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信息时代更需要经典阅读 ①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信息时代更需要经典阅读

①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这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②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③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④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⑤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⑥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说说你对第②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3.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信息时代更需要经典阅读 2.网络信息更多是个人观点的阐述,个人情绪的宣泄,往往比较偏激,这些观点和情绪未经社会理性约束和过滤。 3.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一篇文章的论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不止一个.如果论点不止一个,那就需要明确中心论点;这几个论点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全文的中心论点。论点的呈现方式: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进行提取、概括。本文的题目就是论点。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网络信息更加富有个性,而不具备深厚的文化积淀,意思对即可。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这段举了读四大名著的例子,是举例论证,作用在于“举了…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童区寄传

童区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贼之,对饮酒,醉_____

(2)虽疮手勿_____

(3)州大府_____

(4)刺史颜证_____

2.用竖线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区寄被两个强盗绑架以后,假装像小孩似地害怕和啼哭,趁一个强盗离开之机,暗地里寻找机会割断了绳子,拿刀杀了一个强盗。

B. 去交涉买卖的强盗回来了要杀区寄,区寄与他斗智,并在半夜烧断绳子杀死了他。他敢作敢为,希望人们把(这件事)报告官府。

C. 刺史颜证觉得区寄与众不同,要留他当衙门小吏,但幼小老实的他由于阅历不深,缺乏远见卓识,拒绝了这份好差事。

D. 这篇小传赞扬了区寄敢于反抗、善于反抗的斗争精神,表达了作者惩恶扬善的思想。

4.翻译句子。

(1)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

(2)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

夜归丁卯桥村舍

许浑①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低水槛②,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①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文宗大和六年进士及第,先后任当涂、太平令,监察御史等职,诗人自来就有归家打算,终于晚年归丹阳丁卯桥村舍闲居,律诗尤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②水槛:临水的栏杆。

1.这首诗的颔联是如何描写“夜泊”之景的?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A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A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街坊邻居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A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材料中A是_____________,将郑屠打死后,为避官司扬长而去,最终投奔______________文殊院落发为僧,其脊背刺有花绣,人称“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高俅原是东京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阴差阳错到了喜爱风流人物的(      )手下,后奉命送玉器给端王,巧遇端王踢球,大展球技而深受端王赏识,从此发迹。

A. 柳世权    B. 董将士    C. 小苏学士    D. 小王都太尉

 

查看答案

选出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某些小报专爱断章取义,歪曲别人谈话的内容,以制造假新闻。

B. 每到春节假日,锡惠公园真是游人如织,彼此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C. 每周五大扫除,总有个别懒惰的同学溜边,或干活时拈轻怕重,其懒惰程度可见一斑。

D. 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