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揩汗 渲闹 伫立 目不窥园
B. 懊诲 硕果 嫉妒 来势汹汹
C. 斑斓 崎岖 屏嶂 九曲连环
D. 澎湃 深邃 彷徨 妇孺皆知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卓越(zhuó) 哽咽(ɡěnɡ) 踌躇(chóu) 锲而不舍(qì)
B. 云鬓(bìn) 字帖(tiè) 可汗(hán) 兀兀穷年(wù)
C. 祈祷(qí) 踱步(duó) 校对(jiào) 鲜为人知(xiān)
D. 哺育(pǔ) 晌午(shǎng) 咳嗽(sou) 锋芒毕露(lù)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③字迹工整,不少于 600 字;
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B、C 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⑤不得抄袭。
⑴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⑵ 阅读下列材料,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
有一种鸟叫不死鸟,它不管寒冬腊月、冰天雪日,每天都要在天空上飞翔。
有一种草叫不死草,它不论烈日炎炎、严寒霜雪,每时每刻都呈现出一派翠绿。
有一天,一只不死鸟飞到一株不死草面前问道:“朋友,你为什么叫不死草呢?”
不死草回答道:“我生时,时时刻刻都呈现出一派翠绿,死时也表现出翠绿的形象,我的子子孙孙都永远保持着翠绿的形象,所以人们叫我不死草。”
不死草对不死鸟问道:“那么朋友,人们为何叫你不死鸟?”
不死鸟回到道:“我生时,无论何时何处,无论怎样的恶劣环境,每天都要向着天空飞翔,快要死时也在天空上飞翔,我的子子孙孙都永远保持着飞翔的精神,所以人们叫我不死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为何很难记住自己的梦境?
杨阳
①每个人都会做梦,但并不是每个人在第二天早上醒来都能记得那些梦境。相信不少人都深有体会:在做梦时,明明很清晰地记得发生过的事情,潜意识里还对自己说,一定要记住了,但第二天醒来后就什么也记不起来了。科学家们发现,一般人一个夜晚大约要做4~6个梦,总共大约有一两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是在梦中。既然做梦的频率如此高,为什么我们醒来后记不住自己的梦?
②睡眠是人类必需的一项生理活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睡眠分为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这两种睡眠形式交替进行,一个人晚上8小时的睡眠时间里有4个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周期。在快波睡眠中被唤醒的人有80%正在做梦,在慢波睡眠中被唤醒的人有7%在做梦。
③一个人每晚做梦的时间平均在1.5小时左右。由于梦相伴睡眠周期循环规律,所以在快波睡眠中醒来的人,感觉梦多,而在慢波睡眠中醒来的人,感觉梦少。此外,人能记住的梦多在快醒来时,而刚入睡时的梦早就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这也是人们感觉梦多或少的原因。
④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法国科学家对41名志愿者进行了实验。这些志愿者分为经常能记住梦和记不住梦两类。研究人员用脑成像设备对所有志愿者在清醒和睡着时的大脑活动然而,睡梦中发生的“剧情”往往会随着情绪变化而无规律地漂移,没有时间或因果关系等睡梦中发生的“剧情”往往会随着情绪变化而无规律地漂移,进行了观察。
⑤结果显示,这两类人在睡着和醒着时的大脑活动有明显差异。那些常能记住梦的人,大脑的信息处理中心也就是颞顶联合区更为活跃,这一区域的活动增加很可能对梦境内容编码到记忆里有很大帮助。而且,不管是在睡着还是醒着的时候,常能记住梦的人的大脑中,内侧前额叶皮质和颞顶联合区的大脑活动都更强,同时他们的大脑对听觉刺激的反应也更强。不仅如此,相比不大记得住梦的人,那些常能记住梦的人在睡觉时比较容易醒来,其醒来的时间也要多一倍。
