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乡愁的模样 凸凹 ①回望故乡,它的存在,依托于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乡愁的模样

凸凹

①回望故乡,它的存在,依托于几个老物件:一口古井、一盘石碾、一棵老柳树和老柳树身上悬挂的钟。

②这些故乡的标志,对故乡人来说,那时与今天,所蕴含的意义有大不同。因为不同,所以故乡永在。

③那口古井,是村里的唯一水源,因为年代久远,村里的老人也无人能讲得清它的来历。好像它是个天然的存在。即便是古井,也不长青苔,也不深,一人多高,清澈见底。一些怨妇也不在此寻短见,因为它清浅,不存留死亡。所以这口井,始终纯净。

④在平常年份,虽供奉全村人畜的饮用,也不见水位下降,好像它用之不竭。只有到了大旱之年,人们才对它有了深刻记忆,才觉得它是人畜的生命之源。持续的干旱,使井水干涸,人们取水,要下到井底。井底有一凹陷,是水眼,洇着一汪水,只能容得下一把瓢,舀过一瓢之后,要等待片刻,等到它重新盈满,才能再舀。这么一个小小的凹陷,人们总担心它会被舀干了,有危悬一线的恐惧。但它总是不能被舀断,舀过又汪上,不让人绝望。古井就是这样维系着全村人的生存,让人惊惧着也感恩着。

⑤到了平原,到了水量丰沛的地方,人们回望,不禁感慨:故乡的井才真的是井呢,它让人感到水的存在,懂得珍惜。

⑥故乡的石碾与古井一样,也久远得不知来历。也因为是唯一,它要昼夜碾动。石碾的背后,是一堵石头花茬的墙,在墙缝里从上到下依次插着一把一把的笤帚,这是村人约定俗成的秩序证明。张三碾完了谷物,就把代表自己的那把笤帚取走,把下边那把移上来,意思是该你李四了。其实各家各户的笤帚都有相同的形状,上眼看去,并没有绝对的区别。然而,先后的秩序却从来都没乱过。

⑦现在看来,故乡的石碾规定了本分的重量,提醒人们,和谐的生活,不是靠外在的法典和制约而形成的,关键的是每个人都自觉地养成和谐的信念,守信、守诚。故乡人对我说,“慧”字是“心”字上边有个向里的笤帚,这就形象地告诫人们,生活的智慧,源于时时能够清扫自己心灵的杂质,是自我的修炼,方使生活和事业都能双双有丰硕所得。

⑧说到故乡的老柳树,也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儿时的那棵老柳树遭过一次雷劈,后来就朽了。但是从它的侧畔,又萌发了新芽,多年之后,也壮大、也老,延续了原来的地标形状。村里也不做严格的区分,认为它从来就是“本来”的那株。如此一来,就乡情凝聚,即便是游子归来,也能找到过去的来路。

⑨至于老柳树上的那口钟,其实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钟,它只是一块铸铁,能敲出钟声。对这口钟,人们特别留恋。因为在过去的日子,它既带来公平,也激活了勤勉。无论尊幼、无论贫富、无论男女,只要它一响,你就得起床出工,不能懒。村里发生了事情,它一旦响过,就代表着对众人的召唤,一个不缺地参与论辩。统一意志、辨明是非、警示行为——它让村里人有“整体”的概念,不能游离其外,各行其是。

⑩现在再看那口钟,不禁生出化不开的忧伤。过去的钟,天天要经受敲打,所以钟的表面闪闪发光、伤痕累累。但是,它不疼,因为被击打,它所以欢快,而欢快的响声给人的生活带来警醒,让人活得清明。而今天的钟被闲置了,锈迹斑斑,不过是一块废铁。所以我感到,它特别疼。因为死痂的下面,往往是不流通的血脉,预示着肌体的败腐。不被敲响的钟,意味着它已心死,是更深刻的疼痛。

⑪而没有钟声响起的日子,常常是死寂、慵懒、昏聩这类东西无声登场。

⑫所以我想,在生活中,怎么能够容忍没有钟声敲响的时光

(本文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10月5日,有删改)

1.作者借哪些物品来表现乡愁的模样?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2.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

3.文中的老物件儿分别有什么寓意?

4.关于本文的主旨,有人说表达思乡之情,有人说表达人要懂得珍惜、懂得感恩……你的看法是什么?请阐明理由。

 

1.作者借一口古井、一盘石碾、一棵老柳树和老柳树身上悬挂的钟来表现乡愁的模样。古井始终纯净,井水取之不尽;石碾昼夜碾动,井然有序;老柳树是村里的地标;钟因击打而快乐。 2.生活中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明辨是非,不断警示自己的行为;要公平勤勉,远离死寂、慵懒、昏聩,这样生活才有意义。 3.一口古井代表着感恩着和珍惜;一盘石碾规定了本分的重量,提醒人们,和谐的生活,不是靠外在的法典和制约而形成的,关键的是每个人都自觉地养成和谐的信念,守信、守诚。一棵老柳树凝聚着乡情;悬挂的钟是公平勤勉的象征,告诫人们要有整体观念。 4.示例:本文主要借故乡的古井、石碾、老柳树和老柳树身上悬挂的钟,抒发了对故乡人们懂得感恩、懂得珍惜、守信守诚、勤勉警醒、不忘故乡的赞颂之情,抒发了对故乡、对乡情的深深怀念之情,表达了因一些优良传统渐渐丧失而产生的忧伤。(围绕文章内容,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和把握,结合第一段的提示“一口古井、一盘石碾、一棵老柳树和老柳树身上悬挂的钟”,仔细阅读文段,然后写出各个物件的特点。“一口古井”:始终纯净,它总是不能被舀断,舀过又汪上。“一盘石碾”:昼夜碾动,先后的秩序却从来都没乱过。“一棵老柳树”:延续了原来的地标形状。“老柳树身上悬挂的钟”:它既带来公平,也激活了勤勉。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理解语句一定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把语段放到原文,结合上下文内容,结合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段的意思。结合上文“因为被击打,它所以欢快,而欢快的响声给人的生活带来警醒,让人活得清明”分析即可。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和把握,结合几个老物件的特点,分析寓意即可。“一口古井”:始终纯净,它总是不能被舀断,舀过又汪上。要让人学会感恩。“一盘石碾”:昼夜碾动,先后的秩序却从来都没乱过。要让人懂得规则(规矩)。“一棵老柳树”:延续了原来的地标形状,凝聚着乡情。“老柳树身上悬挂的钟”:它既带来公平,也激活了勤勉。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主旨的理解,结合文本的内容分析即可。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阐述理由。阐述理由时,注意围绕文本内容。如:老柳树的存在,容易引起乡愁。古井的存在,让人容易学会感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届山东莱芜市初中学业考试模拟(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明在“知不足”

