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请你参加与“陕西民间艺术进课堂”有关的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
(1)【调查】阅读下面的表格,概括出三类调查对象态度变化的共同趋势。
对“陕西民间艺术进课堂”的态度调查结果统计表
对象 |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学生 | 赞成 | 赞成 | 较赞成 |
老师 | 赞成 | 较赞成 | 保留意见 |
家长 | 赞成 | 保留意见 | 反对 |
共同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讨论】针对下面言论中的一个要点,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谈出理由。
陕西民间艺术宜纳入原有的音乐、美术、劳技等课程之中,不增加课时,不设为考试科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宣传】请为你所在地区富有特色的一种民间艺术写一条宣传语。要求:突出该民间艺术的特点,并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示例:奔放欢快的二人转,好比是阳光、空气和水,是东北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东北某学生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文)名著阅读。
(1)《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______________,第三部是《神秘岛》),小说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___号潜艇的故事。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___________的外貌描写。
(3)我国先哲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了深刻的体现,请你以其中的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飞机“不喝油”也能飞
王 远
“阳光动力2号”正在进行为期5个月的环球之旅。这架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自3月初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启航以来,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这架“不喝油”的飞机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它拥有72米宽的翼展,比波音747飞机多出了近4米,重量只有2.3吨,仅相当于一辆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重量。这架太阳能飞机的“动力之源”是机身上的1.7万多块太阳能电池,这也是“阳光动力2号”的最大亮点所在。这些太阳能电池直接平铺在巨大的机翼上,每一块电池板的厚度是135微米,仅相当于人类发丝的宽度,由其储存的电量可供“阳光动力2号”昼夜飞行,不需要一滴燃料。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将其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却仅有300年历史。1974年,第一架太阳能飞机“太阳高升”号进行了一次短暂飞行,首次实现了用太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此后40余年间,各种太阳能飞机不断出现,但始终没有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阳光动力2号”的出现,可谓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
光电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它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阳光动力2号”的动力即来源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对太阳能电池而言,最重要的参数是光电转换效率。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通常需要采用并联与电池储存方式,才能达到增强续航里程和功率的效果。
“阳光动力2号”环球之旅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商业价值。这架太阳能飞机从理念的萌发到由图纸变为现实历经12年时间。飞行总监雷德·克拉克认为,相比搭载乘客的普通飞机,它有着更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向世人传播“未来可以属于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信息和理念。放眼未来,这场长达3.5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恐怕还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光之翼”的无限潜能,昭示着清洁能源的美好明天。
1.“阳光动力2号”飞机为什么会引起世界的关注?请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概括三点即可)
2.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
A. 首次实现了用太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
B. 光电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
C. 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
D. 这场长达3.5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恐怕还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
4.从“阳光动力2号”的环球之旅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课文《海燕》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①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
[乙]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的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②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1.思考画线句内容回答。
(1)①句中波浪和狂风的搏斗象征着什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②句中加点的“大笑”和“号叫”的具体内容各是什么?表现了海燕怎样的精神风貌?
2.请用精简的语言概括[甲][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3.[甲]部分与[乙]部分之间有何表现关系?试做简要解说。
4.[甲]部分中描写乌云的形容词、动词有哪些?从[乙]部分中筛选内容回答表现了什么,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5.[甲][乙]两部分都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共同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从两段中各找出一例,具体说说起到了怎样的表达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战国策•燕策》)
1.选出下面几项中“雨”字意思不同的一项( )
A. 天雨,墙坏
B. 会天大雨
C. 夜阑卧听风吹雨
D. 明日不雨
2.选出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 )
A.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
B. 渔者得而并禽之
C. 两者不肯相舍
D.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3.源于本文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4.你从文中苏代讲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古诗文默写。
(1)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___。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赠从弟(其二)》]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
(4)无言独上西楼,___________。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