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寒暄 添加剂 洪荒之力 悬梁刺股 B....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寒暄  添加剂  洪荒之力  悬梁刺股

B. 典籍  恶作剧  蓬荜生辉  慷慨淋漓

C. 粗拙  孺子牛  销声匿迹  光阴荏苒

D. 震悚  维生素  颠沛流离  珠联璧合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B项正确,其他各项书写错误的词语应更正为:A:寒暄。C:销声匿迹。D:珠联璧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止/忍俊不禁塞翁失马/茅顿开

B. /竹篙差遣/参不齐以身职/私枉法

C. 宿儒/星宿/目结舌七生烟/起辫子

D. 煦/唱/豆年华言简意/人听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天道立秋(张承志)

(1)那一年立秋日,是个神秘的日子。

(2)年复一年地,北京人渐浙开始从春末就恐怖地等着入伏。一天天地熬,直到今年是一刻刻地熬。长长无尽的北京苦夏,在这一回简直到了极致。

(3)一点一点地挨着时间;无法读书,无法伏案。不仅是在白昼,夜间也是潮闷难言,漆黑中的灼烤实在是太可怕了。

(4)我有时独自坐在这种黑热里,心尖有一块红红的煤火,永无停止地折磨着自己。似乎又全靠着它,人才能与这巨大的黑热抗衡。久久坐着,像是对峙。

(5)天亮以后几个时辰,大地便又堕入凶狠的暴烤。有谁能尽知我们的苦夏呢?

(6)街上老外,满脸汗水。

(7)度夏的滋味、中国人是说不出的。

(8)后来愈热愈烈,我几乎绝望。再这样热下去,连我也怀疑没有天理了。

(9)可是,那一天是立秋。上午我麻木地走进太阳的暴烤。我已经不信任节气,不相信北京今年夏天还能立秋,我已经决心和这个毒日头熬到底了。那一天,家家户户的月份牌和挂历上都印着8月8日,立秋。可是我没有半点预感。我没有任何对于它的期待,没有想象那种享受。在久久的煎熬中,预感与灵性,以及想象,都真的萎蔫了。

(10)火一样的上午,过去了。

(11)中午时我还是没有预感。只是挤命做着自己最爱做的一件事。这是一种唯一的度命方式。在恐怖的酷热中,一切都呈着残酷感,但又呈着难言的美。

(12)走进下午的阳光时,我看见人的影子在蠕动。我觉得胜利的感觉浮在自己颊上。生命又战胜了,我默想,这样活着如同战士。

(13)下午的阳光开始显得五彩摈纷,美丽得让人忘却了残酷,异想天开地看见一丝温柔。如同一个在四面戈壁沙漠中的扳道工,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低低的、女性的唤声一样。即使如此在那个瞬间里我也并没有意识到它。

(14)突然觉出“凉爽”的一刹那,我怔了一怔。那低低的唤声正阴柔地浸漫而来,一瞬之间,不可思议,永远汗流浃背的身体干了。我吃惊地回顾,发现行人们北京人们都在彼此顾盼。接着,满树叶子在高空抖动了,并没有风,只是树杈间传来一个讯号。我差一点喊出来,一切是这样猝不及防,只在那分秒之间,凉爽的空气便充斥了天地人间。

(15)我几乎想落泪。久久的苦熬居然真能结束,立秋是真实的。只这样怔了一刹那,天空中那凉爽开始疾疾运行。如同有一只无形的巨手,按动了一个无形的天道的开关,把怜悯和公正一同随着凉爽送进了这个苦难世界。蓝天顿失了那种炫目的光亮,此刻蓝色纯正。风升得更高,连梢尖上的叶片也在凝思-但是涌涌的凉爽漫天盖地而来,在这一个时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热。

(16)我感动地站在大街正中。

(17)我在沉默着呐喊。我是证人,我证明天理的真实。凉爽溶化着抚摸着我。它是证人,它证明我坚持到了今天。

(18)立秋……中国简练的总结呵。那个时刻里我突然懂得了古典的意味。古人的遭遇,古人的忍耐,古人的感受与判断,以及古人的划分与总结。立秋二字,区别凉热,指示规律,它年复一年地告诉我们这些愚钝的后人天道有序,一切都在更大的掌握之中。

(19)从那一刻立秋之后,我和北京人便享受着凉爽的快感。人人都心平气和了,等着下一个更痛快的节气。同南方北方的人们交流,大都感受略同。立秋律,执法全部中国。听说,有个老外在立秋那天激动地说:你们中国人的节气真棒!

