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捡来的孝子 李娟 小时候,在村里印象最深的就是他...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捡来的孝子

李娟

小时候,在村里印象最深的就是他。

不论冬夏,他总是穿着一身破烂的衣裳,脚上蹬着一双烂掉帮子的鞋。他已经40多岁了,可因为脑子不太灵光,数到10往上就不知是什么了,所以村子里不论大人、小孩,总叫他浩浩,这是他的小名。他听了也不恼,哈哈笑着也不知道答应。

父亲却从不允许我叫他的名字,要我叫他舅爷。原来,他是我远房婶婶的舅舅。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和婶婶家的儿子涛吵架。我那时虽然生得瘦弱无力,但嘴巴功夫厉害,吵得涛无还架之力,吭哧了半天,憋出一句:“你再好,还有个傻子舅爷。”

他话一出口,我立马吵不过了,哭着跑回家,把他的话学给奶奶听。奶奶却哭笑不得,浩浩舅爷才是涛的亲舅爷,而涛从来不叫他舅爷,而叫他名字,有时甚至叫他傻子。

听村里人说,浩浩舅爷从小家境优越,他的兄弟姐妹也都事业有成,生活得很好。而唯有他,脑子不太灵光。父亲去世后,兄弟姐妹都在城市生活,家中只有他和老母亲相依为命,暗淡度日。逢年过节,也不见兄弟姐妹回来探访。

大家看他们可怜,平时谁家做了好吃的都要给他们母子送一点。浩浩舅爷也很懂得感恩,平时谁家有什么力气活,他总是去主动帮忙,他干起活来很卖力,所以大家都很喜欢他。

浩浩舅爷很孝顺,他的老母亲已经80岁了,以前是母亲照顾他,自从母亲上了年纪不能动后,他就学着母亲的样子,开始做饭、洗衣,帮母亲翻身。浩浩舅爷本来不会做饭,记得他只会做面糊糊。

有一天,躺在床上的母亲叹了一口气说:“你试试擀面条啊,这样一天到晚老是面糊糊,你身体哪里受得了?”第二天,浩浩舅爷就找来邻居婶婶教他做面条。婶婶教得很认真,可浩浩舅爷整整学了一周,还不会和面,不是面多了,就是水多了。婶婶最后告诉他:“你别学了,以后想吃,告诉我一声,我做给你们吃。”但浩浩舅爷却摇了摇头说:“俺娘要吃俺做的,俺一定要学会。”

谁也不知道,他费了多少功夫,最后才终于学会做面条,当面条端到他母亲面前时,她哭了,说:“我娃会做饭了,真聪明,娘没白养你。”

浩浩舅爷的大哥在省城上班,据说还是一家企业的老总。他和浩浩舅爷年龄差距也很大,听说在浩浩舅爷小时候,他不止一次鼓动其他兄弟姐妹给父母做工作,让他们扔掉浩浩舅爷这个累赘,但他母亲怎么也不同意。也可能就这个原因,多少年来,从没见他回过家,其他兄弟姐妹也不太回来,就连和我们同住一个村子的婶婶,也很少去看他们。

这么多年,就是浩浩舅爷一直陪着他老娘。有一次,村子里有一家出嫁姑娘,浩浩舅爷去给人家收拾猪毛,主人在谢客的时候,上了红烧肉,舅爷一口都没吃,用自己的手帕包了两块肉,他说要带回去给娘尝尝,娘都半年没吃肉了。喜宴结束后,主人端了一碗肉让浩浩舅爷给娘端回去,他的眼泪刷的就下来了,一路小跑着,端着碗跑回了家。看着他的背影,大家都眼睛酸酸的,说他不傻,一个孝敬娘的孝子,怎么能说他傻?

浩浩舅爷得过一场病,本来是感冒,因为不知道吃药,最后越来越重,整个人都躺下爬不起来了,大家以为他不行了。他的老娘趴在他面前,白发苍苍的老人,颤颤巍巍地一直哭。村子里一些老人甚至开始帮忙给他准备后事。但是,谁知睡了两天两夜,浩浩舅爷竟然醒了过来。他说,他放不下他的老娘,他走了,就剩他娘一个人孤零零的,所以,他要活着。

日子就这样滑过,从夏到冬,到了腊月了,整个空气里弥漫着甜蜜的气息,人们都忙着筹备年货。因为要杀猪了,大家才想着好久没见到浩浩舅爷了,因为往年每家杀猪,他总要给别人帮着剔猪毛。

邻居去他家找他,敲了半天敲不开,最后从外面把门撬开,才发现浩浩舅爷的娘已经去世,而浩浩舅爷跪在床前,一摸,已经没一丝气。

浩浩舅爷的兄弟姐妹们都回来了,丧事办得很热闹,宴席吃了一桌又一桌,大碗的红烧肉摆在桌子上,客人们都吃得心满意足。而我,却想到了浩浩舅爷端着那碗红烧肉跑回家的情景。

也就在此时,大家才知道一个惊人的消息,原来,浩浩舅爷是捡来的,他因为智障被亲生父母大冬天扔到了路边,是他后来的母亲把他捡了回来。因为怨恨母亲捡了个累赘,这么多年了,他的兄弟姐妹们都不肯原谅她。

可大家都说,浩浩舅爷的娘捡了一个孝子。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6年第14期)

1.全文主要写了浩浩舅爷孝顺母亲的四件事,请参考示例概括另外两件事情。

(1)第一件事:___________

(2)第二件事:浩浩舅爷费了很多功夫,终于学会做面条;

