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诎右臂支船 B.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 左手倚一衡木 D. 舟尾横卧一楫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B.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 寻病终 寻向所志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芳草鲜美(xiān) 此中人语云(yǔ) 为嵁为岩(kān)
B. 无人问津(jūn) 陶后鲜有闻(xiān) 卷石底(quán)
C. 为宫室(wéi) 八分有奇(qí) 可爱者甚蕃(fán)
D. 俶尔远逝(chù) 窈窕淑女(tiǎo) 参差荇菜(xìng)
请以“生活的恩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
阅读王崇亚的《向一棵树鞠躬》,回答后面小题。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②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每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
③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
④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砖垛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⑤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
⑥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⑦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
⑧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
⑨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⑩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
一个老人背负着一棵树蹒跚而行,正是砖垛上的那棵树。
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垛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
老人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若不是用砖,要活成精呢!”
我看见负在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竟然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几十条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树走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
一种热热的液体,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1.第③段说:“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联系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
(2)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的情感变化是贯穿这篇文章的线索。
B. 文章开头有总领全文、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效果。
C. 第⑥段划线句写出了榆树安分守己,屈从命运的态度。
D. 作者构思巧妙,托物寓意,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契合无间,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4.比较本文第段画线句子和下面链接材料,说说它们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和写作意图方面的不同点。
【链接材料】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宗璞《紫藤萝瀑布》)
写法上的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意图方面的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眼界与读书》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②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和归宿。【A处】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③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B处】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还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④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⑤读书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
⑥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1.阅读全文,写出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
2.第④段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这个语段是从文中抽出的,你认为应放入原文A处还是B处,请说出你的理由。
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使其读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既立志于“中华之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