陈国明

①生而在世,谁不想建功立业,扬名出彩?但功成名就之后,是沉醉于功名消遣人生,还是更加严以律己保持警醒,不同心态导致不同选择,不同选择彰显不同格局。

②88岁高龄的齐白石,鉴赏自己年轻时的一幅作品,发现自己画功已大不如前,便每天深夜一笔一笔地练习描红。儿子不解地问:“您早就盛名于世,怎么想起描红这般初级的东西?”他回答:“现在我的声望高,很多人觉得我随便抹一笔都是好的,我也被这些赞誉弄得飘飘然了,无形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直到前几天我看到年轻时画的一幅画,才猛然警醒——我不能再被外界那些不实之词蒙蔽了。”

③这位老人的“猛然警醒”,同样也在提醒我们:人不可被功名蒙住双眼,找不着真正想要的东西,看不清自己的前进方向;人不能在赞扬声中迷失自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丧失应有的进取心。人贵有自知之明、自胜之强,明就明在“知不足”,强就强在“不知足”,“知不足”而后学,“不知足”而进取。齐白石的这种警醒,为世垂范。

④越是成就辉煌的人,越有“知不足”的清醒。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上的成就都很伟大,有人提出用恩格斯的名字来命名马克思主义,恩格斯断然拒绝了,坚称自己是“第二小提琴手”“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当年,许光达将军三让“大将”军衔,至今传为佳话。他认为自己没有参加长征,而后的战功也无其他同志显赫,“组织上给自己的荣誉太高了。”毛主席评价许光达:“这是一面明镜,是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

⑤不必否认,“傲才骄人”者、“以宠作威”者并不少见。有的人稍有点名气,便自我膨胀起来,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前行动力戛然而止;有的人稍有点成就,便把荣誉与利益挂起钩来,让荣誉染上不少铜臭;有的人只是升了个不大的官,便“本事不长脾气长”;有的人只做了点本职工作,就认为自己劳苦功高,组织上提拔自己“太晚了”,这辈子“太吃亏了”。得利则跃跃以喜,不利则戚戚以泣,这类人的人生难免会跌入欲望的沟壑。

⑥于党员干部而言,何谓“大”?人民利益谓之大;何谓“远”?党的事业谓之远。然而,有的党员干部有些功名之后,却不再直道前进,反而开始弯道“邪”进。黄冈市统战部原部长操尚银与湖南交通厅原党组书记陈明宪,从全国劳模到阶下囚的蜕变让人唏嘘。这说明,不以人民利益而立业,不以党的事业而建功,功名再盛也终将是竹篮打水。

⑦现实往往会这样:一心向往功名,功名却了无踪影,不计功名,功名却不期而至。从雷锋、郭明义到孔繁森、杨善洲,他们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不计功名者不为功名所累,永葆为民务实的本色,往往能够演绎精彩的人生;而沉醉于功名者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反而让自己的人生迷失方向。而这正是现实背后潜藏的必然逻辑。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简要说说第段讲齐白石故事的作用。

3.④⑤段在论据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4.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从学习、做事、做人等某一方面,谈谈你对知不足的看法。

 

查看答案

(18届山东莱芜市初中学业考试模拟(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佯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纵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减:不足。②大将军:王敦。③钱凤:人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人未之________

置帐中眠________

闻所论________

④丞相郗信________

2.请用“/”为下面句子标出一处停顿。

信 其 实 孰 眠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

 

查看答案

填空。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

(6)千百年来,爱国情怀不仅激励了无数热血男儿横刀立马,还唤起了历代文人墨客激扬文字。请你写出能体现爱国情怀的两句连续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

某市中考作文阅卷组对考生作文失分的原因进行了随机抽查,结果显示如下: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所占比例

思想内容

中心、材料、分析

34.2%

层次结构

层次、过渡

20.3%

语言表达

词汇、句子、修辞

40.4%

其他

书写、标点

5.1%

 

(1)根据上表可以得出结论         

(2)根据所得结论,综合整个表格的内容,给同学们提两条作文备考建议。

(3)在作文方面,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填空。

(1)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________

(2)阅读选段,完成下面表格。

宋江、戴宗在岸边看时,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李逵提将起来,又淹将下去。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两个打做一团,绞做一块。江岸上那三五百人贪看,没一个不喝采。

人物

绰号

人物性格

与他有关的故事情节

宋江

及时雨

仗义疏财

________

戴宗

_____

好交朋友,略有心机

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李逵

黑旋风

______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