(20)回想以前许多年都没有留心。年年立秋,我都没有感性。也许是从未经历过这样一个残酷的苦夏吧,也许是因为从小缺少关于天道的教育。

(21)沐浴着广袤无际、阴柔轻漫的凉爽,我久久感动着。从那立秋的时刻至今,我每一天每一瞬都意识着这秋之伟力。我不再迟钝,不错分毫,我用肉躯和心,一点一点地品味着、记录着。我想证明天道的存在;但我已经预感到证明的艰难。

(22)因为,中国早就证明完毕,而且语言简练至极,仅仅用了两个字。

1.从苦夏到立秋,“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阅读全文,加以概述。

2.下面是文中关于“凉爽”到来那一刻的一组描述。

那低低的唤声正阴柔地浸漫而来

只在那分秒之间,凉爽的空气便充斥了天地人间。

但是涌涌的凉爽漫天盖地而来,在这一个时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热。

结合加点词,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这样描述的作用。

3.阅读散文可以沿着作者的思想情感脉络,读出文章的意蕴,获得自己的感悟。阅读下面句子,结合文章内容,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陈述你的理解和思考。

“我”:我是证人,我证明天理的真实。

“我”:立秋……中国简练的总结呵。那个时刻里我突然懂得了古典的意味。

“我”:我不再迟钝,不错分毫,我用肉躯和心,一点一点地品味着、记录着。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材料二  春秋时出现,西汉时完善,使用至今。比如人们会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谚语来组织农事活动,中医养生与治病也会跟着节气走。还有很多活动与节气的内涵相关,如某集团推行“惊蛰计划”以彰显“ 不甘潜伏,勇于探索”的精神

材料三   冬至日后,白昼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阳气恢复的体现,所以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我国民间对冬至很重视,大家围炉温酒,团聚闲话,把冬至当作一个重要节日,因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日,温州民间有“过了冬至大一岁”的说法,在这一天给孩子吃汤圆,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请结合《天道立秋》和以上几则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70字以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与弟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①与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遣长安尉杨宁赍束帛诣其家。

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兴草茅,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方与二弟延宾客,日夜剧饮。客欲谏止者,城揣知其情,强饮客,客辞,即自引满,客不得已,与酬酢,或醉仆席上,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每约二弟:“吾所俸入,而可度月食米几何,薪菜盐几钱,先具之,余送酒家,无留也。”服用无赢副,客或称其佳可爱,辄喜,举授之。有陈苌者,侯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及裴延龄诬逐陆赞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乃约拾遗王仲舒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谊,申直赞等,累日不止。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顺宗方为皇太子,为开救,得免。然帝意不已,欲遂相延龄。城显语曰:“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帝不相延龄,城力也。

城出为道州刺史,州产侏儒,岁贡诸朝,城哀其生离,无所进。帝使求之,城奏曰:“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自是罢。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观察府遣判官督赋,至州,怪城不迎,以问吏,吏曰:“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判官惊,驰入,谒城曰:“使君何罪?我奉命来候安否耳。”留数日,城不敢归,寝馆外以待命。判官遽辞去。顺宗立,召还城,而城已卒,年七十。

注释:①缣:丝织品(节选自《新唐书·阳城传》)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2)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

(3)观察府遣判官督赋,至州,怪城不迎,以问吏。

2.结合选文,说说阳城是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作为研究者,_________。然而,问题意识缘何而来?我们常说开拓创新,开拓和创新的起点何在?我认为有一点很重要,___________。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够发现问题,并形成问题意识。所谓新观点、新见解,离不开对旧观点、旧见解的怀疑和批判。人类文明的发展,__________,但发展和进步的直接动力源离不开质疑与批判。

 

查看答案

根据意思写出比喻人的惯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