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

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      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苛税法》。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1.为神魔称舒施尼的发明为“最糟糕的发明”?请至少列出两条理由。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根据你的知识和经验,大胆想象,请再为治理“白色污染”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或为消除“白色污染”拟一条公益广告。

 

1.①塑料袋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造成的白色垃圾难以处理.②处理塑料袋造成的白色垃圾,一般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但挖土填埋污染土壤,高温焚烧污染大气环境. 2.打比方.把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比做给地球穿上了“白色外衣”,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数量之多. 3.①控制使用量,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②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③加强宣传,树立环保意识,尽量少使用塑料袋.④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对可降解塑料袋包装材料的研制.或①保护环境,请从远离塑料开始。 ②塑料,爱你,就是害我。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第二段“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据此提炼相关信息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等,结合具体内容来辨析方法及作用即可。这句话把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比做给地球穿上了“白色外衣”,因此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答题模式:把XX比作XX,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XX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首先要理解问题,然后结合文章内容以及现实生活,进行分析即可。结合选文并联系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白色污染”的建议即可。如:控制使用量,加强宣传,树立环保意识等。公益广告是一种真诚善意的、无个人功利的公益文化宣传形式。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求美。第二,求精。第三,求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遂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选文第1自然段中说船“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与第2自然段“我却还以为船慢”是否矛盾?为什么?

2.第2自然段主要从哪些角度描绘江南水乡的清新秀美的?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3.从第1,2,3自然段中各有一处直接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写在横线上。

第1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 第1自然段第3句中的“点”“磕”“退后”“上前”等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

B. 上文有三处写到豆麦,都是为了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

C. 第3自然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那声音”指的是第2自然段中的“歌吹”。

D. 作者在第4自然段中用“果然是渔火”“也不是赵庄”澄清了第2自然段所写的“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的猜测,表现了作者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

5.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四个字)

 

查看答案

桃花源记

陶渊明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①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

发现桃花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

如外人____________                   ⑵便还家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下列词语在文中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良田        无论    B. 绝境        问津

C. 问讯        间隔    D. 交通        妻子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6.第一自然段中①处应填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自然段中②处应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很多请任意写出一个:________________并解释意思:

 

查看答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 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 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 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八月湖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查看答案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请仿照例句,在传统的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中选择两个进行仿写,使仿写的两个句子与例句组成排比句。(注意节日的先后顺序)

例句:除夕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