⑥为什么很容易被忘掉?研究显示,醒来后5分钟,梦的内容会忘掉50%;醒来后15分钟,睡梦细节会忘掉90%。有关“梦境遗忘”的理论解释有多种。一种理论从学习和生存两方面解释了梦被遗忘的原因。对早期洞穴人来说,“纵身跳崖逃避狮子追杀”在现实生活中就难以实施。这种情况下,如果睡梦与真实生活存在相同记忆印迹的话,梦就不是很好的学习经验,忘掉梦反倒可能是件好事。另一种理论认为,梦的功能是淘汰大脑中随着时间而累积的不需要的记忆。记住梦只会使大脑中的无用信息堆积如山。从本质上说,梦是“忘却”垃圾记忆的过程。
⑦在回忆梦境方面,专家们则认为主要有三大障碍。第一大障碍是梦中的记忆方式与清醒时大不相同。清醒时,人们习惯按照时间顺序、线性或因果关系等方式记住过去的事情。逻辑。第二大障碍是现实生活本身。对很多人来说,一觉睡醒首先想到的是“今天该做什么”,此时睡梦则会像“鬼火”般消失掉。第三大障碍是身体活动的变化,睡梦往往是在人们处于休息、身体躺卧时发生的。醒来时,身体活动大幅增多,会干扰大脑对梦境的记忆。
(选自《百科知识》2016年9月,有改动)
1.通读全文,请分点写出梦很容易被忘掉的原因。
2.按要求回答下面两个小题。
(1)全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2)请简要谈谈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研究人员用脑成像设备对所有志愿者在清醒和睡着时的大脑活动然而,睡梦中发生的“剧情”往往会随着情绪变化而无规律地漂移,没有时间或因果关系等睡梦中发生的“剧情”往往会随着情绪变化而无规律地漂移,进行了观察。
3.文章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4.有人认为第①段可以删掉,这样第②段从人类睡眠机理直接谈起,文笔更加简洁,你认为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5.下列选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 人能记住的梦多在快醒来时,而刚入睡时的梦早就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这也是人们感觉梦多或少的原因。
B. 相比不大记得住梦的人来说,那些常能记住梦的人在睡觉时比较容易醒来,其醒来的时间也少很多。
C. “在回忆梦境方面,专家们则认为主要有三大障碍”中“主要”一词表明其障碍不止三种,文中只列举了主要的。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 研究显示,睡梦醒来后,时间越长,睡梦中的内容就忘掉得越多。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不一样
黄宁兰
①邓浩一直在盼着长大。因为他是个留守孩子。父亲母亲都在广州打工,家里有爷爷奶奶,虽然很老了,但把邓浩照顾得很好,吃饱穿暖,和院子里的小伙伴也玩得很愉快。可是,他们怎么好也不及父亲母亲好啊,父亲母亲买的棒棒糖、漂亮衣服、奥特曼,还有书包都特别漂亮。所以,邓浩觉得,父亲母亲那里一定也特别好,他长大了也一定要去那里生活。
②邓浩曾经问过爸妈,自己什么时候能去他们那里,父亲说,坐车坐船进厂都要身份证,没身份证去不了。现在,邓浩满心欢喜地向爸妈宣告,他买好了长途车票,三天后抵达广州站。
③是父亲来接站的。他说母亲在电子厂食堂上班,不好请假。他将邓浩带进他们的出租屋,是地下室改装的,透着一股燠热[燠(yù)热:闷热。]下的潮气,房子很小,放着一张咯吱作响的床。父亲让他坐在床上,自己坐在靠墙的小凳上。父亲说,这里不比家里,只能将就。然后他突然说,你渴了、饿了吧?我去买点吃的。父亲很快回来了,除了水果,还有快餐和可乐。邓浩还真饿了,一阵狼吞虎咽。父亲看着他吃,说两份都吃了吧,我不饿。
④吃了两份快餐,邓浩打着饱嗝儿,趴在床上睡着了。醒来还是在灯下,只是多了母亲疲惫的笑脸。母亲煮了邓浩喜欢吃的毛血旺,父亲还买了啤酒,举杯说欢迎邓浩。邓浩一口喝干杯里的酒,说:“一直以为爸妈在这里很好,没想到这里条件比家里还差。”父亲苦涩地呷[呷(xiā):喝。]了一口酒说:“有这房子就不错了,以前我们分别住男工宿舍、女工宿舍。”邓浩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环顾一周说:“那我住哪里?”母亲笑笑说:“今晚你睡床,我和你爸打地铺,明天你跟我去电子厂上班,住集体宿舍”。
⑤“不会吧?”邓浩端着杯子的手晃了一下,“要我住集体宿舍,早晚也见不到你们,我来干吗?我不就是想在你们身边感受温暖吗?”
