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大千世界就是由“一粒沙”“半瓣花”这样...

作文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大千世界就是由“一粒沙”“半瓣花”这样的微小事物构成的。生活中,触动你心灵,给你启迪,助你成长的,往往是那人、那物、那情……

请以“与     相处的日子”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

(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

(2)字数600字以上。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与奶奶相处的日子 从小,我就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时常会带我回山村老家,这样我能和奶奶看到外面世界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和奶奶相处时,我时常问奶奶:“你们过去是怎么生活的呢?”奶奶像是陷入深深的沉思中。想了一阵以后才缓缓地叙说她们那一辈人的艰难情景。 奶奶和爷爷最早住在一个叫秀阳的小山村,在那里生活了十几年,生活可苦了。五六十年代,那时他们的山村没有通电,点的是煤油灯整个村子里连一台黑白14寸电视都没有。晚上,人们早早入睡,山村一片漆黑。那时路也没有通,人们靠的是肩挑手提……”至于住房,奶奶说,那低矮的木房子,冬天北风刮,夏天台风吹,住得都提心吊胆的。当奶奶说这些时,我无法想像她和爷爷那个时候的日子,也无法体会祖辈们的含辛茹苦,因为我很幸运的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我们的生活那么的优越。 如今,奶奶和爷爷早已不在那小山村生活了。我们都搬到福鼎住进了城里的高楼大夏,我在实验小学读书。在上学的路上,奶奶也会和我看城市的新景象;一路上,所见的是桐山溪水宽阔无比,清澈如潮溪水;岸边高楼大厦,幢幢拔地而起;商店摆着满琳琅满目的货品;车辆来来往往,奔驰而去。到了晚上,整个福鼎沉浸在多彩绚丽的霓虹灯中,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是啊,人们的生活蒸蒸日上,无数的小朋友在长辈们的呵护下送到学校门口。我们这一代人与奶奶那时不一样,连上学的方式也改变了。我想,我们是幸运的,享受到祖辈们用辛勤的双手创造的劳动果实,更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标题“与 相处的日子”。半命题作文,关键是填好关键性词语,有什么样的生活,对什么样的生活熟悉就填什么,认识什么样的好人、优秀的人,就填什么人。谁对你影响最大,谁对你帮助最大就写什么人。我们人生收获了很多很多的感情、经历、感悟、经验、教训等等。要写自己收获最大的一个方面,不能面面俱到。只有写自己的人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要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才能有生活,有东西可写。如可填“老师”“同桌”“外婆”“小猫”“书”“春天”“幸福”等。题目难度不大,但对审题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要想写得出彩并不容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赶年集

厉彦林

①“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唱儿歌,赶年集,迎新年,是我美好的童年记忆。

②我故乡在沂蒙山区东部,山多岭多,交通不便。农村大都五天一集,集市像块磁铁,把方圆十几里的人们聚拢在一起,自由买卖,享受属于乡村独有的喜悦。我们公社驻地逢五、逢十是集。一入腊月,地里没活了,年味就渐渐浓起来,丰收的喜悦挂在乡亲们脸上,见了面格外客气、嘘长问短。年底时,崎岖的山路上人群熙来攘往,馒头、油条、猪肉、粉条等大包小包的年货在涌动。小孩子跟在大人的后面,蹦蹦跳跳地赶集、串亲戚。

③春年快到了,不管贫富都要赶年集置办年货。人们会把一年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花到最后一个年集上。在穷乡僻壤,赶年集,是孩子们迎新年的头等大事,多数孩子兜无分文,就是看热闹。腊月三十最后一个年集,头天夜里又下了一场雪,我和伙伴们还是执意相约赶年集。临行前,母亲给我套了件又厚又沉的大棉袄,父亲从兜里掏出两张五角的新钱,顺手给了我一张,我高兴得几乎跳起来。这时在一旁微笑着的母亲,狠狠瞪了瞪父亲一眼,父亲心领神会,又把手里那五角钱塞给了我,然后拍拍我的头说:“去吧,看放鞭炮,隔远点哦。”

