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班上开展主题为“见贤思齐,崇尚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做以下的准备。 (1)...

班上开展主题为见贤思齐,崇尚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做以下的准备。

(1)【观点论述】英雄一直是根植于民心的榜样形象。可是,近期,花木兰被小品另类演绎,“唧唧复唧唧,木兰啃烧鸡”。喜剧演员贾玲在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节目《木兰从军》小品中,身穿古装,嘴啃烧鸡走上舞台,将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恶搞成贪吃、不孝、胸无大志、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节目播出后,立即引起众多网友和观众不满。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刊发公开信,要求贾玲及剧组公开道歉。如何正确对待我们的英雄,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英雄与国家、民族、个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认真审视、深入思考、鲜明表达。请围绕话题,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字数在8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链接】请将下图的故事简要叙写出来,字数在6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撰写对联】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巾帼英雄。下面的对联拟描述其中的两位,只有上联,需续写下联。

上联:穆桂英挂帅出征立伟业

下联____________

 

(1)符合题意即可 (2)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母亲深明大义,教子有方。在岳飞参军抗金时,岳母用针在岳飞的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勉励岳飞为国效力。岳飞牢记母亲的话,奋勇杀敌,战功赫赫,成为有名的抗金英雄。 (3)花木兰代父从军建功勋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首先要从正面表明观点,然后围绕着观点阐述支撑自己观点的理由,最后要向人们发出呼吁:要正确对待我们的英雄。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2)考查学生对“英雄”故事的了解。本题时要依据图画内容,确定人物和事件,用简洁的语言将故事表达出来即可。(3)考查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对联书写格式:①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③要位置相同,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④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要求填空。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2)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4)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木兰诗》 表现战争惨烈和持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完整默写韩愈的《晚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先公: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②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③闾里:街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教以         书: ______

(2)其稍长         及: ______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3.说说这篇文章给你一个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博士学位名称。

B.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涉猎粗略地阅读。

C.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代王侯的自称。

D.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当涂当道,当权。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军中多务。            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 当涉猎,见往事耳。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C. 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      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 大兄何见事晚乎!           康肃笑而遣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吕蒙学习为吕蒙确定的学习目的是“见往事耳”,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

B. 吕蒙的答话以“士别三日”“ 刮目相待”显示出既显示了他颇为自得的神态,又巧妙地接应了鲁肃的赞叹表现出一种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

C. 、鲁肃之所以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两人情投意合,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D. 本文主要通过动作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的性格性格特征。

4.把第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查看答案

约客

南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时的感受。

B. 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 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 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查看答案

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

近日,河南长垣县一家 KTV发生火灾,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致其爆燃。此事引发人们对常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认识。 

很少有人想到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液体空气清新剂其实是一种气雾剂,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类。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氟利昂),后者为低级饱和性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此外,也有使用压缩性气体增加气雾剂罐中压力的产品。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所以无论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污浊空气,往往用“香”来除臭。单从名字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其实不然,空气清新剂名不副实,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它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氟利昂等)。早在 2012年 9月,中科院专家就对市面上常见的空气清新剂进行检测发现,绝大部分空气清新剂,超过 40%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会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小于 0.1微米的超细微粒。 

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某种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收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专家分析,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当嗅者体验到某种快感后,会产生精神依赖。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性地每日重复吸入,结果引起慢性中毒。 

因此,专家建议,除非特殊需要,应尽量减少空气清新剂的使用,尤其在日照强烈,易于生成臭氧的夏秋季节。当然,专家也特别强调,并不是市面上所有的空气清新剂都有毒害作用。如果选择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

1.下列加点的词不属于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

A. 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

B. 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

C. 它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氟利昂等)。

D. 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污浊空气,往往用“香”来除臭。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夏秋季节日照强烈,而空气清新剂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在高温下容易爆炸。

B. 夏秋季节容易生成臭氧,它会与空气清新剂中的化合物反应,造成环境污染。

C. 市面上所有的空气清新剂都是有毒害作用。

D. 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某种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收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

3.张阿姨每天使用空气清新剂去除卫生间异味,下列给她提出的建议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用或慎用空气清新剂,最好不用。

B. 市场上销售的各种品牌的空气清新剂都可以使用。

C. 、选择成分提取自天然植物的较为知名的品牌。

D. 不要长期使用同一品牌,以免产生精神依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