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陶侃留客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陶侃留客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诸茬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同郡范逵知名____________    (2)割半为薪_______  

(3)侃追送不____________        (4)侃不返____________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

 

1.向来,一向都停还 2.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 3.陶母是一个重视友情,重视功名,有主见、敢担当的人;也是一个疼爱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人。理由:当孩子想款待朋友,却因家庭贫困受到难为时,陶母竭尽家庭所有满足孩子的愿望。 【解析】选自:《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 年代:南朝 参考译文: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非常贫困,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到陶侃家投宿。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好几天,陶侃家已一无所有,可范逵所带的马匹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出去把客人留下,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一直拖到地上。她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卖了剪下的头发换回几斛米。又把每根柱子都砍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碎了做草料喂马。等到太阳落山,终于摆上了精美的饮食,就连范逵的仆人们什么都不缺少。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惭愧。第二天早晨范逵离开时,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出百里左右的路程了。范逵说:“你已送这么远了,你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忍回身。范逵说:“你可以回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要为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陶侃从而获得了很好的名声。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素:向来,一向。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获:得到。美誉:好名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①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闽。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

种名贵的熏香。

1.2.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

3.4.“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是风景;云起云涌,山长水阔是风景……风景是大自然的恩赐。静阅万卷诗书是风景,洞察世间百态是风景……风景是生活的馈赠。慢慢走,用心赏,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请以“风景在路上”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抒情和议论;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但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套作;

(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下列名篇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若3句均写,以前两句为准)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雎》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

③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式微》

(2)请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注意书法优美,规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对文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这篇文章里,作者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理想社会的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我们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到他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

B. 《小石潭记》一文,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写小石潭,写出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使作品富有画面感和动态感。

C. 作者按照空间顺序介绍核舟,先整体介绍核舟,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尾和船头,最后介绍舟的顶部

D. 《关雎》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赞美了一个文静、美丽、热爱劳动的姑娘,歌颂了一个贞洁、有德行的姑娘。

 

查看答案

下列对句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态。

B.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C.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树枝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D.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临别时)村里人告诉(渔人)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