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小弗朗士把韩麦尔先生称为“可怜的人”,为什么?

2.请理解“钟声”、“号声”的意思,以及在句中的作用。

3.文章结尾韩麦尔先生只用了个手势来宣布散学,为什么不讲一段慷慨激昂的话呢?

 

1.韩麦尔先生身为法语教师,却即将被迫离开课堂,离开自己热爱的学校和教育事业,再也不能教孩子法语了,而且此时的小弗郎士已经被激发起了爱国情怀,能感受到韩麦尔先生的痛苦,所以认为他是“可怜的人”。 2.钟声意味着一课的结束,号声则暗示德语将要代替法语。号声、钟声的相继发出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悲愤,为下文起了烘托和铺垫作用。 3.一方面先生面对祖国沦陷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而说不上话来,二是这样结束,此时无声胜有声,收到了意境无穷的艺术效果。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情感的体会。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结合上下文,去理解人物的心理情感。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到,小弗郎士在听了韩麦尔先生上课所说的话后,变得懂事与爱国了,这时他理解了老师的一片苦心,所以“可怜”表现了他老师同情和理解,韩麦尔先生作为法语教师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上法语课了,所以说他可怜。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文章主旨。从下文韩麦尔先生的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可以知道“钟声”“号声”宣告了最后一课的结束,所以韩麦尔先生会“脸色惨白”。响起的钟声出乎大家的意料,给人们心里带来巨大的震动。这钟声和号声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气氛,标志着最后一课的结束,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苦和激愤,是人物形象的点睛之笔,为中心思想的升华做了最后的铺垫和升华。 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结尾的赏析。解答此题要对原文结尾进行分析,比对出差异。原文结尾是对韩麦尔先生的动作描写,仅用动作描写结尾,可以表现韩麦尔先生痛苦到了极点,他内心活动十分复杂,多种感情交织。而讲一段慷慨激昂的话,显得无味,不能达到让读者回味的余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1)文学常识,选出错误的选项______

A.《回忆鲁迅先生出自萧红之手其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回忆鲁迅先生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受,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形象。

B.《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形象和感人至深的爱国志士形象。

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民歌》,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是北宋的司马光写的编年体通史

(2)文言文中的称谓很丰富,下列称谓不正确的项是_______

A. 卿今当涂掌事卿:你,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B.孤常读书孤:古时候王侯或帝王的自称。

C.非复吴下阿蒙(阿是词头,多用于长辈对晚辈的昵称)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3)名著阅读

他病倒了,在小店躺了三天,在说胡话和梦话时道出了他与_______的关系,它被叫做________祥子向原来租车的________车厂走去。车厂的老板_______年轻时干过一切能干的坏事。他租金贵,但可以让员工住。

打着那么个小东西,他低着头,弯着背,口中叼着个由路上拾来的烟卷头儿,有气无力的慢慢的蹭。大家立定,他也许还走;大家已走,他也许多站一会儿;他似乎听不见那施号发令的锣声。他更永远不看前后的距离停匀不停匀,左右的队列整齐不整齐,他走他的,低着头象作着个梦,又象思索着点高深的道理。那穿红衣的锣夫,与拿着绸旗的催押执事,几乎把所有的村话都向他骂去:“孙子!我说你呢,骆驼!你他妈的看齐!”他似乎还没有听见。打锣的过去给了他一锣锤,他翻了翻眼,朦胧的向四外看一下。没管打锣的说了什么,他留神的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A.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联系“被军阀抢劫、被孙侦探敲诈”等情节,说说“他”为什么在当时的社会无法生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尼泊尔地震牵动全球人的心。灾难发生后,国际红十字会救援人员十分火急地奔赴灾区,此时可以用《木兰诗》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 ”形容最恰当。

《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写出连续两句写黄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走进语文“大观园”,我邂逅了并非妇_______皆知而是鲜为人知的的邓稼先,认识了做事qiè_____而不舍的闻一多,看到了黄河惊涛澎pài______的气势,还感受到了端木蕻良对关东原野的zhì_____痛的热爱……这一切,让我多么沉迷,多么难忘啊!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作文

(1)题目:我不再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填孤独、自卑、天真、害羞、等待、贪玩、空想、贫穷、想爸爸、赶时髦、拥有宁静、相信眼泪、低人一等、放纵自己……写成一篇不少于600的文章。.

(2)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思、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 

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接受信息的渠道;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

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师长、朋友、同学真挚温暖的话语……我们在倾听中成长. 

请以倾听”为话题写篇文章. 

要求:文章不能离开话题范围;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冰窗花

①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

②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浆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③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①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④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⑤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深深的牵挂和思恋。

【注释】①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

1.请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分析其表达作用。

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文章以“冰窗花”为线索,回顾作者早年的故园生活,着力描写了盛开在冬日窗棂上的冰窗花。

B. 第①自然段“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一句起强调作用,并自然地引起下文。

C. 第②自然段中,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父亲煮茶的情景,极富表现力。

D. 第④自然段写多年以后,冰窗花依旧长久地驻扎梦中,表现了作者对冰窗花秘密的好奇。

E. 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悄然消融的冰窗花的惋惜之情。

4.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