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望”字将送别的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 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新华社台北3月18日电 台湾著名作家、评论家、历史学家李敖于18日在台北“荣总”医院去世,享年83岁。李敖的作品以文字尖锐、针砭①(A. biān.;piān)时弊著称。李敖是特立独行的怪杰。他学贯中西,以独特的方式甲(A.屹立;B.站立)在港台思想界,鼓吹言论自由。其文谈古论今,惊世②(A.骇;B.亥)俗,以敏锐的思想、独到的见解洞察社会万象,时而平静,时而乙 (A.兴奋;B.亢奋)而自成一家之言。学者叶克飞提醒青少年学生对李敖鼓吹的自由主义不可盲目。(新华网)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拼音选在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_____ ②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 乙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学者叶克飞提醒青少年学生对李敖鼓吹的自由主义不可盲目。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又称“诗三百”。
B. 《桃花源记》的作者为东晋陶渊明,向读者描绘了一个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各得其乐的理想社会。
C. 《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而此前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出自他的《彷徨》。
D.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小石潭记》出自他的《永州八记》。
请根据提示语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___?式微式微,胡不归?_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2)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纵我不往,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郑风》《子衿》)
(3)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情分,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耳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有的人,的人名、校名、地名。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文/蒋 勋
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
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写毛笔字。
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好像从懂事之初,三、四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
“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①的练习簿上。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父亲端来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
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毛笔笔锋,事实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划,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 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
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手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
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存在,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围成的字的轮廓。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使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
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
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
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最早的汉字书写学习,通常都包含着自己的名字。
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写自己的名字。彷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
不知道为什么“蒋”这个字上面有“艹”?父亲说“蒋”是茭白,是植物,是草本,所以上面有“艹”。
“勲”的笔划繁杂(简体字为“勋”),我很羡慕别人姓名字划少、字划简单。当时有个广播名人叫“丁一”,我羡慕了很久。
羡慕别人名字的笔划少,自己写“勳”的时候就特别不耐烦,上面写成了“動②”,下面四点就忘了写。老师发卷子,常常笑着指我“蒋动”。
老师说:那四点是“火”,没有那四点,怎么“动”起来。
我记得了,那四点是“火”,以后没有再忘了写,但是“勋”写得特别大。在格子里写的时候,常常觉得写不下去,笔划要满出来了,那四点就点到格子外去了。
长大以后写晋人的“爨宝子③”,原来西南地方还有姓“爨”的,真是庆幸自己只是忘了四点“火”。如果姓“爨”,肯定连“火”带“大”带“林”一起忘了写。
写“爨宝子碑”写久了,很佩服书写的人,“爨”笔划这么多,不觉得大,不觉得烦杂;“子”笔划这么少,这么简单,也不觉得空疏。两个笔划差这么多的字,并放在一起,都占一个方格,都饱满,都有一种存在的自信。
长大以后写书法,最不敢写的字是“上”、“大”、“人”。因为笔划简单,不能有一点苟且,要从头慎重端正到底。
现在知道书法最难的字可能是“一”。弘一④的“一”,简单、安静、素朴,极简到回来安份做“一”,是汉字书法美学最深的领悟吧!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忘了儿童时书写名字的慎重端正,一丝不苟。
随着年龄增长,随着签写自己的名字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线条熟极而流滑。别人看到赞美说:你的签名好漂亮。但是自己忽然醒悟,原来距离儿童最初书写的谨慎、谦虚、端正,已经太远了。
父亲一直不鼓励我写“行”写“草”,强调应该先打好“唐楷”基础。我觉得他太迂腐保守。但是他自己一生写端正的柳公权“玄秘塔”,我看到还是肃然起敬。
也许父亲坚持的“端正”,就是童年那最初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吧!
(选自《汉字书写之美》,有删改)
【注】①九宫格:我国书法史上临帖写仿的一种界格,又叫“九方格”,即在纸上画出若干大方框,再于每个方框内用“井”字分出九个小方格,以便对照法帖范字的笔画部位进行练字。②動:“动”的繁体字。③爨宝子:人名。后文的“爨宝子碑”是东晋碑刻。④弘一:人名。
1.文章回忆童年汉字书法练习,主要写了哪两方面内容?“我”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分别概括。
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父亲的形象。
4.阅读文章后,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对汉字书法之美有了哪些认识?请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