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之一,为传承中华文化,某班同学开展了以“中国瓷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同学为活动搜集的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20-21题。
【材料一】中国瓷器的烧制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釉高温下烧成。
【材料二】中国瓷器是制作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唐代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达到高度成熟,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因素,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
【材料三】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瓷房子”建筑材料简略表
建筑材料分类 | 建筑材料使用量 | 建筑材料从属朝代 |
古瓷器 | 四千多件 | 唐、宋、元、明、清 |
汉白玉石雕 | 四百多件 | |
水晶石与玛瑙 | 四十多吨 | |
古瓷片 | 7亿多片 | |
古磁盘和古瓷碗 | 13000多个 |
【材料四】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呈祥”“岁寒三友”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如康熙年间,景德镇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
1.上面四则材科与“中国瓷文化”这个主题无关的一则是_______。
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你对“中国瓷文化”的了解。
倾听滴水
何羽
我常常因幻觉中的滴水声响而惊悸。在睡梦中,在清醒的白天。
少年时为了复习迎考,我想出了一个方法(灵感来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勤学故事),在洗手间,我将水龙头关至仅能滴水的程度,下面摆放一只水桶。滴,嗒,滴,嗒,然后,我跑回房间,练字,背书。间或在凝视的瞬间,在绷紧的心思稍一松弛的瞬间,我便听见那滴水的声音在催促。我知道,这会儿,水桶底部已铺上一层水膜,且正以极难觉察的速度攀升。
乃至睡梦中,我也常被幻觉中的滴水声惊醒,猛然坐起,冲进洗手间,胡乱擦了把脸,又坐回书桌前,却两眼发懵,茫然无措。只好倒头又睡,总不敢睡深,半梦半醒之间,思维一片沉重的混浊。
而那滴水的声响却异常清晰,粒粒分明,坚定,固执,扣人心弦。
这滴水的声音就这样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追逐着我。
听,这滴水是有生命的。
将滴水控制在一秒钟两滴的速度,这水声听起来就像十六七岁的我,年轻,矫健,兴致勃勃,勇往直前,滴,滴,滴,滴,来不及看清楚什么,来不及后悔什么,细细密密的日子就这样快速地过去了;稍慢了一些,就像中年的我,矜持,沉稳,稍作停留,但也不及多想,被身后一大摊琐事杂务推着向前;再慢一些,那就是老年的我,慢慢地渗化出来,汇拢,凝聚,像一颗盈盈欲滴的泪,又像一颗思维的结晶体,饱满,丰硕,而后,“咚”的一声,落入耳膜,凝重,庄严,掷地有声,像一句古代的誓言。
这滴水的声音,是存在的宣告。而后,一切又归至于沉默的虚无。
你说,这一条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是由多少颗这样微弱而真实的水滴汇成的呢?生命投入时间的长河,如一滴水跃入无边的汪洋。世间万物的历程,又与一滴水的生命有什么不同?
我常常无言以对滴水的责问。
这滴水工夫,地球上,抑或宇宙间正演着多少出剧目呢?
这滴水之舟,究竟承载多少的笑与泪,悲与喜,生离与死别?
一滴水,谁都可以掬之于掌心,然而,谁也无法掂出一滴水的分量,谁也无法将一滴水永远留住。
天地之间,万籁俱寂,惟有滴水声,如珠玑,如佛音,点点滴滴落心头。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水滴,石穿,更何况是脆如蝉翼的生命?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多少智者,倾听滴水之声,浊心因此而明净,他们顿悟后的长叹落在历史之河中,激起滴水的层层回音,至今不绝如缕。
也许,人的一生,还不够用来守望滴水升腾为云的历程,但我不能不信奉这滴水之音。
(选自《散文》,略有删节)
1.请结合文章第⑦自然段,梳理滴水与“我”人生三个阶段的对应关系。
一秒两滴 | 稍慢一些 | 再慢一些 |
(1) | 中年的我 | (4) |
(2) | (3) | 凝重、庄严 |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生命投入时间的长河,如一滴水跃入无边的汪洋。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作者因“滴水声响而惊悸”的原因是惊恐于无时无刻不在被滴水的声音威胁着。
B. 作者认为滴水的落下,犹如生命在律动,从而认为滴水也是有生命的。
C. 第⑨自然段中,作者认为世间万物的历程,也犹如一滴水的生命历程一样。
D. 作者将滴水与人生相联系,联想到人生与宇宙天地,滴水的分量是可以掂量的。
E. 作者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抒发了倾听滴水之音的人生感悟,寄意深远。
4.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三余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①,遇不肯教,而②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③。”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由是诸生稍从遇学。
(节选自《魏略》)
[注释]①从学者:跟随他学习的人。②而:连词,却。③苦渴无日:极为渴望(学习),但没有时间。苦,极为、极力。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其义自见 见:________
(2)或问“三余”之意 或:________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由是诸生稍从遇学。
3.请根据文意,概括你所获得的学习启示。
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海日生残夜,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大漠孤烟直,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4)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5)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蒹葭苍苍,________。(《诗经·蒹葭》)
(7)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仍关心寒士的博大胸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祸患,灾难
B. 贤者能勿丧耳 丧:丢掉
C. 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更加
D. 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天性,天良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死亦我所恶 B.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C.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 乡为身死而不受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人人都应该有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
B. 作者妙用比喻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巧用排比句加强气势,增强感染力。
C.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语言分析,仅从道理理论证一个方面就透彻的阐明了主要观点。
D. 作者对“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社会现象发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警告。
海啸
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堆,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千米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20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米以上,之后15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千米以外,浪高仍在5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千米/小时,波长为475千米。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全球的80%。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的集中发生区域。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
1.下面对海啸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
B. 海啸是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短波。
C. 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大。
D. 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周期是比较短的。
2.下面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自然段运用下定义、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海啸的基本情况。
B. 第②自然段运用分类别、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海啸的成因类型。
C. 第③自然段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海啸是—种重力长波。
D. 第④自然段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海啸多发生在太平洋地区。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自然段总领全文,严谨简略,想象有趣,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第②自然段中加点词“太多”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 第④自然段说明海啸只发生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
D. 这篇说明文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海啸研究领域的—些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