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理解 夜归丁卯桥村舍 许浑①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

阅读理解

夜归丁卯桥村舍

许浑①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低水槛②,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①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文宗大和六年进士及第,先后任当涂、太平令,监察御史等职,诗人自来就有归家打算,终于晚年归丹阳丁卯桥村舍闲居,律诗尤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②水槛:临水的栏杆。

1.这首诗的颔联是如何描写“夜泊”之景的?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1.以声衬静,夜晚村舍人已入睡,庭院人已空,远远听见犬吠声,以此来衬托出归来之时夜晚的静谧。 2.①月夜归家的喜悦。②摆脱官场、回归田园的轻松和满足。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本题,解答本题要突出诗歌的“夜泊”之感,同时题干明确表示“是如何写出的”,自然涉及到表现手法,在解答时要明确表现手法有哪些。“月凉风静夜”,这是明显的衬托,通过庭院空旷,寂寂无人,来表现夜晚的静谧;另外作者运用一系列色彩鲜明的意象,渲染凄清的氛围,烘托内心的喜悦之感。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基本能力。作者为“太和六年进士”,还“历任监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他为什么要写“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不外乎是对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的厌倦、想归隐,从“南湖二顷田”来看,退路都有了,“为另有理想的生活选择而自得、喜悦或满足”也就有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A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A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街坊邻居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A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材料中A是_____________,将郑屠打死后,为避官司扬长而去,最终投奔______________文殊院落发为僧,其脊背刺有花绣,人称“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高俅原是东京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阴差阳错到了喜爱风流人物的(      )手下,后奉命送玉器给端王,巧遇端王踢球,大展球技而深受端王赏识,从此发迹。

A. 柳世权    B. 董将士    C. 小苏学士    D. 小王都太尉

 

查看答案

选出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某些小报专爱断章取义,歪曲别人谈话的内容,以制造假新闻。

B. 每到春节假日,锡惠公园真是游人如织,彼此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C. 每周五大扫除,总有个别懒惰的同学溜边,或干活时拈轻怕重,其懒惰程度可见一斑。

D. 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喂养)

B. 而临之(策:鞭打、驱使)

C. 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D. 真不知马也(其:表推测的语气)

 

查看答案

默写

(1)是马也,食不饱,力不足,_____________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

(5)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6)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7)《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