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春秋鲁国人。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是世界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和言行被弟子们记录在《论语》里,影响中国几千年。

【材料二】第十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正式开幕。来自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校长、孔子学院代表共2300多人出席大会。据悉,孔子学院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推进中国同世界各国进行人文交流、促进多元多彩的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目前,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

【材料三】“我妈妈学中文的时候,书店里买不到汉语教材,只能到图书馆去抄。现在塞尔维亚有两所孔子学院,学生们可以近距离地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塞尔维亚贝尔格菜德中学学生苏俐娜说着流利的汉语,讲述她家几代人与中国的缘分。前不久,苏俐娜荣获第八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个人一等奖。

1.下列表述,不符合材料一中有关孔子做出的伟大贡献的选项是(    )

A. 编撰古籍。    B. 开办私学。    C. 开创道家学派。    D. 其思想影响深远。

2.请你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提供的内容,就孔子学院的作用,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3.班级要出一期“走近孔子”的黑板报,请你设计一个栏目并介绍栏目内容。

 

1.C 2.①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人文交流,促进多元多彩的世界文明发展。②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 3.示例:栏目:儒家思想 内容:介绍儒家思想的观点学说 【解析】 1.试题分析:C项“开创道家学派”不符合材料一中有关孔子做出的伟大贡献。原句是“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 2.试题分析:提取两条主要信息。可提取原句回答。如可从材料二中提取“为推进中国同世界各国进行人文交流、促进多元多彩的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材料三中提取“学生们可以近距离地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 3.试题分析:活动方案的主题“走近孔子”已经给定,我们只要围绕给定的主题设计一个栏目即可。栏目内容要围绕“儒家”组织语言。栏目语言应简练、概括性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说“鼎”

①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具有独特地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②早在70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用陶土制作的炊器——陶鼎。这一时期的鼎均为圆形,下设三足以支撑器腹,腹下加柴以烹煮食物。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就出现了钵形和盆形鼎。

③到了奴隶社会,人类进入青铜时代,出现了以青铜为原料制作的青铜鼎。其形状有圆有方,圆鼎三足,方鼎四足。《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的解释: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由于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炊具,并有站立平稳等特点,其地位便获得了提升。商周时期,统治者为了维系其政治体制,不遗余力地进行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鼎便成为祭祀上天和祖先的礼器。

④从鼎的装饰上来看,鼎的纹饰种类繁多,有饕餮纹、夔龙纹等。饕餮是一种神秘狰狞的怪兽,它是辟邪平安的象征。最有代表性的是司母戊方鼎,该鼎四面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彰显崇高壮美之气势。夔龙是传说中的一爪龙,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尊贵的象征。

⑤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华丽考究的青铜器铸造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资源,通常只有统治阶级才有能力完成,鼎成为贵族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相传夏禹治水有功,被拥戴为王,九州(代表中国各地)各部落领袖纷纷把他们的青铜献给夏禹。夏禹用这些青铜铸造了九座大鼎,用来象征九州。夏商周三朝,九鼎是代代相传的国之重器,鼎也就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

⑥自古以来,遇有政权变更、重大事件、盛大节日等,常习惯以定鼎、立鼎、赠鼎等活动形式来表达人们和平统一、团结发展的美好愿望。2001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中央人民政府赠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宝鼎”。鼎圆禁方,象征天圆地方;鼎总重量约13吨,寓意13亿各族人民团结协作,共同奋斗,共谋发展,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⑦中国的鼎文化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华儿女引以自豪的财富。

【注】①禁:底座。

1.文章第②③两段介绍了鼎的历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文章第④一⑥段的内容,说说“世纪宝鼎”的寓意。

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向联合国赠送了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鼎圆禁方,四周有饕餮纹饰。鼎禁高50厘米,上面铸有56条夔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不重要的军人

①小玲天天上学,必要经过一个军营。他挟着书包儿,连跑带跳不住地走着,走过那营前广场的时候,便把脚步放迟了,看那些兵丁们早操。他们一排儿地站在朝阳之下,那雪亮的枪尖,深黄的军服,映着阳光,十分的鲜明齐整。小玲在旁边默默地看着,喜欢羡慕得了不得,心想:“以后我大了,一定去当兵,我也穿着军服,还要掮着枪,那时我要细细地看枪里的机关,究竟是什么样子。”这个思想,天天在他脑中旋转。

②这一天他按着往常的规矩,正在场前凝望的时候,忽然觉得有人附着他的肩头,回头一看,只见是看门的那个兵丁,站在他背后,微笑着看着他。小玲有些瑟缩,又不敢走开,兵丁笑问,“小学生,你叫什么?”小玲道,“我叫小玲。”兵丁又问道,“你几岁了?”小玲说,“八岁了。”兵丁忽然呆呆地两手拄着枪,口里自己说道,“我离家的时候,我们的胜儿不也是八岁么?”

