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⑴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⑵这个方面...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⑴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⑶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⑷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⑸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⑹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⑺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⑻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⑼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⑽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⑾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⑿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⒀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选文一、二两段起什么作用?

2.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每件不超过8个字)

3.“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句话表明了闻一多先生 的精神。(用一成语作答)

4.这部分是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这部分中的“说”和“做”揭示了闻先生的什么精神?

 

1.过渡 (承上启下) 2.(1)起稿政治传单 (2)群众大会演讲 (3)参加游行示威 3.视死如归 4.文章先写他的“说”,写他“说”的事实,写他“说”的内容与目的 揭示他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大无畏精神 【解析】 1.段落的作用通常包括结构和内容两部分:结构作用一般有过渡、引起下文、总结上文、为下文做铺垫、首尾呼应、点题等;内容作用一般是点明中心、深化中心、便于抒发某种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等。“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在文中起到了过渡的作用,由闻一多“作为学者的一面”转到“作为革命家的一面”,衔接十分自然。 2.概括文章情节,可以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同时,可边读边用笔划出文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来概括,有的还需要将提炼的信息整合,并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表达出来。从“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注意字数的限制。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要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品味语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这句话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决心以李公朴先生为榜样,誓死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所以可以用“视死如归”来形容闻一多的精神。 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理解和分析”此类题的方法步骤是: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写的是闻一多的“说”,“起草政治传单”“参加游行示威”是“做”,从而突出了他的英勇无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昊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蒙以军中多务。  

(4)及鲁肃寻阳。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从孙权对吕蒙劝学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孙权是一个怎样的人?

4.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某市某中学对该校300名高一学生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超级女声”两个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超级女声

喜欢

不太关注

喜欢

不太关注

事迹很感人

与自己的关系不大

有趣能表现个性

品味不高

91人

209人

245人

55人

30.3%

69.7%

81.7%

18.3%

 

(1)请概括说明统计表反映的情况。

(2)以上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简要回答。

 

查看答案

一种表情动作(如沉默、流泪、哭、……),仿写下列语句。(3分)

例句:低头,不等于认输,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有时是对未来的筹划。

仿句:                                                              

 

查看答案

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两个词语连成一段话,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荒草萋萋    戛然而止    腰酸背痛    锋芒毕露    有过之无不及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香港在历经百年沧桑之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B. 正确使用汉字,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该遵循的。

C. 加强安全教育,是为了防止不发生安全事故。

D. 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