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厚币:丰厚礼品。④饰诈:作假骗人。

1.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宫妇左右莫不王   偏爱

B. 时时而进         间或,偶然

C. 自子之即墨也     停留

D. 之万家。         封赏,赏赐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 “皆以美于徐公”中的“于”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此所谓战胜朝廷

B. 曹操比袁绍

C.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

D. 所恶有甚死者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写齐王下令按上中下等次奖赏进谏的群臣吏民,从“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反响来看,齐王之“蔽”得到了根本整治。

B. 甲文写燕、赵、韩、魏皆朝于齐,作者以夸张之语收束全文,意在从正面突出邹忌的治国之才。

C. 乙文从即墨大夫身上,我们明白了为人做事一定要刚正务实的道理。

D. 乙文中齐威王的言行告诉我们,为政者应当明察公正,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用“/”为下面的句子标出停顿(标两处)。

吾 使 人 视 阿 田野 不 辟 人 民 贫 馁

 

1.C 2.D 3.B 4.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 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5.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解析】甲文翻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 乙文翻译: 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是田土开辟整治,百姓丰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的左右内臣谋求内援的缘故。”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于是我知道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于是臣僚们毛骨耸然,不敢再弄虚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大治,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 1.C.自子之居即墨也(主管,主政)。 2.A项在;B项介词,表示要“比”的对象;C项介词,给;D项与例句都是“比”。 3.D.应是:乙文中齐威王的言行告诉我们,为政者应当广赏罚分明,不偏听,重实情,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4.考查句子翻译。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本题中的关键词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讽刺。市朝,公共场合。闻: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翻译后疏通语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5.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篇小说《格列佛游记》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离奇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B.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有《羊脂球》《悲惨世界》等,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 罗切斯特放火焚烧桑菲尔德庄园时,不慎烧瞎了自己的眼睛。简•爱得知后离开表哥又回到他身边。

D. 在经典名著中,很多人物都历经磨难,例如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次磨难,终获真经;格列佛流落荒岛二十八年,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台儿庄抗日纪念馆”是枣庄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许多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

B.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C.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 山东省首届“国学知识大赛”在泉城济南举行,潍坊代表队力克群雄,摘走桂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     )在春节缤纷的花炮里,(   )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     )在二胡凄美的弓上,雷响在锣鼓铿的声音里,(       )在书法美的墨香中,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传统文化承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心悦目。了解并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的责任。我们也会在文化的熏下变得厚重而雅致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diàn)         弓 (xuán)

B. (qiāng)        美 (cún)

C. (tāo )         心悦目(sǎng)

D. 义不容(cí)        承(zài)

2.文中划线的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

A. 斑斓    B. 雷响    C. 五彩纷呈    D. 雅致

3.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绽放    跳动   闪烁   飘散    B. 绽放   闪烁   跳动   飘散

C. 跳动    闪烁   飘散   绽放    D. 跳动   绽放   飘散   闪烁

 

查看答案

作文

总要求:①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来写。② 字迹工整,600字以上。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地名、校名。

(1)生命中有许多“阳光”:也许是一个关怀的眼神,也许是一个灿烂的微笑;也许是给过我鼓励的师长,也许是给过我帮助的朋友;也许是一缕袅袅的炊烟,也许是一束暖暖的灯光……相信在你的生命中一定拥有过它。请以“那是我生命中的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大千世界,路,有无数。或长,或短;或狭,或宽;或坎坷,或平坦……耕耘,是蚯蚓的路;探索,是小溪的路;摧毁,是飓风的路;发光,是闪电的路……彩虹的路是绚丽的,但那是虚幻的;流星的路是短暂的,但这是辉煌的;爬山虎的路是艰难的,也是无畏的;老黄牛的路是泥泞的,也是踏实的……请以“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

【注释】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故有所不辟也__________        (2)非独贤者有心也_______

(3)今人曰____________            (4)何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各论述了什么观点?试说说论证的思路。

4.【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