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实践活动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材料二: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一般在7月7日至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准,也是入夏后的第五个节气。在汉语里,暑为热,小暑即小热,此时暑热之气尚未达到极致,因此得名“小暑”。小暑节令中有很多特定的习俗,比如:祀灶、祭祀、过小年、封斋、晒伏、舐牛、吃藕、食新、吃屠羊、吃伏面……这些风俗不仅有农耕民族的无奈,而且更多具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材料三:①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之一。②剪纸是用剪刀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③剪纸图案多样,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④以剪刻、镂空为主要技法,使剪纸的表现力有了无限的深度和广度。⑤从古至今,剪纸艺术几乎遍及我国城乡,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1)明代有一秀才,某日夜宿山中,次日晨起,见茅屋上一片白霜,随口吟出上联,此联中嵌有三个节气,一时成为绝对。若干年后,才有人对出下联:“今朝惊蛰,春分时雨到清明。”请根据提示补出上联。
昨夜____,____茅屋如_____,
今朝惊蛰,春分时雨到清明。
(2)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材料二的主要内容。(限15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提示,填出节气名称或节气的时间。
公历2月4日(或3日、5日),是______(节气),清明节是公历_________(时间)
(4)老手艺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根据材料三,写一段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剪纸”特点的说明性文字。(6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
⑴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翻译了罗曼•罗兰的《______________》。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___________)——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
⑵回顾初中两年的语文学习经历,阅读名著让我们获益良多。请你将《傅雷家书》的内容简要介绍给刚刚升入初中的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结合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两句,使之构成排比句。
古诗词中,人的手真是具有难以言说的魅力,那一双手创造着大千世界,也传递着真情实感。那一双手,缝过游子临行的衣衫;那一双手,剪断过巴山孤寂的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我们所读到的深深浅浅,所想到的远远近近,几乎都和我们灵动的手相关联。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体制分为“赋、比、兴”,按表现手法分为“风、雅、颂”,二者合称“诗六义”。
B. 《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的伙伴双喜、阿发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怀念和对农家小伙伴美好情谊的眷恋。
C. 《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作者张潮。本文赞美了刻舟者的精湛技艺,同时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D. 《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虚构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这部传记小说,虽然摆在书架上,却根本无人问津。
B. 四面山丰茂的植被覆盖了千山万壑,苍翠的林海装点了雄奇的山峰。
C. 谈起白沙古镇的传说掌故,小王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老师和同学听了以后赞叹不已。
D. 终于双脚落地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旅行”就此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严竣 踊跃 蓬蒿 吹角连营
B. 絮叨 怅惘 暮然 婉转悠扬
C. 次第 海棠 携带 销声匿迹
D. 冗杂 追溯 迁徙 草长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