③小玲趁着他凝想的时候,慢慢地挪开,数步以外,便飞跑了。回头看时,那兵丁依旧呆立着,如同石像一般。

④晚上放学,又经过营前,那兵丁正在营前坐着,看见他来了,便笑着招手叫他。小玲只得过去了,兵丁叫小玲坐在他的旁边。小玲看他那黧黑的面颜,深沉的目光,却现出极其温蔼的样子,渐渐地也不害怕了,便慢慢伸手去拿他的枪。兵丁笑着递给他。小玲十分地喜欢,低着头只顾玩弄,一会儿抬起头来。那兵丁依旧凝想着,同早晨一样。

⑤以后他们便成了极好的朋友,兵丁又送给小玲一个名字,叫做“胜儿”,小玲也答应了。他早晚经过的时候必去玩枪,那兵丁也必是在营前等着。他们会见了却不多谈话,小玲自己玩着枪,兵丁也只坐在一旁看着他。

⑥小玲终究是个小孩子,过了些时,那笨重的枪也玩得腻了,经过营前的时候,也不去看望他的老朋友了。有时因为那兵丁只管追着他,他觉得厌烦,连看操也不敢看了,远望见那兵丁出来,便急忙走开。

⑦可怜的兵丁!他从此不能有这个娇憨可爱的孩子,和他作伴了。但他有什么权力,叫他再来呢?因为这个假定的胜儿,究竟不是他的儿子。

⑧但是他每日早晚依旧在那里等着,他藏在树后,恐怕惊走了小玲。他远远地看着小玲连跑带跳地来了,又嘻笑着走过了,方才慢慢地转出来,两手拄着枪,望着他的背影,临风洒了几点酸泪——

⑨他几乎天天如此,不知不觉地有好几个月了。

⑩这一天早晨,小玲依旧上学,刚开了街门,忽然门外有一件东西,向着他倒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杆小木枪,枪柄上油着红漆,很是好看,上面贴着一条白纸,写着道,“胜儿收玩——爱你的老朋友”。

⑪小玲拿定枪柄,来回地念了几遍,好容易明白了。忽然举着枪,追风似的,向着广场跑去。

⑫这队兵已经开拔了,军营也空了——那时两手拄着枪,站在营前,含泪凝望的,不是那黧黑慈蔼的兵丁,却是娇憨可爱的小玲了。

1.小玲对兵丁的情感经历了起伏,请按提示完成下面填空。

羡慕→__________→友好→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小玲趁着他凝想的时候,慢慢地挪开,数步以外,便飞跑了。

3.文章写的是兵丁与小玲的故事,为什么多次提到“枪”?请作简要分析。

4.题目“一个不重要的军人”在文中有什么含义?请作简要赏析。

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①段刻画了小玲的心理活动,表明小玲对军人的羡慕与好奇,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起了铺垫作用。

B. 小玲认识了兵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由于小玲年龄小不甚理解兵丁对他的关爱,这令兵丁很伤心。

C. 文章多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兵丁深切的爱子之情,令读者感动,却也让读者感到些许无奈。

D. 本文的主人公是小玲,作者用大量的笔墨,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多种描写凸现他娇憨可爱的形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孰与昧行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  (2)当涉猎____________

(3)吾年七十,___________  (4)盲臣敢戏君乎____________

2.选择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

A. 卿/今当涂掌事    B. 非/复吴下阿蒙

C.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 盲臣/安敢/戏君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4.同是“劝学”比较一下孙权和师旷劝说有何异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的生活。

C.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经过一个多月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A.蓦然回首 B.猛然回头),我们发现,七年级下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感受到黄河万丈狂lán  ①  (A.斓 B.澜)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 (A.钻研 B.钻探)古代典籍时锲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鲜 ② (A.xiǎn  B.xiān)为人知的背后为国献身情怀;  C 

(1)为文中①拼音选在正确的汉字,根据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①处 ____________  ②处___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在文段C处续写一个句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