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18届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联盟初三第二学期联盟考试)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

(18届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联盟初三第二学期联盟考试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本文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范进中举之后那喜极而疯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这个士人的丑恶灵魂,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的炎凉。

B. 《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是王伦、晁盖、宋江。

C. 朱自清的《背影》、孙犁的《芦花荡》、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都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D.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喜剧《威尼斯商人》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对于课本上的课文,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要懂得通过课内的文章学到相关的语文知识的道理。C项表述错误,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是短篇小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的“痴”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山城路况复杂,而我恰恰是个“路”,撞进闹市半天出不来。

A. 一面想要力争上游,一面又好逸恶劳,你真是“心妄想”。

B. 他是个数学天才,但在音律方面就显得“有点”了。

C. 为了身心健康,青少年不宜“迷网络”。

D. 那边哭的自己伤心,却不道这边听的早已“痴倒了”。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梗塞  跋扈   薄册   并行不悖

B. 遣责  拌嘴   逃窜   馋涎欲滴

C. 拣选  服帖   苍桑   怒不可遏

D. 琐屑  誊写   蝉联   书声琅琅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案dàng  能 chéng  心沥血ǒu      机而动shì

B. 悍piāo  肘 zhì    光明 落lěi    歌燕舞yīng

C. 部tún   执ǎo      躬尽瘁jū      忍俊不Jīng

D. 告bǐng  祷qí      兢业业jīng    如坐针zhān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成长是一首诗,咏叹着时光的幸福回忆;成长是一支歌,跌宕着岁月的欢乐感伤;成长是一幅画,渲染出生命的七彩真谛,成长是年龄上的长大,成长是思想上的成熟,成长是心智上的完善……

请以“成长是一支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出师表》节选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吕氏春秋》节选

[注释]①祁黄羊:人名。②解孤:人名。③午:人名。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先帝简拔以陛下____________        (2)以咨之___________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________    (4)有间_____________

(5)陛下亲之,信之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3.甲乙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提出的中肯建议,其核心是:___________;乙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4.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