(3)第三件事:_________

(4)第四件事:浩浩舅爷患重病时依旧放心不下老娘。

2.文中画线句子中的两处“红烧肉”可谓平淡而新奇,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下面两个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①但浩浩舅爷却摇了摇头说:“俺娘要吃俺做的,俺一定要学会。”

②当面条端到他母亲面前时,她哭了,说:“我娃会做饭了,真聪明,娘没白养你。”

4.文章结尾只有一句话,可谓匠心独运,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5.结合《孔乙己》中的两句话,探究本文中的“浩浩舅爷”与孔乙己生活环境上有何不同。

①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②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1.(1)第一件事:母亲年老时,浩浩舅爷学做(面糊糊、洗衣,帮母亲翻身)家务活;(3)第三件事:浩浩舅爷一口没吃,用手帕包了两块红烧肉,要带回去给娘尝; 2.①浩浩端着的“红烧肉”是对娘的孝心的具体表现,②将桌上的“红烧肉”与浩浩舅爷端的“红烧肉”作对比,表现周围一些人的冷漠以和对兄弟姐妹的讽刺,表达了“我”对舅爷的钦佩和怀念。 3.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第①句细腻传神地写出了浩浩的孝顺和做事的决心和执着。第②句通过母亲的语言描写,侧面表现了浩浩的孝顺和能干。 4.①照应文题“捡来的孝子”;②概括了浩浩的种种孝行,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③升华主题:赞扬了没有血缘关系的浩浩舅爷的孝顺和感恩,同时也是对那些有血缘关系的缺少孝行的兄弟姐妹的嘲讽。 5.孔乙己身边的人是冷漠的,孔乙己只是他们生活的笑料,可有可无的人。浩浩舅爷周边有着热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们。如教他做面条的邻居婶婶;给他一碗红烧肉的主人家,在他不出现的时候,人们会去他家找他;身边有着被他的孝行而感动的人们。 【解析】 1.试题分析:情节概括题,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根据要求找出事件的中心内容,找到关键语句,或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第8自然段写的是浩浩舅爷学做(面糊糊、洗衣,帮母亲翻身)家务活;第12段写的是浩浩舅爷一口没吃,用手帕包了两块红烧肉,要带回去给娘尝。 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两处“红烧肉”可谓平淡而新奇,都表达了一定的情感。第一处浩浩端着的“红烧肉”是对娘的孝心的具体表现。第二处是将桌上的“红烧肉”与浩浩舅爷端的“红烧肉”作对比,是对兄弟姐妹的讽刺,由此表达了“我”对舅爷的钦佩和怀念。答此题,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是关键。一定不能忽视词语的人物情感的意义。 3.试题分析:考查描写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1)“摇了摇头”动作描写;“俺娘要吃俺做的,俺一定要学会”是语言描写。(2)“我娃会做饭了,真聪明,娘没白养你”是语言描写。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心理活动。 4.试题分析:考查语句的作用,要考虑到语句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句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在结构上就有收束全文,照应标题的作用。在内容上,概括了浩浩的种种孝行,升华主题。一要把语句所要表达的文章中心答出来。 5.试题分析:比较阅读。时代不同,生活环境上也会不同。从题干所给了两句话来看,孔乙己身边的人是冷漠的。而浩浩舅爷周边有着热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们。这是旧社会无法比拟的。可从文章中举出事例来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______

(2)如外人_______

(3)余人各复至其家_______

(4)无论魏晋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______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__________

4.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阡陌交通,________

(2)_______,落英缤纷。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_________

(4)一日不见,_________

(5)________,儿女共沾襟

(6)坐观垂钓者,_________

(7)俶尔远逝,_________

(8)凄神寒骨,_________

(9)蒹葭苍苍,_________

(10)求之不得,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历经两年,一本重庆城市记忆之书——《古城时光》,于2017年4月23日首发面世。请你作为这本书的义务宣传员参与到《古城时光》的宣传活动中来。

材料一:《古城时光》动员重庆市民参与记录了城市变迁与百姓民生等内容。通过网络“众创内容”的方式,获得近300张珍贵老照片和20多万文字共124个故事。书中照片有那些穿越时空、历经风雨而保留的老街区、老建筑,也有已经不能再现的市井生活原貌。照片有专家的精品,也有市民的随手拍,但每一张每一幅都是老重庆人的故事,书中故事的讲述者有年高德劭的老者,也有不谙世事的学生;有知名导演、作家,也有普通的市民。书籍包罗万象,在故城映像、市井民俗、百人百态、世纪沧桑中演绎着人间的悲欢离合,书写了重庆人的情与爱。

材料二:“城市记忆”是被集体感知的文化认同。是一种生活的丰富,是历史的象征,也是城市所属的财富。我们必须正视城市记忆的价值,进而推动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它成为我们的共有历史财富,精神家园和情感寄托。

(1)【标语拟写】

请根据活动主题拟写一副宣传标语悬挂在现场。

(2)【展板制作】

活动中要把书的内容分为三个板块来展现,请根据材料一,写出其余两个板块标题,要求与第一板块标题对仗工整。

第一板块:故不去的城

第二板块:       

第三板块:       

(3)【编委采访】

该书的编委之一,生于重庆的著名作家虹影也来到了现场,请你从材料二中提取一个关键词形成一个跟《故城时光》相关的问题,现场采访她。你说:“        。”

 

查看答案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分别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 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 ④⑤③②①    B. ⑤④②③①    C. ⑤④③②①    D. ④⑤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