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左传·曹刿论战》)

【乙】文公伐原①,令②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③而去之。谍④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⑤,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⑥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⑦,而原请降。

(《国语·文公伐原》)

【注释】①【原】原国,姬姓小国。②【令】限令。③【疏军】撤兵。疏,散、撤。④【谍】刺探军情的人。⑤【信】信用。⑥【庇】庇护,即赖以生存。⑦【孟门】原国地名。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又何间焉         间:_________

(2)肉食者鄙         鄙:_________

(3)公令疏军而去之   疏:_________

(4)乃去之           去:_________

2.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 可以一战         何以使人

B. 得原而失信       登轼而望之

C. 其乡人曰         门人弟子填其室

D. 令以三日之粮     闻寡人之耳者

3.下列选项中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能其一处也。

A. 小信未孚,神弗也。

B. 作气,再而衰。

C. 之属也,可以一战。

D. 一狼其中。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文段理解填空。

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________________ 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乙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 ”这一句。

6.阅读甲文,从表现手法角度,谈谈鲁庄公这一人物形象在作品中的意义。

 

1.参与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散,撤离开,离去 2.B 3.C 4.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或: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5.取信于民(意近即可)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或答“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或将两句齐答,均可) 6.鲁庄公虽鄙,但是能在战前纳谏,战中听取建议,从而抓住有利战机取得胜利。从表现手法上看,庄公的形象恰好与曹刿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庄公的鄙,正是为了突出曹刿的聪明、智慧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解析】(甲)选自《左传》 作者:左丘明 年代:春秋 (乙)选自《国语》 作者:左丘明 年代:春秋 参考译文: (甲)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乙)晋文公出兵讨伐原国,命令携带三天的口粮。到了三天,原国还不投降,文公就下令晋军撤退。这时探子出城来报告说:“原国最多再能支持一二天了!”军吏将这一情况汇报给晋文公,文公说:“得到原国而失去信义,那又依靠什么来使唤人民呢?信义是人民赖以生存的保障,因此不可失信。”于是晋军便撤离了原国,到了孟门附近地方,原国便宣布投降了。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其中“鄙”是鄙陋的意思,这里指目光短浅。 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A项“以”意思都是“凭借”;B项“而”分别表示“转折”和“修饰”;C项“其”都是“代词”;D项“之”都是结构助词“的”。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这一考点的掌握情况。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例句“名”是“说出”的意思。A项“福”名词作动词,“赐福”的意思;B项“鼓”名词作动词,“击鼓”的意思;C项“忠”是“忠诚”的意思;D项“洞”名词作动词,“打动”的意思。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狱”是“案件”的意思,“虽”是“即使”的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美景大气磅礴,备受后人赞赏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的人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用周敦颐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6)古代送别诗中,有许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确包含悠悠不尽的情思。请写出连续两句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

班里共同开展“牵手文明”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提出建议】

(1)广场舞是市民锻炼身体的健身项目,也是我国群众文化的一大特色,但跳广场舞产生的音乐噪声,却让周围居民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让广场舞成为城市文明进步的最美音符呢?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撰写广告】

(2)我国已明令禁止公共场合吸烟,班委会为此拟写了一副宣传对联。下面是这副对联的上联,请补写下联。(要求:与上联语义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熄灭的是香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赏析创意】

(3)醉酒驾驶是不文明的行为,极易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下面这一幅拒绝酒后驾驶的张贴画,请你赏析其创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填空

(1)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_______元稿费。

(2)“难道你不能在政府里搞一个比挖土强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当上了委员或委员一类的首长呢!”这是保尔的初恋情人_________对保尔说的话。保尔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除了他的初恋情人,还有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__________以及他的妻子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A. 此诗无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却表露无疑。

B.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

C. 这是一首闺怨诗,描写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

D. 第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嫁给了现在的夫婿,只落得独自一人在家黯然神伤。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 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