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枕边的夜莺 迟子建 ①我喜欢躺着读书,这个习惯...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枕边的夜莺

迟子建

我喜欢躺着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已有二十多年了,从枕边掠过的书,自然是少不了的。

②十七八岁,我读师专的时候,开始了真正的读书。每到寒暑假,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躺在故乡的火炕上看书。至于读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但读书的氛围却历历在目。夏天时,闻够了墨香,我会敞开窗子,嗅花圃搅起的一波一波的香气;冬天时,窗外的北风吹得窗纸唰啦啦响,我便把书页也翻得唰啦啦响。疲倦的时候,我会撇下书,趴在窗台看风景。窗外的田园被雪花装点得一片洁白,像是老天铺下来的一张纸。

③如果说枕头是花托的话,那么书籍就是花瓣。花托只有一个,花瓣却是层层叠叠的。每一本看过的书,都是一片谢了的花瓣。有的花瓣可以当作标本,作为永久的珍藏;有的则因为庸常,随着风雨化做泥了。

④这二十多年来,不管我的读书趣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一类书始终横在我的枕畔,就像一个永不破碎的梦,那就是古诗词。夜晚,读几首喜欢的诗词,就像吃了可口的夜宵,入睡时心里暖暖的。

⑤我最喜欢的词人,是辛弃疾。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让我对他的词永生爱意,《稼轩集》便是百读不厌的了。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苏轼、李清照、李煜、纳兰性德、温庭筠、黄庭坚、范仲淹,也都令我喜爱。有的时候,读到动心处,我会忍不住低声吟诵出来,好像不经过如此“咀嚼”,就愧对了这甘美至极的“食粮”似的。

⑥我父亲最推崇的诗人,就是曹植了。因为爱极了他的《洛神赋》,我一出生,父亲就把“子建”的名字给了我。长大成人后,我不止一次读过《洛神赋》,总觉得它的辞藻过于华丽,浓艳得有点让人眼晕。直到前几年,我的个人生活遭遇变故,再读《洛神赋》,读出了一种朴素而凄清的美! 洛水上的神仙宓妃,惊鸿一现,顷刻间就化做烟波了。“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恨.人神之道殊兮”,这才是曹植最想表达的。他以短短一曲《洛神赋》,写出了爱情的短暂,圣洁,美好,写出了世事的无常。我真的没有想到,曹植在诗中所描述的一切,正是我此刻的感悟,原来父亲早就知道,幻影才是永恒的啊! 所以现在读《洛神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⑦中国的古典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当你愤慨于生活中种种的不公,却又无可奈何时,读一读黄庭坚的“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你就会获得解脱。而当你意志消沉、黯然神伤时,读一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不快都是过眼云烟。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古诗词就是我枕畔的《圣经》。

⑧这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词句,在于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他们高洁的灵魂,使个人的不幸得到了升华。杜甫评价李白时,曾满怀怜惜和愤懑地写道:“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而这是那个时代大多数诗人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 个人的生死,在他们眼里,不过草芥,所以他们的诗词才有着大悲悯大哀愁,这也是我深深喜爱他们的原因。

⑨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我们都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喧嚣时刻。能够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读书中去伪求真,去芜存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枕畔,也曾有过名声显赫却难以卒读的书,但它们很快就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能够留下的,是鲁迅,是《红楼梦》,是《牡丹亭》《聊斋志异》,是雨果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等等等等,这些人的书和作品可以一读再读。它们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旧,它们是日出,每一次出现都是夺目的。

⑩我常想,我枕边的一册册古诗词,就是一只只夜莺,它们栖息在书林中,婉转地歌唱。它们清新、湿润,宛如上天撒向尘世的一场宜人的夜露。

1.围绕枕边的书籍,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事情?

2.第③段对“枕头”和“书籍”的描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3.结合文章,简要分析“我”的形象。

4.【甲】【乙】两个片段都写了雪,请分别说一说雪的特点,以及这样写的用意。

【甲】冬天时,窗外的北风吹得窗纸唰啦啦响,我便把书页也翻得唰啦啦响。疲倦的时候,我会撇下书,趴在窗台看风景。窗外的田园被雪花装点得一片洁白,像是老天铺下来的一张纸。

(迟子建《枕边的夜莺》)

【乙】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已立春了,天还是很冷。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

(黄飞《甜甜的泥土》)

