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B. 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C.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 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C项没有语病。其他各项语病如下:A项语序不当,应该为“策划与开展”。B项“加快”与“质量”搭配不当。D表意不明,“公开谈及”和“极不负责任的”主语是“在野党”还是“财务大臣”表意不明确,存在歧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出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 他的话言简意赅,鞭辟入里,可以说句句都有针对性。

B. 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C. 课间十分钟,班上的“开心果”张晓松使尽浑身解数,搞怪逗乐,整个教室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D. 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查看答案

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愈锤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愈锤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密!愈锤愈烈!痛苦和欢乐,现实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B. 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

C. 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迁徒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D. 北燕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蓑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cuō)豆    撺掇(cuān duo)  (chán)潺   欺(wǔ)    (jiá)然而止

B. (dǔ)儿  (mí)子        脑(pàn)    眼(kuāng)  石青(sǎn)之

C. (tóng)仁   幽(qiāo)      连(qiáo)  (zhě)皱    君子(hào)逑

D. (jiān)默   半蹼(yù)      (guī)裂    器(mǐn)    犬牙(cī)互

 

查看答案

题目: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举荐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的缤纷而赞美是真诚的情,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要求:①以“为他人开一朵花”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下列各项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B.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说明闻一多先生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热情极高。

C. 选文融记叙、描写、抒情为一体,如“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一句,就是在记叙、描写中洋溢着赞美之情。

D. 选文句子整散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2.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品味下面加点词语的妙处: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4.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上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前后期的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