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水倒流的奥秘》,完成后面小题。 ①以前,曾听过一首歌,有这样几句歌词:“如...

阅读《水倒流的奥秘》,完成后面小题。

①以前,曾听过一首歌,有这样几句歌词:“如果水倒流,落叶飞回枝头,还有多少爱人到白头;如果水倒流,一切可以从头,还有多少眼泪不再流。”水能倒流,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不可能的。然而,最近笔者到新疆哈密去旅游,却亲眼见识了水倒流的奇观,真的是水往高处流,而且存在多处这样的情况。

②这个奇观出现在哈密西山乡喀尔里克山山角下,距哈密市区50千米。为验证水往高处流,当时有人曾叠了两只纸船,纸船确实随着水流逆势而上。

③当地村民说,这种现象已存在好几年了。发生水倒流的地段在一个小山坡上,山坡总长度在60~70米,小山坡的垂直高度在3~5米。这个小山坡上的水渠比较富有特点,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有一个弯,而且它拐弯的地方都比前一个弯要高,拐弯处的水流明显减慢。

④有专家推测,水之所以能从低处向高处流,原因是某一段的水源头较高,导致水的推动力较大,即使某段高低分明,水流也会像海水发生潮汐现象一样逆势而上。

⑤前两年,有人在广东惠州市惠东县梁化林场的山路上,也发现过水倒流的现象。那里距惠州市区也是50千米。明明是上坡路段,但当在坡底停车挂空档时,车子会自动溜上坡去,而且车子越重,车子上坡的速度会越快。

⑥那里的地名叫沙弗岗,在一段约200多米的一个V形路面上,有心人用油漆在上面写了“怪坡”两字。

⑦“怪坡”两字的“怪”字在下,“坡”字在上,有人拿一瓶水往“怪”字倒去,不一会儿水便向“坡”字流去。有人解释说,这是错觉现象,是特殊地势造成的。据说曾有聪明之人,拿了广口玻璃器皿装上水进行试验,却看到器皿的水平线是下坡端高、上坡端低。这就用事实说明,斜坡貌似上坡,实为下坡,乃眼睛的错觉造成的。

⑧但还是有不少人强烈反对这种“错觉说”。他们对这些现象进行独辟蹊径的解释——这些特殊地段的特殊现象是该地段重力反位倒转特性使然。原因是此地周围有强磁矿场,发生了重力高低位置的奇异倒转现象,这是水能倒流的真正谜底。

⑨不过,这种解释需要科学试验来证实,例如,证明当地确实有强磁矿场。

(选自《百科知识》)

1.文中水倒流的奥秘有哪些解释?请简要概括。

2.联系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文章开头引用歌词,有什么作用?

(2)第⑦段加点词“据说”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新疆哈密存在多处水往高处流的情况。

B. 广东惠州市惠东县梁化林场的山路上,也发现过水倒流的现象,有人解释说,这是错觉现象,是特殊地势造成的。

C. 强磁矿场致使发生重力高低位置的奇异倒转现象,这是水能倒流的真正原因。

D. 水倒流的奥秘现在还没有定论,需要进一步科学论证。

 

1.①某一段的水源头较高,导致水的推动力较大,水流会逆势而上;②眼睛的错觉造成的;③重力反位倒转特性使然。 2.(1)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水倒流的奥秘(2)不能删掉。“据说”表不确定,表明试验没有确切的依据,如果去掉,就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C 【解析】 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仔细阅读文章,开头写自己“亲眼见识了水倒流的奇观,真的是水往高处流,而且存在多处这样的情况”,然后通过写在“哈密西山乡喀尔里克山山角下”看到水倒流,专家推测,水之所以能从低处向高处流,原因是某一段的水源头较高,导致水的推动力较大。又写“广东惠州市惠东县梁化林场的山路上,也发现过水倒流的现象”,有人解释说,这是错觉现象,是特殊地势造成的。最后写他们对这些现象进行独辟蹊径的解释——这些特殊地段的特殊现象是该地段重力反位倒转特性使然。 2.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在说明文中,开头引用小故事、名言等,其作用一般是:1.激发读者的兴趣。2.引出说明对象。然后结合具体文章分析即可。 3.C项与原文“原因是此地周围有强磁矿场,发生了重力高低位置的奇异倒转现象,这是水能倒流的真正谜底”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欧阳修的《养鱼记》,完成后面小题。