④跑出村口,只见赶集的人很多。雪后的山路被手推车、自行车和脚印踏成一条黑色弯曲的长丝带,清晰而漫长。甩年货、购年货的都着急,牲畜的叫声、车轮声、笑声、歌声此起彼伏,相映成趣。只记得公社供销社商店的外街用红漆刷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八个大红字,工整厚重,格外显眼。集市,就在公社居地村西侧宽阔的河滩上。河里结了冰,地上是薄薄的雪,摊位沿道路两侧展开,依次摆满小树林,商品琳琅满目,人们摩肩接踵、熙熙攘攘,非常热闹。

⑤时近中午,年集达到了高潮。河滩上用竹席临时撑起的棚屋,一个挨一个,大勺小勺叮当响,各色小吃应有尽有,香味扑鼻。

⑥赶年集有规矩:女孩买花,男孩恋炮,婆婆买鞋,老头购帽。割肉、买菜、买鞭炮,再购对联和年画。男孩子只关心鞭炮和牛肉锅、烧饼摊。女孩子只关心红绒花、红头绳和花布。我母亲不舍得花钱,从来不赶集,过年自己什么新东西也不添。下午快散集的时候,我找到绒花摊。红绒花是一种纯手工制品,花蕊、花瓣、花叶活灵活现,粗大的麦草捆上插满密密麻麻的绒花,在风中颤动,疲倦地招引着客户。

⑦“大爷,我买六朵绒花,三根红头绳!”我底气十足地说。

⑧“不还价,两毛!”卖花的大爷顺手帮我插在一截高粱秸上,像是开满绒花的树枝。

⑨望着远处手拿风车纸花的女孩,心中盘算着如何把绒花分给妹妹和操劳忙碌的母亲。这新年礼物虽小,但很珍贵,饱含温暖的年味和对亲人美好的祝福。等望见老家屋顶的那缕炊烟,才想起没吃午饭、肚子咕咕地叫了。正在拽着针线纳过年棉鞋的母亲,从锅里给我端来预留着的热乎乎的饭,用力搓搓我被冻红的耳朵和手,还心疼地埋怨我回来晚了,饿坏了……

⑩年集是一幅凝聚着热闹繁荣与美好憧憬的乡俗年画,又是生活变化、社会进步的缩影。

⑪不知不觉年集已远离我们,百姓富足阔气了,年味却越来越淡。我心中依然涌动着对年集的美好记忆和对团聚的渴望。听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仿佛回到少年时代,身穿新棉衣,手捧父母的呵护与微笑,跑进新年每一缕阳光里……

1.选文通过对“赶年集”的回忆,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品味选文第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选文第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母亲是怎样一个人物形象。

5.选文结尾写道:“不知不觉年集已远离我们,百姓富足阔气了,年味却越来越淡。”诚然,以往年过年是赶年集、放鞭炮、舞狮舞龙……如今新的过年方式已成为主流,网上购物、电话拜年、抢红包……传统的年味在慢慢淡去,有人说这是时代的进步,有人说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社戏   鲁迅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地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请简要概括选文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语的妙处。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开船,在桥石上一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3.请从修辞或描写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作用。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查看答案

班上开展了“了解历史文化”系列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以下练习。

(1)【观点论辩】2017年,《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引领了文化综艺节目的浪潮。今年初,又一个文化综艺类节目《国家宝藏》让这一浪潮再度走上巅峰。 节目除了请权威人士解说当今故事,还请当红明星“演活”文物的前世传奇,引发观众的情感与思考。请你对何炅、易烊千玺、周冬雨等明星担任国宝守护人,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故事链接】图示是备选作品,它记录战国时期弱国保护国宝、捍卫民族尊严的故事。请将故事简要地叙写出来,字数在60字以内。

  

(3)【撰写对联】请联系上文内容续写下列对联的下联。

上联:负荆请罪廉颇大忠大勇        

下联: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

(1) 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陶渊明

(2) 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陶渊明

(3) 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 邶风》

(4) _____________ ,悠悠我心。《诗经 郑风》

 

查看答案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①,施②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③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

(注释)①牖(yòu):窗户。②施(yí):延伸。③还(xuán):掉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施尾堂     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弃而还     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3.叶公“弃而还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叶公好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