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作者选取哪几件事表现闻一多先生的“做”的?
2.“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体现了闻一多什么精神?
3.“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解释加点的字。
(1)旦辞爷娘去(____)(2)出郭相扶将(____)(3)著我旧时裳(_____)
(4)双兔傍地走(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木兰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 (2)非复吴下阿蒙(_____)
(3)即更刮目相待(___) (4)及鲁肃过寻阳(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你从“孙权劝学”的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逢入京使
岑森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1.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默写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3)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深林人不知,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
(5)任写一句你所积累的描写黄河的诗句。
_____________
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 童话以塑造人物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应社会生活。
B. 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战争,“手足”代兄弟,“高足”代孩子,“鸿雁”代书信。
C. “明初诗文三大家”是指宋濂、刘基和高启。朱元璋称宋濂为“开国文臣之首”,赞刘基“当今文章第一”。
D. 古时“弄璋”指生了个儿子,“弄瓦”指生了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