⑥“儿子,现在还真不行。”母亲往他碗里夹了一片肉,“你看,去年我们才把家里的房子翻修了,今年行情不好,厂子不景气,你爸还准备去福建你三叔那边工地上做事呢。他要是走了,这房子我们就不租了,一个月一千块钱,划不来。”
⑦“那父亲现在是干吗?”邓浩心里失望极了。
⑧“你爸在批发市场打零工帮人家搬货,累得很。”母亲说着拭了一把额头淌出的汗。
⑨父亲低着头狠狠吸一口烟,说:“你爸妈都没什么文化,挣的都是汗水钱。我们把钱都寄回去,给你买穿的、吃的、玩的,本来就是希望你好好读书,以后不要再出来打小工,不要再受我们这样的苦。”父亲盯着邓浩,黝黑的额头有深深的皱纹。
⑩“可是我读不下去了……上课玩手机,几门不及格……”邓浩低着头,他忽然发现,自己错得不可收拾。父母回家时多大方啊,仿佛口袋里有无尽的钱,提什么要求都可以满足。初中毕业后,他考进了重点高中,要一部智能手机,他们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说两千多元的手机算什么,考上大学两万块没问题。可是,他们不知道,这手机比小时候玩的所有玩具更有吸引力,里面那么多好玩的游戏,上课怎么能集中精神听。
⑾“回去跟老师认个错。”母亲说罢,起身要给他添饭,邓浩放下筷子嘟哝道:“没胃口。”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个样子!
⑿“在外面打工,怎么可能是你想象的天堂?你现在看到的我们租屋环境差,你要是去上班,每天十多个小时下来,脚都要站硬,更加恼火得很!”母亲开始收拾碗筷了。
⒀“就没有其他工作?”他不甘心地问。
⒁“你能做什么?”母亲不客气地反问。他愣住了,是啊,他能做什么。
⒂母亲叹息一声又说:“能去电子厂就不错了,我还托了人情的。要不是心疼你,就让你跟你爸下苦力去。现在,我们也不指望你有什么出息了,你去电子厂流水线上当作业工,挣钱养活自己就行了。我们打了几十年工,你现在又一样,这就是命!”
⒃“我们不一样!”邓浩想说,终究没说。
⒄沉默的夜晚。邓浩听着父亲如雷轰响的鼾声,悄没声息地起来,拎起背包,将父亲那个“老人机”拿走了,留下了自己的手机。上了车,他发了一条信息:“爸,我们换手机用。我回去要发狠读书了,手机能发信息、打电话就行了,别的功能用不着。”
1.阅读全文,填写下面表格。
情节 | 情感 |
邓浩想去父母工作的城市 | ①____ |
邓浩看到父母生活环境差,与他想象中不一样 | ②____ |
③___ | 愧疚 |
___ | 醒悟 |
2.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醒来还是在灯下,只是多了母亲疲惫的笑脸。
3.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他将邓浩带进他们的出租屋,是地下室改装的,透着一股燠热下的潮气,房子很小,放着一张咯吱作响的床。
4.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邓浩是一个怎样的人?
5.文中邓浩发出“我们不一样”的呼喊,有什么含义?
阅读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完成下列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日光下澈(____________) ⑵往来翕忽(______________)
⑶不可久居(____________) ⑷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 )
A. 第①段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这里的写景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B. 第②段中“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C.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而郦道元的《三峡》则多注重对景物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
D. 选文第③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4.结合下面的背景材料,谈谈文中划线句所表现的作者的复杂情感。
背景材料: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任蓝田尉、监察御史等官,因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变法失败,而遭排挤、受迫害,被贬谪到永州(今湖南零陵)作司马,此文正是他“永州八记”里的第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