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宽恕 黎明百姓 剽悍 洗耳恭听
B. 寥廓 不屑置辩 寒噤 黯然失色
C. 烦燥 肃然起敬 愧怍 慷概淋漓
D. 祷告 相形见拙 臃肿 消声匿迹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慰藉(jí) 滑稽(jī) 稽首(qǐ) 义愤填膺(yīng)
B. 倔强(juè) 阔绰(chuò) 栖息(qī) 叱咤风云(chà)
C. 慨叹(kǎi) 澎湃(bài) 狩猎(shòu) 迥乎不同(jiǒng)
D. 狡黠(xiá) 酬和(hè) 贮蓄(zhù) 味同嚼蜡(jiáo)
根据情境,完成微写作任务。
2017年已悄然逝去,亲爱的同学,你的 2017年可以用哪个字或词来总结呢?请写下来。
并阐述你的理解。(150 字左右)
【答案】只有珍惜时间的人才能走上美好的人生之路。时间时一种玄奥莫测的东西,它始终伴随人生的旅程。时间时有限的,它时不能用钱买到的最宝贵的资源。明代文嘉写了《明日诗》,孰不知他还有着《今日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多。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始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这首诗虽然隔数百年,但这最后一句仍可作为我们今日的座右铭。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题作答时,首先选择一个“词语”作为自己写作的话题,然后围绕这个话题回忆自己一年的经历,抒发自己的真切感受。可以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富有文采,也可以引用古诗文,表现出自己的文学素养。作答时注意语言要有条理性,同时要注意字数限制。
【题型】小作文
【结束】
14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近日,一篇以“转转凳”为第一人称的“童话体检讨书”引发热议,作者是杭州保俶塔 实验学校申花路校区四年级女生小语。上周二下午,小语在上郑老师的社团课时,把坐在前 面一个六年级男生的凳子挪开了,害得这个准备坐下的男生一屁股坐到地上。郑老师便让她 以童话形式写一份检讨书,看后觉得写得非常棒,就稍微修改了一下,发到了自己的公众号 “申花小神农”上。
(1 月 3 日澎湃新闻网) 以上事件引发你有哪些感受、思考或评析?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
(2)字数不少于 500 字。
(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文言文阅读
(1)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幼传家业,六岁能属诗,十三而孤,邈过庭之训,长遂博览 群书,不事章句之学,而爱奇尚异,深沉有远识。建平王刘景素闻风而悦,待以布衣之礼。 然少年尝倜傥不俗,或为世士所嫉,遂诬淹以受金者,将及抵罪,乃上书见意而免焉。而宋 末多阻,宗室有忧生之难,王初欲羽檄征天下兵,以求一旦之幸;淹尝从容晓谏,言人事之 成败,每曰:“殿下不求宗庙之安,如信左右之计,则复见麋鹿霜栖露宿于姑苏之台矣。”王遂不悟,乃凭怒而黜之,为建吴兴令,爰有碧水丹山,珍木灵草,皆淹平生所至爱,不觉行 路之远矣。山中无事,专与道书为偶,乃悠然独往,或日夕忘归,放浪之际,颇著文章自娱。
(2)俄皇帝始有大功于四海,闻而访召之,为尚书驾部郎、骠骑竟陵公参军事。当沈攸之 起兵西楚也,人怀危惧,高帝尝顾而问之,曰:“天下纷纷若是,君谓如何?”淹对曰:“昔 项强而刘弱,袁众而曹寡,羽号令诸侯,竟受一剑之辱,绍跨蹑四州,终为奔北之虏,此所 谓在德不在鼎,公何疑焉?”帝曰:“闻此言者多矣,其试为我言之。”淹曰:“公雄武有奇略,一胜也。宽容而仁恕,二胜也。贤能毕力,三胜也。民望所归,四胜也。奉天子而伐逆叛,五胜也。攸之志锐而器小,一败也。有威而无恩,二败也。士卒解体,三败也。缙绅不怀,四败也。悬兵数千里,而无同恶相济,五败也。故豺狼十万,而终为我获焉。”帝笑曰:“君 谈过矣。”受禅之后,又为驃骑豫章王记室参军、镇东或令,参掌诏册,并典国史,既非雅 好,辞不获命。寻迁正员散骑侍郎、中书侍郎。
(3)淹尝云:“人生当适性为乐,安能精意苦力,求身后之名哉?”故自少及长未尝著书 惟集十卷谓如此足矣。
1.2.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节选自江淹《自序传》))
故 自 少 及 长 未 尝 著 书 惟 集 十 卷 谓 如 此 足 矣。
4.5.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或为世士所嫉,遂诬淹以受金者,将及抵罪,乃上书见意而免焉。
7.8.9.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待以布衣之礼 以求一旦之幸
B. 遂诬淹以受金者 王遂不悟
C. 其试为我言之 而终为我获焉
D. 不事章句之学 竟受一剑之辱
10.11.12.根据第(2)段内容,简析江淹对战争取胜的看法。
【答案】
13.14.15.故自少及长/未尝著书/惟集十卷/谓如此足矣。