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洿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全其自然。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也。

乃求渔者之罟,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怪而问之,且以是对。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矣乎!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养鱼记。

【注释】①折檐:屋檐下的回廊。② 非非堂:欧阳修在洛阳时所建,堂名非非。③洿:音“乌”,低凹之地。这里作动词用,挖掘的意思。④甃:音“宙”,用砖砌。⑤锸:音“插”,铁锹。⑥忧隘:忧愁郁闷。⑦罟:音“古”,鱼网。⑧嚚(yín)昏:愚蠢糊涂。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尝植物 ______    ②洿以为池    ______

③汲井以______   ④数十鱼      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纵锸浚之

A. 怪之矣 (《陈涉世家》)

B. 物喜 (《岳阳楼记》)

C. 一战(《曹刿论战》)

D. 昭陛下平明之理(《出师表》)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予 观 巨 鱼 枯 涸 在 旁 不 得 其 所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5.作者看到大鱼“不得其所”,“感之而作养鱼记”。请联系《马说》一文谈谈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查看答案

阅读唐朝高适《金城北楼》,完成后面小题。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释】①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金城,在现今的兰州。②磻(pán)溪老:指姜太公吕尚。③体道:是指体悟道理。④更:经历。

1.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前两联以景入诗,融情于景;后两联抒写胸臆,表达情怀。

B. “声若箭”,以呼啸而过的利箭做比,写出了黄河急流的非凡声势。

C. 颈联借姜太公钓鱼和塞翁失马的典故,隐含归隐之意。

D. “怨无穷”传达出戍边战士对久战不息的忧怨之情。

2.赏析首联“北楼西望满晴空”中“满”的妙处。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大型文化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在央视三套首播,一经播出即获好评无数。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了“走近国家宝藏”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探究】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分析《国家宝藏》能够获得好评的原因。

材料一:作为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旨在展示国宝的背景故事,将各种艺术形式融入到室内综艺节目、纪录片和戏剧中。每个博物馆推荐的镇馆之宝将交予民众甄选,最终节目组将以“国家宝藏”为主题在故宫举办一场特展,展品即为最终甄选出的9件国宝。

材料二:节目组为这些国宝选择了27位明星“护宝人”,包括王刚、梁家辉、王凯、段奕宏、李晨、易烊千玺等。

①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言巧辩】有人推荐王叔远雕刻的“核舟”进入《国家宝藏》节目,你同学小华觉得不合适,他认为核舟仅是一个手艺人的雕刻艺术,不能代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而你不同意他的观点,请你依据链接材料和我们学过的课文《核舟记》向他简要陈述你的理由。

链接材料:根据我国文物分类标准,只有一级甲等文物才能称其为“国宝”。一件文物究竟是不是一级甲等,首先不是文物价值几何,最重要的是它必须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有了这一层意义,才能被认定为“国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字传承】梁家辉在《国家宝藏》里说:“看一个民族有多伟大,就得看他的文字。”《国家宝藏》节目组特别强调“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同学们,薪火相传,先从传承汉字开启吧。

(1)从汉字造字方法角度看,“国家宝藏”中“家”属于_____________

(2) 学校准备组织一次汉字书写大赛,请你为这次大赛拟写一幅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儿时长辈送他绘图的书,给他的印象很深,如《____》和《______》两篇文章中就提及到。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筑路”开头这样写道:“秋雨打着人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雨云,在低空缓缓移动。秋深了,森林里一望无际的林木已经光秃秃的,老榆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树皮的皱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迷了路,他们用蜡烛、风筝线探路,却遇到乔•哈泼。

B.《水浒传》中林冲上梁山后,寨主“托塔天王”晁盖嫉贤妒能,多方刁难,要林冲献投名状。

C.唐僧师徒取经功德圆满,如来佛为他们授职,封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分别为旃檀功德佛、斗战胜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

D.《格列佛游记》中,作者用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剖析了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从善如登,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有过则改。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必先利其器。

__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

⑦《雁门太守行》中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