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默写 (1)是马也,食不饱,力不足,__________________。 (2...

默写

(1)是马也,食不饱,力不足,_____________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

(5)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6)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7)《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才美不外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 (3)惟吾德馨 (4)无案牍之劳形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6)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7)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能力。能熟练的背诵并准确的默写,不出现错别字,对于一些理解性的背诵默写的诗句要理解原句,还要知道句子的象征意义,延伸意义,知道用于哪种意境之中。注意“馨、牍、祗、骈”等字的书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拼音写汉字

(1)心无旁wù_________       (2)坦荡如dǐ_________

(3)剑拔nǔ_________张       (4)强guō_________不舍

 

查看答案

我们周围有很多美妙的声音。有的是欢快的,有的是凝重的;有的是大自然的天籁之声,有的是心灵世界的肺腑之音;有的声音飘动着明亮的希望,有的声音荡漾着温暖的柔情……凝神聆听,你会突然感到自己是其中的一个和谐的音符。

请以“聆听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卷面整洁美观;(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得抄袭或套作;(4)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或敏感信息。

 

查看答案

某班拟幵展“走进文学部落”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班上准备创办一份班刊,请你给班刊取一个富有文学韵味的刊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文学社开展“重新设计作品人物命运”的活动,请你仿照例句的形式,重新设计杨志的命运

例句:假如范进没能考中举人,他最终的命运只能是穷愁潦倒,饥饿而死。

假如杨志没有被劫生辰纲,他__________________

3.班级文学社要选取一副对联悬挂在其阅览室,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宾至如归,稍安毋躁    B.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C. 室雅何须大,书香不在多    D. 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查看答案

文中有四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借条

本人因学习需要,向学校图书室借了三本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同意并阅读了图书管的借阅规定,定于20171230日前归。并保证书刊完好无损。望批准。

此致

敬礼

 

                                                             借书人:张良

                                                            2017年9月20日

 

 

查看答案

村庄

厉彦林

①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中国人大都出身农民家庭,成长在农村,具有天然的乡村情结,怀揣着乡情、乡音、乡韵,思念着乡亲、乡土、乡风,心中总是有着理不清、割不断的乡愁。

②常有人探问:“乡愁,源头在哪?”

③答案聚焦于一个普通而简单的词:“村庄!”

    ④村庄是人类生存的图腾,是人生的原点,就像缠绕在大地胸前的珍珠项链, 被季节一次次摊晒;恰似珍藏在记忆深处的水墨长卷,被岁月的手掌无数次描摹;犹如刻在灵魂深处的经书,被虔诚的亲情反复翻阅与咀嚼……心有千结,情有万缕。村庄里的每一缕风,每一朵云,每间房屋,每棵庄稼,每束秋草,每群牛羊,每缕炊烟,每截恩怨,无不蕴含淡然而永恒的乡愁,人人理不清,代代剪不断。

⑤2014年中秋节,我和夫人带着儿子、儿媳,与我三个妹妹家相约同行,分别从济南、临沂、日照市出发,又一次集中回到养育我们的那个小山村,那个全国六十多万个建制村中的一个小山村,小得连县里的地图都不舍得标一个点的小山村,看望年迈的爹娘,团圆过中秋。

⑥老娘很看重这顿晚饭,做得很讲究,不但菜肴品种多,还摆上了月饼和石榴、苹果、葡萄等水果;父亲翻出藏了多年的一瓶高度酒,犒劳我和三位妹夫。望着满脸笑容的父母,我们兄妹几个心里一阵阵温暖与感动。

⑦立秋之后,天气渐渐凉了。山村的夜晚十分宁静、安谧。节前透彻的秋雨已把干旱的沂蒙大地清洗得纤尘不染。天空蓝蓝的,真是风轻云淡,流泻而下的月光皎洁如洗。秋虫开始发声,蟋蟀、蝈蝈、金铃子轻吟浅唱,尽情抒发着生命的自由与从容,给这个季节的山村增添了几分特殊的韵味与灵动。 我们一家老小围绕在年迈的父母周围,大家头顶灿烂的星空,指指点点平日在城里难能看到的圆月和眨动眼睛的星星,不时还有小小的萤火虫儿在眼前飞舞。大家谈天说地、家长里短、笑声阵阵,其乐融融。皎洁的月光抚摩着沂蒙大地上的每一个村庄。我抬头与月亮遥遥相望、默默对话,心里在轻声告诉天上的嫦娥:感谢在这个团圆夜,赏予了难得的一片瓦蓝的夜空和月光。这时,村支部大院响起了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原来是村里向来羞答答的老太太和媳妇们共同跳起了广场舞,虽然那姿势有些拙笨,但掖藏不住内心的幸福与满足。我妻子和妹妹新奇地也去观摩,凑热闹。这是沂蒙山区一个近乎于原始村庄里一户普通农家的一个平常却又亲切温馨的夜晚,虽然普通而平凡,却又让人留恋难忘。我感觉它的意义非同寻常……

⑧在故乡的那两天阳光明媚,童年的记忆,蜂拥而来,潮水般漫过我近三十年的城市生活,让我的心迅速沉浸在古老的、即将消逝的故乡和迅速变化的村庄里。

⑨我记忆深处行走着一个缥缈的村庄,一个似乎很遥远很清晰的村庄,一个永远沉默被人忽视而又怀念牵挂、无法释怀的村庄!村里出现了空巢老屋和坍塌的旧居,村庄西岭是日夜轰鸣、污染环境的石料加工场。村庄南高北低,我站在村南的乡间道路上,望着村庄的四周, 禁不住心中涌起淡然的无奈与苍凉。严酷的现实正在颠覆我记忆中村庄那美好的记忆与形象。

⑩《诗经》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贺知章感叹:“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余光中吟唱:“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席慕蓉比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到底是什么?就是思念家乡故土的深情、隐藏在游子内心深处刻骨铭心的记忆、难以割舍的情愫,也可以说是对大自然、对原生态生存和生活的向往与留恋。

⑪凝望乡土中国,坚守文化根脉,中国村庄定会时来运转,乡愁也就有了鲜活的载体、灵动的气脉和五彩缤纷的形态!

1.文章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开头,有何作用?

2.批注,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点评和注解。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划线句子作两条批注。

示例:“泛出一片贼亮的眨动眼睛的星星”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星星的明亮闪烁,傍晚的静谧,表达了作者对村庄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1)村庄是人类生存的图腾,是人生的原点,就像缠绕在大地胸前的珍珠项链, 被季节一次次摊晒;恰似珍藏在记忆深处的水墨长卷,被岁月的手掌无数次描摹;犹如刻在灵魂深处的经书,被虔诚的亲情反复翻阅与咀嚼……

(2)父亲翻出藏了多年的一瓶高度酒,犒劳我和三位妹夫。

3.“乡愁”在文中多次被提及,你认为作者的“乡愁”有哪些内涵?

4.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村庄无论数量还是版图面积都在递减。有人为农村人享受到城市文明而欢呼,也有人为田园牧歌式乡村生活的消亡而慨叹。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