16.17.18.有时被世上的读书人所嫉恨,他们就诬陷我接受别人贿赂,将要判罪,于是我向建平王呈上书 面意见表达想法才免于罪责。
19.20.21.D
22.23.24.江淹认为战争的取胜“在德不在鼎”,强调“德”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高帝身上:雄武有奇略,宽 容仁恕,人才各尽其力, 将士一心,百姓拥护,师出有名。
【解析】选自《自序传》 作者:江淹 年代:南宋
25.26.27.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故自少及长”是句子的状语,在它的后面要停顿;“未尝著书”和“惟集十卷”是从两个角度进行说明;“谓如此足矣”进行了总结。
28.29.30.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或”“金”“将”“免”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31.32.33.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介词,用/连词,来。B:连词,于是/副词,竟。C:介词,替、给/表被动。D:都是助词,的。故选D。
34.35.3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从“此所谓在德不在鼎”“宽容而仁恕,二胜也。贤能毕力,三胜也。民望所归,四胜也”可知,江淹强调了“德”的重要性。
【题型】文言文阅读
【结束】
13
根据情境,完成微写作任务。
2017年已悄然逝去,亲爱的同学,你的 2017年可以用哪个字或词来总结呢?请写下来。
并阐述你的理解。(150 字左右)
比较阅读
出塞作①
王 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②,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③,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④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⑤。
【注】:①开元二十五年(737 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奉 使出塞宣慰,这首诗就写于此时。②天骄:原为匈奴自称,这里借指吐蕃。③乘障:登城守 卫。④玉靶:镶玉的剑柄,借指宝剑。⑤霍嫖姚:本指西汉霍去病,这里代指崔希逸。
这首诗第三联与唐诗人李贺《雁门太守行》第二联对战争的描写有哪些不同?请简要分析。
附: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非文学作品阅读
阿列克谢耶维奇:我看遍了他人的痛苦
思郁
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在 1997 年出版了《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通过采访那些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中的幸存者、清理人、已逝者的家人,还有那些参与到救援事故中不同职业的人群的声音辑录而成。
我们会注意到受访者说话的时候,只有一个声音,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声音始终没有出现。 她隐居在了幕后,成为了一个纯粹的记录者和倾听者。正是这种看似客观的记录者身份让她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文学是一种创作,而且大多数时候是种充满了 想象力和虚构能力的写作。如果作家只是记录倾听到的声音,是否可以借用巴特的那个术语 来说,作者已死?要知道,阿列克谢耶维奇从第一本书《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开始,就有 意识地采用了这种口述记录,整理成篇的方式写作。她自己称这种创造是一种“文献文学”, 肇始于纪实文学的本体,但是与纪实文学的写作之间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阿列克谢耶维奇在成为职业作家之前一直都是报社的记者,但写作那种体制内的高大全 的新闻并非她的志向所在。当她开始接触到纪实文学之后,她发现了这其中的奥秘。记者的 采访手记中有很多部分,囿于审查制度或者各种偏见的缘由,不得不被舍弃了。但是这些被
舍弃的记录与发表出的新闻相比有着更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历史学家舍弃的地方,恰恰成为阿列克谢耶奇创作的起点,因为正如她坚信的“一切
都可能成为文学”。如果我们无法确认回忆的真实性,这样的材料何尝不是文学创作呢?它 不具备历史意义,并不代表它不具备文学意义。回忆的变形,记忆的不准确,时间酝酿过程 当中的下意识对回忆的加工,都是文学的雏形。在第一本书的整理和写作中,阿列克谢耶奇 曾经总结自己的经验说,故事就在大街小巷里,就在芸芸众生里:“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 一段故事。这个人有半页纸,那人有两三页纸,让我们一起来写一本时间的书。每个人都大 声说出自己的真相和噩梦的阴影。我需要听到这一切,与这一切融合,成为这一切,同时也 不失去自己。我要把街头巷议与文学语言结合起来,而复杂性恰恰在于我们以今天的语言讲 述过去。”
