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晏子使楚》,完成后面小题。 (1)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

阅读《晏子使楚》,完成后面小题。

(1)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2)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划线词:

(1)齐之辞者也_______

(2)_____

(3)齐人固盗乎_____

(4)非所与____________

(5)反取______

(6)其实味不同______

2.翻译:

(1)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2)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3)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楚君臣的谋划,主要是针对晏子,还是针对齐国的?

4.结尾句“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起何作用?

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啥?原文答,并联实际简析。

 

1.(1)熟练(2)犯罪(3)善于、擅长(4)同“嬉”,开玩笑(5)辱(6)它们的果实 2.(1)现在他将要来,我想要羞辱他一下,用什么办法呢?(2)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小官员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3)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 3.针对晏子:因为文章开始就写楚王说“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表明楚王有刁难晏子之意,想借机考验晏子是不是如传闻所说善于辞令、能言善辩。针对齐国:因为晏子出使楚国时的身份是齐国的使者,他代表了齐国,侮辱晏子就等于侮辱了齐国,况且文中楚国君臣试图通过污蔑齐人为盗进而污蔑齐人善盗,更是把侮辱的矛头直接指向了齐国。 4.采用了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写出了楚王想羞辱晏子反而自取其辱的难堪窘态。 5.原文:“水土异也”。该句话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受环境如温度、土壤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环境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人和植物一样,在不同环境中,人的行为、道德、品质等也可能发生转变。今后我们要牢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多为自己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多和优秀的人交往,尽可能减少不良环境对自己的不良影响,使自己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解析】选自《晏子春秋》 作者:晏婴 年代:春秋 参考译文: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的一个能言善辩的人,现在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在他来的时候,大王请允许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他)是做什么的?’(我则) 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王(接着再)问:‘(他)犯了什 么罪?’(我就)回答:‘(他)犯了偷窃罪。’”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小官员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人?”(公差)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擅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水土地方不相同啊。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坐”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是“犯罪”的意思。“其实”在这里指“它们的果实”。 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方”“欲”“酣”“善”是此题中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起何作用?

2.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在描写方法上有何特点?起何作用?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某班举行“十四岁,我们迈开青春第一步”主题班会活动,请你拟一段开场白(100字以内),包括称呼语、问候语和过渡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①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长征》)

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④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⑤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

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__________________。(林则徐对联)

⑦江山如此多娇,  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⑧何处望神州?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⑨自古人生谁无,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⑩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查看答案

修改病句: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①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②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①修改:__________________②修改: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巷深弄长,曲径通幽,不知深几许。悠悠古巷里,迷漫着淡淡的惆怅。温婉的渔家少女倚在门边,心不在焉地缝补着衣物,难道她也在思念远方未归的亲人吗?……过客万般,旧人未归的愁絮,颇具江南特色的伤感之情,在我心中挥之不去。班驳的砖墙向我倾诉着小巷的历史,院中的古井向我娓娓道来小巷的故事,我流连忘反。

错别字

 

 

 

 

正确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