5.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你对第④段画线句的理解。

6.文章结尾作者写枕边的古诗词“就是一只只夜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读师专的时候开始了真正的读书;;读到心动的地方会低声吟诵;父亲因爱曹植而给“我”取名为“子建”;经历了人生变故后理解了《洛神赋》的内涵。 2.比喻。作者将枕头比喻成花托,书籍比喻成一片片花瓣,体现了作者读的书很多,也体现了对书籍的喜爱。 3.热爱书籍、热爱诗词,多愁善感的知识女性形象。 4.特点:【甲】洁白无瑕,铺天盖地。【乙】残雪翻卷,严寒。作用:【甲】以雪的晶莹洁白衬托作者心灵世界的纯净和书籍的美好。【乙】以残雪的寒冷,衬托出她内心的疼痛与煎熬。 5.古诗词对于“我”来说是永远不会遗忘的精神食粮,将古诗词比作“永不破碎的梦”,可见作者对古诗词的喜爱与依恋。 6.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枕边的书籍比作是“一只只夜莺”,体现了书籍的美好,以及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同时这也与标题相呼应,深化了主题。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解题时,围绕文章所写的内容,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然后采用“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方式进行概括。注意概括语言的简洁性。 2.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注意:在写其作用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实质意义来写,否则就会显得内容过于笼统)。文章中的这句话作者将枕头比喻成花托,书籍比喻成一片片花瓣。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 3.试题分析: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解答时,需要筛选文章中有关“我”的事件和对“我”的描写,并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具体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闲话白菜

钱国宏

①白菜是南北方一种极其普通的蔬菜。别看它普通,闲暇时,弄一桌“白菜宴”,既解馋又养生。

②白菜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据考证,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种类北方有胶州白、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大毛边等;南方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

③白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菜中之王”美称。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可以,故俗语云:“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

④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古代医书《名医别录》里记载:“白菜能通利胃肠,除胸中烦,解酒毒。”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并说“冬汁尤佳”。

⑤白菜食法颇多,从烹调方法上看,无论是炒、熘、烧、煎、烩、扒、涮、凉拌、腌制,都可做成美味佳肴,如果同鲜菇、冬菇、火腿、虾米、肉、栗子等一起烧,还可以做出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菜肴。用新鲜猪肉末制成丸子,再加大白菜红烧,这是河南地区有名的“大白菜烧丸子”。把干辣椒节过油炸,然后用醋与白菜块同炒,这是有名的“醋熘白菜”。东北有道名菜就叫“栗子烧白菜”,这道菜的特点是汁鲜味美,酥烂适口,红白黄三色相间,色、香、味兼备。此外,还有“奶汁白菜”“如意白菜卷”等等一系列菜肴。

⑥总之,白菜食用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在东北,吃得最普遍的还是炖白菜汤和炖酸菜。东北人喜欢把白菜渍成酸菜,酸菜炖火锅、炖大骨头成为了东北人引以为豪的家常菜。酸菜炖大骨头端上桌后,香气缭绕,热气腾腾,骨头肉颤巍巍,丝丝缕缕,泾渭分明;酸菜晶莹剔透,油花闪烁,让人举箸之际,耳边油然想起东北腔席卷四方的断喝:“翠花,上酸菜!”

1.请写出第③段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种简析其说明效果。

2.白菜具有哪些价值?请分项列出。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选项哪一项有错误?    (    )

A. 白菜种类北方有乌金白、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大毛边等。

B. 白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菜中之王”美称。

C. 白菜食法颇多,从烹调方法上看,无论是炒、熘、烧等,都可做成美味佳肴。

D. “醋溜白菜”就是把干辣椒节过油炸,然后用醋与白菜块同炒。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徒,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选自《柳河东集》,有删改)

【注释】①郭橐( tuó):人名。②为观游:修建观赏游览的园林。③蕃:繁多。④孳(zī):生长得快。⑤莳(shì): 移栽。⑥土易:换了新土。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谈谈当前的儿童教育问题。

 

查看答案

阅读《捕蛇者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

A. 吾不为斯役       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 而吾捕蛇独存     何以战(《曹刿论战》)

C. 苛政猛虎也       臣之客欲有求臣(《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则久己        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2.文中画线句中“苛政”指的是严苛的政治,选段中的“苛政”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所展现的画面。

2.词中围绕一个“异”字,写了边塞的哪些景物?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与“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 (    )

A.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

B.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

D.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查看答案

下表为某市关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对中西节日的认同度和快乐度调查表。请对表中提供的消息进行比较分析,回答问题。

(1)分别写出不同年龄段人群对中西节日的认同度和快乐度的变化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表反映出的现象,提出一条关于保护传统节日的合理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