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题目:记住这个春天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考生...

题目:记住这个春天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的真实姓名、班级和学校。

 

记住这个春天 春天正带着青草的味道,披着绿纱乘风而来,在这样一个绿意盎然的季节,有多少细节被遗忘? 其实,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春天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操场上的小草不知何时已钻出脑袋,俏皮地打量着明丽的世界!弯下腰,细看草儿们,难道没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么?那是生命的迹象呵! 不知你有没有抬头仰望过蓝天?雪白的云儿尽力变幻出自己最美的形状,追寻着风儿的脚步,抬起头,遥看白云们,难道没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么?那是纯洁的自然呵! 不知你有没有比较过正午的烈日与傍晚的夕阳?试一试,你会发现,最耀眼的日光并不是最美的!只有柔和的美才能吸引人细细地观赏!仰望日光,难道没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么?那是大自然在启示我们为人处世呵!最美的,不一定最耀眼! 不知你有没有观看过小朋友们做游戏?大人们或静静地呆着,或小声地交流着,目光却总是随着自己的孩子而移动!望一眼他们,难道没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么?那是殷殷的父母心呵!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实,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让你怦然心动!只要用心感受,都会有一些让你受用终身的启示…… 在这样一个充满着浮躁与喧嚣的世界里,在这样一个充满着青草味道的春天,你何不停下匆忙的脚步,睁大眼去观察,或闭上眼,用心来感受世界吧!感受那些宁静与甜蜜的细节呢!弯下腰,或抬起头;仰望,或细看,你一定会怦然心动的!因为,你会发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如此的美好! 我要记住这个美好的春天。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本作文写作难度适中。该题目中有两种关键词,一个是“记住”,一个是“春天”。“记住”强调了印象的深刻。“春天”要写出它的比喻义或者引申义,是写一种很让人舒适的感觉,也就写一样情感能够带给人一种愉悦的情感。这个题目可理解为:铭记发生在春天的一件(或者几件)往事;也可理解为:回忆发生在像春天一样美好的时间段或者带给人温暖感觉的事情。本作文可以写一件事或者一种情感,也可以写几件事或者几种情感,可采用加小标题或者分镜头的形式,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厉害了,我的国

(1)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图片和资料,准备编辑在一个栏目里,请给这个栏目起个名字。(不得使用“厉害了,我的国”)

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施工 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   高铁、支付宝、共享单

难度最大的港珠澳跨海大桥全 标准研制的C919民用飞机    车、网购等“新四大发

线贯通                       首飞成功                  明” 塑造中国创新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厉害了,我的国”为开头写一段话,赞美日益强盛的中国。(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份申请书,格式与内容有多处问题,请指出并改正其中五处。

申请书

敬爱的学校团委:

通过团章的学习,团组织和团员同学的教育和帮助,使我认识到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必须争取积极加入到青年人自己的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共青团是党的可靠助手和后备军,是具有“四有”、“五爱”品质。我应该争取加入共青团。

我要用实际行动争取及早加入共青团,请一定批准。如果我被批准了,我决心做名副其实的共青团员,处处起模范作用;如果我一时未被批准,决不灰心,要接受考验,继续创造条件努力争取。

此致

敬礼!

                                        育英中学九(2)班 杨澜

 

查看答案

(五)

拾叶者言

李国文

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对于树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上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

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来的时候,

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

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

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

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

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当然,也就有了尊严。

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

  

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树,中间只隔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不离数千年。两棵树高约几十米,树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树,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有人说,泰山为五岳之首,那么泰山下的这两棵银杏树,也许是最古老的了。

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但它的叶片,却是明洁俏丽,优雅可人。这也是伟岸的人,和寻常的人,各有其不一般的特色了。伟岸者有其抱负,寻常人有自己的志趣,这世界所以美丽,就是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和目标。假如我们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没有两张绝对相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拾叶者的启示,莫过于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

前不久,到广东韶关的南华寺,时值初冬,南方的季节要晚些,但那银杏树叶,也到枯黄坠落的日子。在香烟缭绕中,飘然而下,落地无声,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看着看着,也仿佛悟到了一点禅意。

这世界,这人类,也不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吗?这无限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是极有限的。因此,叶片不大,却总是应该记下它的一段时光。人也一样,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蓝碧蓝的天空。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就留住了。知识见闻的积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悦的感受也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都是应该珍惜,应该谨记的。

这样,你拾起一片一片叶子的同时,也就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了。

1.作者在“拾叶”中获得了哪些乐趣?

2.文章写了泰安岱庙的银杏,又写了韶关南华寺的银杏,这样写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

3.结合语境,欣赏文章划线句子的精彩之处。

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

4.指出文章所运用的某一艺术手法,并简要说明。

5.作者从“拾叶”中产生了哪些人生感悟?

 

查看答案

 

豆腐

①豆腐,有着最中国的口味,也有着最中国的意味。

②豆腐最能代表中国的味道,因其多有“道味”。据说淮南王刘安聚数千方士一边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一边成就了道家的经典之一《淮南子》。豆腐先是道家的长寿膏丹,后来才传入民间。道家发明的豆腐“营养”中华文明两千余年,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③《诗经》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以黄豆为原料的豆腐,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优点,可以提供一天劳作所需的营养。豆腐似黛玉,芳心如水,才思荡漾;也可比宝钗,入得厨房,上得厅堂。因此,国人上上下下,大都深爱之;神州东南西北,几乎处

处有之。A四川有“麻婆豆腐”,湖北有“钱袋豆腐”,北京有“砂锅豆腐”,江浙有“大煮干丝”,海南有“豆腐烧”,东北有“雪里红炖豆腐”。每个地域,这些以豆腐为主角的平民菜,也往往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名菜。

④在中国似乎少有像豆腐这样受到如此广泛认同的传统食品。究其原因,中国人对豆腐的理解,已经远超出了“形”与“味”,达到了“意”的境界。

⑤在中国人的文化中,“食”与“德”密不可分。B《周易》言,“大亨(烹)以养圣贤”,“食以养德”。元末明初自号“龟巢老人”的学者谢应芳悟出豆腐表象下蕴含的意,盛赞其为“素醍醐”。意思是常吃豆腐便如高僧灌输智慧,让人彻底觉悟。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在朝敢于抗疏直言,屡遭贬谪而不改其志。他常以豆腐修身,简约于食,克己寡欲,正是遵循了“孔孟食道”所倡导的“耻于味欲,安于俭食”。这也就无怪乎,豆腐成为古时清正儒学之士,借以修身自律的盘中首选。

⑥如今简简单单的豆腐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食品,尝一口豆腐,品出的是中国人自身对生活的认知和追求。“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清·胡济苍《豆腐》),如此精神美味应永存天地间!

1.文段①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豆腐的?

3.简要分析AB两处划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查看答案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①、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②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群臣侧目。禾日:“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③首抗疏④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奸佞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⑤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日:“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宋史》(有删改)

【注】①增戍:增加防守兵力。②格:搁置。③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我所处职位有进言的责任,这时候不进言劝谏,一旦调任给事中,进谏就不是我的本职了。④抗疏:上书直言。⑤曹:辈,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武备宽      担持刀(《狼》)

B. 指为生事    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C. 其先见    朝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其说      群响绝(《口技》)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人服先见               真无马邪(《马说》)

B. 吾位言责,此不言       人不知不愠(《论语》)

C. 此曹今日受富贵利       何陋有(《陋室铭》)

D. 旌直臣               咨臣当世之事(《出师表》)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

4.本文中陈禾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