轮胎几次将队伍切成数段,但秩序豪不紊乱。对着几个睁大眼睛了的同伴,她表现了乡村女子特殊的丰富见闻。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告诉体内的寄居者。于是小而坚韧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他们远征而来。C每一个黑斗士离巢时先在树干上绕行一匝,表示了依依不舍。这是那个乡下来的清道妇说的。这就是落幕了,她们来参加了树的葬礼。

两星期后,根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成陷阱,切段所有的静脉动脉。时间仍是在夜间,这一夜无星无月,黑得像一块仙草冰,D他们带着利斧和美制的十字镐来,带工作灯来,人造的强光把举镐挥斧的影子投射在路面上,在公寓二楼的窗帘上,跳跃奔腾如巨无霸。汗水赶过了预算数,有人怀疑已死为朽之木还能顽抗。在陷阱未填平之前,车辆改道,几个以违规为乐的摩托车骑士跌进去,抬进医院。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1.对文中划横线的四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骨粉”运用比喻,将锯出的粉末比作“骨粉”,突出人类的残忍。

B. 写出了大树为世间珍奇之物,即便被砍伐也依然奉献着,为人类带来更多福利。

C. 这句话表现了蚂蚁对大树的感恩与依恋之情。

D. 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刽子手”恣肆杀戮的丑态,表达作者强烈的厌恶与谴责。

2.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在行文之间流露出对大树的依恋哀悼之情,但作者也清楚地认识到大树的命运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必然,大树的悲剧结局是无可避免的。

B. 文中说“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而不说“交通专家决定砍去那棵树”,意在表现交通专家的专横,也表现大树不可改变的悲剧结局。

C. 散文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饱含作者的爱憎感情,如“让下车的人好在树下从容撑伞”“它们的传统是引领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

D. 大树最终在电锯声中倒下了,大树的叹息是对一个生命结束的惋惜和无奈,隐含作者对只顾建设发展,破坏自然的短视行为的忧虑和非议。

3.对这几段文字语言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生动流畅,情感浓厚

B. 文采斐然,词句典雅

C. 准确传神,富有张力

D. 叙议结合,观点鲜明

 

1.B 2.A 3.D 【解析】 1.本题用选择题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的理解和分析,扩大了覆盖面,为阅卷的公正客观提供方便。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B项有误,“马路豁然开旷,像拓宽了几尺”说明那树曾经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福利,是人们的保护神。 2.此题考查对选文主旨的把握。回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全文的意思。A项的表述不准确,大树的命运引发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和感慨,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语言特色的分析。《那树》的语言是精彩纷呈的,有准确传神的词语的镶嵌,使文章极富张力;又有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不断铺排,使文章文采斐然;更有讽刺、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耐人寻味。D项的分析不恰当,这几段文字是叙述中包含有抒情色彩,不是叙议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了作者的感想和回忆。

B. 《水浒》中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而被官府判了死罪,在江州刑场上被以晁盖为首的梁山好汉搭救,最终上了梁山。

C.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有《羊脂球》《悲惨世界》等,他与《变色龙》的作者俄国的契诃夫,《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作者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 有人把鲁迅两部小说集嵌入悼念他的挽联中,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    。”上下联依次应填入“彷徨”“呐喊”,《故乡》《孔乙己》就选自上联所填小说集。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 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 ”这句活中加点的词依次为连词、副词、助词、形容词。

B. “前倨后恭”“仓皇逃窜”“行为不正”“隔膜起来”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补短语。

C. “秋日的艳阳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艳阳打扮”。

D. “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他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但是任何人都很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一重是假设关系。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的文字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B. 夫战,勇气也。吾视其辙乱,望其旗糜,故逐之。

C.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D. 僵卧孤村不自衰,尚思卫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

B. 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C.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D.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B. 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声嘶力竭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

C. 对于叔叔回国这桩有条不紊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D. 《敬业与乐业》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无中生有造出来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