从《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到《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时间跨度从 1985 年到 1997 年的十几年间,内容从访谈二战卫国战争中的女兵到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幸存者,中间还间隔 了两场战争——关于被遗忘的儿童的战争《我还是想你,妈妈》和描述阿富汗战争的《锌皮 娃娃兵》。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阿列克谢耶维奇才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声音:那就是倾 听别人的声音,倾听别人的苦难,见证那些沉默者的历史,帮助他们寻找属于自己的历史记 忆。要知道她的第一本书中,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声音还是存在的,她在带助她们回忆,与她 们的灵魂沟通,给她们必要的情感安慰。但是在《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中,她的声音已 经消失了。她在这本书中看上去真的消失了,只有那些破碎的灵魂在喃喃自语,只有那些创 伤的肉体在诉说他们对爱人和亲人的想念,只有那些再也不能愈合的伤口在声嘶力竭地喊叫。
但是倾听只不过是创作的基础,它并非是作者的全部。所有的采访当然都是值得记录的, 但成为一本书还要意味着记录的选择和筛选,声音的排序和结构的组合,素材的整理。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有这些故事服务于一个更大的主题的时候,它们的意义才能彰显出来。
她逃择了恢复这些元故事的面貌,选择了尊重这些人物的原型,选择了最为原始的文学 创作方式,这也就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提到的,她设计出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通 过对人们心声仔细地组合拼接这样非凡的方法,阿列克谢耶维奇加深了我们对于整个时代的 理解”。
相关链接
①2015 年 10 月 8 日,瑞典文学院公布:2015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女记者、散 文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颁奖词说:“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 气的纪念。”
(中国新闻网)
②“复调写作”:“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 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不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
识支配下层层展开,而恰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 一的文件之中,而相互间不发生融合。
(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1.下面说法不符合上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成为职业作家之前,阿列克谢耶维奇一直都是报社的记者,但她的志向并非写作体 制内的高大全的新闻,而兴趣却在纪实文学。
B. 被历史学家舍弃了的一些不能确定其真实性的文献,成为阿列克谢耶维奇创作的起 点,回忆的变形,记忆的不准确,对回忆的加工,都是文学的雏形。
C. 获得诺奖后,阿列克谢耶维奇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说,自己就是要把街头巷议与文学 语言结合起来,而创作的复杂性恰在于以今天的语言讲述过去。
D. 在《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中,读者可以听到破碎的灵魂在喃喃自语,创伤的肉体 在诉说对爱人和亲人的想念,无法愈合的伤口在声嘶力竭地喊叫。
2.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文献文学”是如何形成发展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作为介绍作家创作思想的评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4.对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创作,文学批评界有不同意见。2015 年诸贝尔文学奖颁给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理由是什么?你是否支持她获得这个荣誉?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