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2) (3) (4)
A. (1) 是草书,灵动奇异,如一个人的舞。 B. (2) 是隶书,蚕头雁尾,如一个人的卧。
C. (3) 是楷书,端庄秀丽,如一个人的坐。 D. (4) 是行书,飘逸洒脱,如一个人的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你成长的旅程中,一定有过许多意外的收获吧:也许是一次未能到达终点的旅行,但你却收获了一份友情;也许是一次失败的考试,但你却从中吸取了教训;也许是一次不算完美的挑战赛,但你却意外地发现了自己的某种潜能。
请以“意外的收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5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④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父亲是儿子的一场雪
葛亚夫
①冬天,时间也怕冷吧?也就眯瞪一会儿眼,身子骨还没舒展开,天就黑了。
②那时,生活时光般清贫,三餐都经常爽约,更别提娱乐了。天一黑,我就被赶上床。起初,父亲还讲些故事,但很快他就睡着了。我饥肠辘辘,辗转反侧,眼巴巴地向窗外看。
③“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人饥志短,这句民谚,我只记住了后半句。往往,雪没盼到,我就枕着梦里的馒头睡去。半夜被撑醒,才发现是尿憋的,跑到门口,冲着雪地一通“扫射”,又匆忙钻回被窝,期望重温旧梦——把没吃完的馒头吃完。
④或许太冷、太饿,面对一场雪,我从没想过像孙康映雪读书,只想着梦里梦外的馒头。
⑤我从来就不是个好学生,贪嘴,贪玩,学习三心二意。父亲对我的期望,也一直徘徊在零度左右。初二时,因恶作剧,班主任骂我烂泥扶不上墙,无可救药。我辩驳:烂泥也是你教的,你也就会打人骂人……老师恼羞成怒,要打我。我跑为上策,潇洒地扬长而去。
⑥寒风肆虐,雪花猖獗。一场风雪,从荒野刮到我内心。我瑟缩着往家走。我知道,阴暗处是泥土,明亮处是水洼,但还是忍不住向亮处的水洼里走。回到家,父亲竟没打骂我,只是问:想不想上了?我嗫嚅道:想。父亲让我换双干棉鞋,便带我去找班主任。
⑦班主任不在家。雪很大,也不知是否回来。父亲看看天,看看我:就站在门口等吧!等到回来为止。北风似刀,雪花如镖,我们成了靶子。我瑟缩着蹲下,才发现父亲穿的竟是我换下的那双湿鞋!那晚,我出奇的安静,只记得,老师回来时,我和父亲都成了雪人。
⑧这是我和父亲的“程门立雪”。以后,我没再让父亲失望过,只是他的脚再没热起过。
⑨大学毕业,我留在南方。那年,罕见地下场大雪。女友来了雅兴,要到梅花山采雪,学妙玉煮雪烹茶。她的“体己茶”,也只体谅自己。积雪厚,加上路滑,公交车禁行了。女友就拿我代步。
⑩父亲的电话也来凑“热闹”。他看电视,说这边雪大,房子、桥都压塌了,担心我,让我别乱跑……我说没事,匆忙挂了电话。女友缴了我的电话,命令我全速前进。我们玩到很晚,也很累,回去就睡了。第二天,一开机,就是一堆未接电话——都是家里的。我打过去,父亲睡了,母亲接的电话。她数落我,昨天怎么不接父亲的电话!
⑪我这才知道,由于我关了手机,父亲放心不下,竟站在门口,一夜都没睡。
⑫下雪了,回家给父母送棉衣。父亲坐在门旁,眯瞪着眼。雪花凌乱,时光如同黑白电视。我帮他掸身上的雪,可头上那层雪,怎么也掸不掉。父亲笑:真是近视眼!这是白头发,哪是雪!我心里一寒。我曾以为只是冬日苦短,没曾想,对于父亲,人生也一样苦短。
⑬父爱一场雪。时光里,父亲就是儿子的一场雪,覆盖着浮生,温暖着今世。
(选自《北京日报》2016年12月8日)
1.本文以______为线索,串起了过去和现在。选文主要写了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文中第③段引用谚语“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有何作用?
3.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①结合语境,品味第⑦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那晚,我出奇的安静,只记得,老师回来时,我和父亲都成了雪人。
②结合语境,赏析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北风似刀,雪花如镖,我们成了靶子。
4.阅读全文,请分析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大地的耳朵
①小时候,讨厌冬菇,嫌它丑。黑黑的一朵,像巫婆身上诡谲的袍子,每每在饭桌上见到它,筷子总绕道而逃。弟弟受我影响,也把冬菇当敌人。
②妈妈的拿手好菜是冬菇焖鸡,我一见便皱眉,觉得大好鸡肉被那可憎的冬菇白白糟蹋了,感觉上就好似香喷喷的一锅白粥,无端掉入了黑漆漆的老鼠屎。
③聪明的妈妈,察觉了我和弟弟的异状。有一回,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你们看,这像什么?”
④我闷声闷气地应道:“黑色的鬼。”
⑤弟弟鹦鹉学舌,也说:“像鬼,黑色的鬼。”
⑥妈妈好脾气地应道:“冬菇不是鬼啦,它是大地的耳朵。”
⑦嘿,大地的耳朵?这个新鲜的比喻霎时把我和弟弟的好奇心全撩起来了,我俩齐齐竖起耳朵来听。
⑧妈妈饶有兴味地说道:“人间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生,大地好奇,便把长长的耳朵伸出地面来听。”经妈妈这么一形容,那朵圆圆的冬菇落在眼里,果然像一只铆足全劲来偷听的耳朵。妈妈继续说道:“大地的耳朵,听觉敏锐,你们吃了它,同样可以拥有耳听千里的能力!”
⑨耳听千里?呜哇,太棒了呀!我和弟弟的筷子,都不约而同伸向盘子里那一只只“大地的耳朵”……
⑩万万没有料到,这一吃,便上瘾了。品质上好的冬菇,硕大肥厚,一触及嘴唇,便有一种绵密温厚的感觉。在与鸡肉长时间焖煮的过程中,它吸尽了肉的精华,吃起来像是一块嫩滑的黑色油膏,但又绝对没有脂肪那种油腻感,这种绚烂的风采是独树一帜的。
⑪小小一道冬菇焖鸡,盛满了童年的快乐回忆,还有温馨的伦常亲情。每回闻到那一股熟悉的味道,母亲黠慧的笑容,便清晰浮现。我们在无数半真半假的故事中成长,我们在一则一则美丽的谎言里接受了许许多多原本为我们所抗拒的东西,那样的一个成长过程,幸福而美好。而全心全意的相信冬菇是“大地的耳朵”的那些岁月,是人生的无尘岁月,澄净明洁。
⑫一日,我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看,这像什么?”
⑬孩子缺乏我天马行空的想像力,老老实实地应道:“像冬菇。”
⑭我说:“不是啦,它们是大地的耳朵……”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以“大地的耳朵”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⑪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每回闻到那一股熟悉的味道,母亲黠慧的笑容,便清晰浮现。
②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
黑黑的一朵,像巫婆身上诡谲的袍子,每每在饭桌上见到它,筷子总绕道而逃。
3.文章第①-⑤段写了“我”和弟弟对冬菇的讨厌,从全文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3)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4)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5)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6)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7)《木兰诗》中既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荻: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本诗第二句“家逐船移江浦风”中可以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______、_______。
2.请发挥想象,描述“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所展现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