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包利民
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①。
②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③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
④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⑤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
⑦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⑧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⑩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⑪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注释】①盈然:漫溢的样子。
1.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断,请概括出第二、三片断的内容。
片断一:我因为当年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从此,叛逆的性格有所改变。
片断二:___________
片断三: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加点词丰富的表达效果。
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
3.联系前后文,具体说说下面这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那一刻”怎样的心理感受?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
4.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
5.本文题目含蓄而富有韵味,下面最能诠释题目含义的一项是( )
A. 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
B. 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C. 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D. 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子夏曰:“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
(3)强欲登高去,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5)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6)幸甚至哉,__________。
(7)夕阳西下,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阅读下面文言文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①,与汝南②张劭(shào)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③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④尊亲。”乃共克⑤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⑥母,请设馔⑦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⑧拜饮,尽欢而别。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太学:京城最高学府。②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③告:告假。④过:拜访。⑤克:约定。⑥白:告诉。⑦馔(zhuàn):饭食。⑧升堂:登上大厅。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游学于太学 B. 与汝南张劭/为友
C. 二人并告/归乡里 D. 巨卿/果到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谓:___________ (2)乃:__________ (3)至: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2)巨卿信士,必不违约。
4.在张劭眼中,范式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语句回答)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怎样的做人启示。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石邑山中
韩翃
浮云不共①此山齐,山霭②苍苍③望转迷。
晓月暂④飞高树里,秋河⑤隔在数峰西。
注释:①不共:不与。②山霭(ǎi):山中的云气。③苍苍:形容山色迷蒙的样子。④暂:时间短。⑤秋河:指天上的银河。
1.下列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写的是远眺情景:山峰高耸;第二句写的是仰望所见:山色迷蒙。
B. 起句“浮云不共此山齐”,以浮云飘在山顶之下衬托出山峰直插云天的气势。
C. 正因为山高云绕,才使入山的游人产生“望转迷”的感觉。
D. 后两句写晨起赶路看到的幽静清冷的画面,使人体会到旅人夜宿晓行、奔波不已的艰辛。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宿”字将互不联系的景物联系在一起:傍晚投宿,目睹“浮云”与“山霭”;晨起上路,才见“晓月”和“秋河”。
B. “迷”字写出了诗人身临其境的感受,描绘出暮色中的群山幽深神秘、变化莫测的气氛。
C. “暂”字告诉我们:随着山路的曲折回环,明月还会跃出树丛。
D. “隔”字告诉我们:月亮被群峰遮蔽,最后看不到了。
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 原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改写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就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B. 原句:傅雷的家书每一封都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改写句:傅雷的家书没有一封不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 原句: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改写句: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儿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D. 原句: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改写句: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就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喜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喜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它们看小说和喜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喜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 ⑥①②⑤④③ B. ②①⑥⑤③④ C. ⑥②⑤①③④ D. ②⑥①⑤④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