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燕子矶 

张 岱

燕子矶,余三过之。水势湁潗,舟人至此,捷捽抒取,钩挽铁缆,蚁附而上。

戊寅到京后,同吕吉士出观音门,游燕子矶。方晓佛地仙都,当面蹉过之矣。登关王殿,吴头楚尾,是侯用武之地,灵爽赫赫,须眉戟起。缘山走矶上,坐亭子,看江水潎洌,舟下如箭。折而南,走观音阁,度索上之。阁旁僧院,有峭壁千寻,碚礌如铁;大枫数株,蓊以他树,森森冷绿,小楼痴对,便可十年面壁。今僧寮佛阁,故意背之,其心何忍?是年,余归浙,闵老子、王月生送至矶,饮石壁下。

(选自《陶庵梦忆(二)》,有删改)

【注释】①湁潗(chì jí):形容水流湍急翻滚的样子。②捽(zhuó):抓住。③蹉(cuó):差错、失误。④吴头楚尾:前为吴国,后为楚地。此处指燕子矶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⑤潎洌:(piē liè),水流轻疾貌。⑥寻:古代的度量单位,一寻为八尺。⑦碚礌(bèi lěi):指坚硬的石头。⑧面壁:面对墙壁静思打坐。

1.解释下列加点字。

⑴ 佁然不动                ⑵ 以其境过清

⑶ 余三过之                ⑷ 缘山走矶上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阁旁僧院,有峭壁千寻,碚礌如铁。

3.小石潭和燕子矶的环境都比较幽静。柳宗元面对小石潭心情由____变为_____,张岱面对燕子矶却充满了_____之情,从“_____”句子即可看出。

 

1.(1)静止不动的样子;(2)因为;(3)代词,它,代燕子矶;(4)沿着,顺着 2.(1)(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观音阁旁边是僧院,有高达几千丈的峭壁,坚硬的大石头像铁块一样。(语句意对且通畅即可) 3.快乐(愉快、欣喜、愉悦)凄伤(忧伤、凄凉、惆怅)喜爱(赞美之情)“大枫数株,蓊以他树,森森冷绿,小楼痴对,便可十年面壁。”或“今僧寮佛阁,故意背之,其心何忍?” 【解析】 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以”是“因为”;“缘”是古今异义词,“沿着”的意思。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斗(像北斗星一样)、折(弯曲)、蛇行(像蛇爬行一样)、明(明亮)、灭(暗)”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寻(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碚礌(坚硬的石头)、如(好像)”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注释:此诗是诗人晚年漂泊于安徽龙山登高之作。唐宋时,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

1.诗中提到了哪些具体的重阳习俗?

2.赏析“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查看答案

【见字如面】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A. 作为翻译家的傅雷在书中体现出了对艺术的极高修养:美术、音乐、戏剧等,涉猎广泛。

B. 这本家信集,辑录了傅雷作为父亲写给儿子傅聪的关于生活和艺术讨论的100多封书信。

C. 书信中,傅雷常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体现了他对儿子的尽心尽责和爱子深情。

D. 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在家书中以优美的文字、生动的譬喻强调:指导做人是第一位的。

 

查看答案

【国家宝藏】

《国家宝藏》节目创造了全新的表达,梳理沉睡的古老文物,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让古老和年轻握手,让           ,让            。它让古典文化不仅“活”了起来,还“潮”了起来,更“燃”了起来。

仿写句子,使之与上下文意思连贯、清晰:让________________,让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诗词大会】

中国人信奉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修齐治平、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兼济天下等东方智慧都可以在古典诗词中找到对应。    (1)   ,人生的大起大落与社会的动荡变迁都在平仄的韵律中归于平静;  (2)   ,帝王将相何尝不叹服于历史的宿命?     (3)   ,哪一点大智慧不是从实践而来?

按照语境,将下面的选项填在上文横线上:

A.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从“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C.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到“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查看答案

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或依拼音写出汉字。

人情shì____故           jié____

风雪载____途             羁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