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那些美好而善良的瞬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得抄袭。
现代文阅读
光的温度
(1)当于老师宣布女子4×100米接力赛开始报名时,我感到自己的脸有点发烫,忸怩了片刻,终于在众目睽睽之下笨拙地站了起来。周围的目光锐利得叫人害怕。我不该心虚的,我的身体已经好了呀。
(2)我把目光投向班长,她握在小胖手里的笔抖来抖去,一个个名字利落地出现在秋季运动会的报名单上,报完名的女孩子微笑着坐下来,小马尾辫儿黑亮亮的,闪烁着午后金灿灿的阳光。别人都坐下来了,唯独我一人还木然地站着。
(3)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班长的手,希望她快点写上我的名字。可是她却投来疑虑的目光。片刻后,她无奈地把我的名字写上了。就当我如释重负地坐下来的时候,我瞥见了于老师纠结的目光。
(4)我知道,她不想让我上场。由于名额有限,我和另一个女孩子只有一个人能报名。那个女孩是大伙儿公认的最佳人选,她跑得快,动作敏捷。而我,从入学到四年级一直体质孱弱,在运动会上总扮演一个吃着零食鼓掌的看客角色。可是偏偏今天她因病没来上学,而我就趁此机会报名了。我真的好想参加一次运动会呀,何况我也不会拖班级后腿的,暑假的时候,我经常和母亲去锻炼身体,经过整个假期的锻炼,三年前的那张沉重的化验单已经变得很轻、很轻。
(5)我在自豪中度过了几天,接着就领教了班主任的绝对权威。那天下午,我正跟伙伴们在操场上玩得高兴,突然有同学来传话说于老师决定把我换掉。我的心如同被一场冷雨浸透了。我飞快地跑回教学楼,推开门冲进教室,撞见班长正和老师调整运动员的名单。也许是我的脚步声太大了点儿,我一进门她们就猛地回过头来。我用哀求的目光望着于老师,额前的刘海儿很长,挡住了我的视线,但我相信她一定能感觉到我看她的目光是多么幽怨。我转身离开了。
(6)那天下午的课我一点儿也没听进去,心里想着于老师那张具有“山地地貌”的大黄脸。她为了所谓的班级荣誉,剥夺了一个孩子在小学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参加运动会的机会。
(7)晚上,于老师打电话过来,向我解释为什么不让我参加运动会。她细声细气地解释着,那可怜劲儿好像受委屈的人是她似的:“孩子,老师知道你很想参加运动会,但是老师以前看过那份化验单,你的身体真的恢复了吗……”我根本没听进去,觉得老师是在敷衍我,那张化验单可是三年前的旧事了。
(8)我终于还是没有参加那次运动会。
(9)毕业的时刻终于来临了。毕业典礼那天,大家都在操场上聊天、散步。我在和班长的交谈中偶然得知,那次运动会前,于老师得知我要参加,思来想去还是不放心,特意把我以前交给她的化验单的复印件托人带到医院去问,结果还真把她吓了一跳……我瞪着一双惊讶的眼睛。
(10)我小学时没少和于老师作对,因为一些小的摩擦,对她常带着一些敌意,所以忽略了老师的呵护中散发出来的光芒,忽略了那些光的温度,甚至只感觉到了冰冷。
(11)可在毕业那天的午后,一片古铜色的厚重的阳光层层叠叠地洒下来,光的温度均匀地敷在我的脸上,好似有无数只白色的蝴蝶,翅膀上洒满温暖的金色,向我飞来。
1.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故事情节 | 心情 |
开始报名接力赛 | 感到脸上有些发烫 |
_________ | ______ |
_______ | 幽怨 |
2.根据故事的内容,请补写出第(9)段省略号处于老师的心理活动。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11)段。
4.标题“光的温度”有什么含义?
5.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文章中的老师和魏巍笔下的老师,你更喜欢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魏巍《我的老师》选段)
在下面空格内填入汉字,组成三个成语,将三个成语用规范美观的汉字书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
根据下面的两个故事,仿照上联,拟出下联。
①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急。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②扇枕温衾:汉朝时期,孝子黄香的母亲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入睡。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再让父亲睡。他当魏郡太守时当地遭遇洪灾,他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救济灾民。人们称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横批:孝德为本
上联:刘恒亲尝汤药侍母仁孝闻名
下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③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_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⑤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千古名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某校几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以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六个字“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微信群的名称,表达了不在意年华老去, 依然要为理想而努力的愿望。这件事在学校一时传为美谈。
古诗文阅读
登岳阳楼(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 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波无限悲。
(二)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三)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1.下面对《登岳阳楼(其一)》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是全诗写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最后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
B. 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融情入景,借写景而抒发强烈的情怀。
C. 颈联诗人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含蓄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懣。“万里”和“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
D. 从本诗风格看,明显表现出老杜特点,陈与义和杜甫一样,都精于炼字炼句,也善于描写议论,可谓神形兼备。但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如布控精巧、运作轻灵,情思绵邈。
2.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说》中作者刻画“食马者”与千里马的关系,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
B. 《爱莲说》中第一段的两个“独”字既表现出作者遗世独立、绝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又表明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C.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 《爱莲说》中以“菊”“牡丹”作衬托,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徙倚湖山欲暮时 徙倚:_________ ②三年多难更凭危 危:______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_________ ④亭亭净植 亭亭: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祇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二)韩愈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谈谈理由。
6.贵港市又称为“荷城”,说明贵港人民对莲的喜爱。请你根据选文(三),用自己的话概括莲具有的高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