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 搁浅 养精蓄锐 不可思议 B. 家眷...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 搁浅  养精蓄锐   不可思议    B. 家眷  聊以自慰  疲惫不堪

C. 斫痕  风餐露宿   契而不舍    D. 告罄  孜孜不倦  小心翼翼

 

C 【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C项改为:锲而不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战栗lì       恶劣liè     姗姗shān来迟

B. 泅qiú水     阴霾lí      毛骨悚sǒng然

C. 厄è运       吞噬shì     海市蜃shèn楼

D. 凛lǐn冽     盘盂yú      冻饿之虞y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什么呢

请以“晒出我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孤独的老乡

夏阳

①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

②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小吴不是这样。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

③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小吴,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丰台那边打工。”

④“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

⑤“没干吗呀。”

⑥“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

⑦“我……我在找人。”

⑧“找谁?”

⑨“找老乡。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

⑩我鼻子一酸,拍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⑪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黄昏时候,夕阳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仔细辨别暮色下的每一张脸、每一句方言。

⑫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20路公交车。公交车从我跟前一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

⑬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每个星期天早上,换乘三趟公交车来,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去。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⑭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后还是悄悄地离开了。我问他:“不是吗?”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

⑮“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

⑯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连一个县的都不是,能算是老乡吗?”我安慰他说:“实在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吧。”他笑道:“回家?我爹在山上打石头被炸死了,那个女人改嫁去了外省,哪有什么家?”说完,撇开两条瘦腿,消失在人海中。

⑰小吴找到按照他的标准定义的老乡,是在一个下午。远远地,看见他和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国旗下拉扯。我立即赶了过去。小吴看见我,激动地说:“他是我老乡,绝对的老乡!”那中年男人甩开小吴的手,整了整领带,呵斥道:“老乡?谁和你是老乡,老子是北京人!”小吴说:“你耍赖,你刚才打电话说家乡话,我听出来了,你是我们县的。”中年男人厌恶地挥了挥手,骂道:“神经病。”听了这话,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⑱这件事后,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小吴在我眼皮底下转悠了。我心中不禁想:是死心了还是离开北京了?这孩子,挺好的,时间长了没见,还真让人心里有点挂念。

⑲小吴再一次出现,是带一对老人来看升国旗。这对老人脸色凄苦,衣衫褴褛。我问他:“你找到老乡了?”小吴说:“没呢。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妇,东北的,也没有老乡,我就对他们说,我们做老乡吧。”

⑳我欣慰地笑了,说;“那加我一个吧。”小吴狐疑地问:“你?”我看着远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在这里巡逻快三年了,也没遇见一个老乡。”

(选自《2015中国年度小小说》,漓江出版社,有删改。)

1.根据小说的情节,以陈叶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的表格。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

小吴找老乡被盘问

发展

(1)

高潮

(2)

结局

小吴与一对东北聋哑夫妇做老乡,“我”也主动加入

 

 

2.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

(1) 他眼里着泪,点点头。

(2) 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他:“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4.联系全文,说说小说结尾有哪些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会转身

董建昌

①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个口袋都翻遍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

②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转身,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就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使我们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转身,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还会获得哪些意想不到的成果呢?

③(甲)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手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可还是没有算出结果。就在助手搬出大学里学过的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时,爱迪生进来了。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的各种工具书和身旁的那一堆稿纸,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他拿起灯泡,往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才恍然大悟:自己想的太复杂了。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④(乙)1916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过来,每磅要2.5美元。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后来,大家又想了许多种货运方式,甚至包括空运都不行。就在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不知谁说了句,邮寄砖啊!结果是,包裹邮费每磅是1.05美元,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

⑤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但若能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

(选自《演讲与口才》,有改动)

1.下面对这篇议论文中心论点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 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

B. 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

C. 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转身,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

D. 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人生其实很简单。

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个孩子找到手表是因为他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

B. 爱迪生的助手在测量灯泡容积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C. 西点军校的校训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头脑简单就会把一切事情做好。

D. 人们常常想不到用简单、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因为不懂得坚持。

3.有人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觉得所举事例大多数是外国的,可以增加一则中国的材料来证明观点。请你阅读下面他所列的材料,简要说说是否恰当,为什么?

材料:明代宋濂幼时家贫,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为了“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查看答案

晏子使楚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①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太守    B. 齐人也,/潭上

C. 善盗乎/众人    D. 水土也/渔人甚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同。

3.从这段故事中,可以看出晏子怎样的品质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