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走远了再关门 (1)QQ里,好友颇多。那日与一聊友闲谈,忽然收到一好...

现代文阅读

走远了再关门

(1)QQ里,好友颇多。那日与一聊友闲谈,忽然收到一好友的信息:夜已深,我先下了。我正欲对他说一声“晚安”,却发现他的头像已变成了灰色。我的双手停在键盘上,只得删除那句已经打出来,却还没有来得及发出去的问候。

(2)真的有这么急么?连跟我说声“再见”的时间都没有,抑或是我过于矫情?

(3) 数日前,我去拜访一位前辈。该翁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最让我佩服的是那份平易近人,那种超脱淡然。攀谈一番后,我起身告辞,老人把我送到门口,握手告别之后,我便向楼下走去。下到一楼时,我忽然想起自己的车钥匙落在他家的客厅里了,便又“咚咚”往上跑。当我又回到他的门前时,老人才刚准备关门回屋。看我又上来,就问我有何事。我说明原因,老人走进客厅又折回来,将钥匙递到我的手中。

(4)又是一阵告别,我下了几层台阶,一转身,发现老人正在看着我,我既客气又好奇的说:"外面太热,赶紧回屋吧。”老人微笑着说:“我身体不好,不能送你下楼,那就等你走远了再关门。”

(5) 等你走远在关门,多么温暖的一句话。

(6)去年有一天,我急于外出办事。出门前,孩子拿着刚做完的作业让我检查签字。我大致瞟了一眼,其中有道题是这样的:下课了,同学们纷纷        教室。只见儿子歪歪扭扭地填了一个“跑进”。我立刻火冒三丈,大声呵斥道:“下课了,你跑进教室,你上的什么课啊?”为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特意把“下课”和“跑进”两个词说得很重。儿子刚想辩解,我一把将他的作业扔在茶几上,然后,摔门而去。事情过去了大半年,我早已把那件事忘得一干二净。有一天收拾屋子,无意间看到了儿子的日记:

(7)“ 2008年12月22日,天气阴。今天我让妈妈检查作业,其中有一道题目我并没有做错,上体育课的时候,下课铃一响,我们的确是往教室跑啊。可是妈妈为什么不给几秒钟让我解释呢?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整整一下午。”

(8)儿子的话像一道闪电穿过我的五脏六腑,让我浑身顿时有一种触电的感觉。那一刻,我真的感到自己好狭隘。

(9)客人走远再关门,是一种善;留下几秒,听对方把话说完,是一种善;在骄阳的炙烤下耐心等待红灯而不抢行,是一种善;等对方先挂电话,是一种善;路面积水,司机把车速降下来,是一种善。有些善,很小很小,就发生在身边短短几秒钟的时间。然而,正是那么短短的几秒钟,却能在心中氤氲(yīn yūn烟云弥漫)起一份真情的感动。

1.本文写了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件事。

2.第(5)段中的“等你走远再关门”为什么会让“我”感到温暖?

3.第(6)段中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方法刻画人物?分析其表达效果?

4.第(8)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

5.结合本文内容,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践行“善”的?

 

1.我去拜访一位前辈,在告辞时,老人等我走远了才关门。 2.这句话表现了老人对我的“尊重”、“关心”,所以会让我感到温暖。 3.示例:“扔”“摔”两个动词表明“我”当时因为误解儿子而显得非常气愤。刻画出“我”急躁、粗暴的性格特点。 4.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我”知道事情真相后 的震撼、愧疚。 5.合乎题意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概括能力。解题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通过阅读三、四自然段,可以概括出:我去拜访一位前辈,在告辞时,老人等我走远了再关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词性归类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可以  外出  战术  恐惧    B. 坚强、高雅  道德  严肃

C. 先生  思想  颜色  东北    D. 什么  他们  哪里  鲁迅

 

查看答案

1.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 古(gèn)  哽( yè )     污(suì)   语(lán)

B. 责(hè)   色(tuì)    晨(xī)    崎(qū)

C. 化(fū)   报(chou)   蹂(lìn)   塌(tān)

D. 徉(cháng)  (zhì)痛    取(xié)   破(zhàn)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沟坎,畏惧不前;明知犯错,不敢正视;心中有疑,害怕问询;面对丑恶,选择沉默……其实,只要鼓起勇气,向前再迈一步,就可以突破自我,成为生活的强者。

请以“别怕,向前再迈一步”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XXX”代替;

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①家中那只柯基犬,玲珑小巧,却爱运动,只要房门一打开,它就蹿出门去,然后不停地回望,希望你把它跟随。如果你跟随了,他会露出妩媚表情,即便是四肢肥短,小巷通衢,草地河畔,泥沙荒野,也回报给你足够的速度,让你以它为荣。

②有个邻人也喜欢它的乖巧模样,远远地看到它过来,双手插进衣袋,做鼓弄食物的形状,且不停地呼唤。它自然是兴冲冲地奔跑过去,但邻人摊开的却是空空的手掌,它期盼的眼睛里,便弥散出一片迷惘。被捉弄过几次,以为它不会再听从邻人的召唤了,却见它依旧闻声前往。但是,当邻人爱抚的手,刚要伸下来的时候,它却猛地转身跑走,徒让邻人的手凝固在半空之中。它则在远处眺望,不停地吐弄着它粉红色的舌头,表达着一种顽皮的嘲笑。

③其实,邻人也不存恶意,只不过他是个上了年纪的乡下农民,被儿子接进小城来住,看到城里人对狗比对人还娇宠,他心里有一丝不平。

④他见我在不远处对他微笑,脸一下子就红了,嗫嚅道:“你看看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欺骗一只狗。”我说:“没关系,狗不像人那样爱记仇,只要你真的给它食物,它还是会跟你亲近的。”

⑤ “等等。”他说罢,转身进了楼梯,很快就又出来了,手里攥着几粒干果,他朝着我的爱犬招招手,“小小,你过来,爷爷这里有好吃的哩。”

⑥居然称之为“小小”(他孙子的乳名)!这样亲热的称呼,连狗都吃了一惊,但最终还是迟迟疑疑地走近了他。吃净干果,小犬用温热的舌头舔舐着他干裂的手心,情意殷殷。

⑦小犬让他暖意萦怀,总想给楼宇里的人们贡献些什么。他看到楼前有块空地,依着农民的本性,他翻土施肥,修埂打垄,种了一片紫苏。紫苏是上好的调味菜蔬——生拌,或佐以咸菜,祛毒,开胃,为居民所喜。

⑧紫苏体贴老人的用心,迅速蔓延出一片绿意,那嫩嫩的芽瓣,正是入时的美味,他招呼邻居道:“紫苏就是给大家种的,快来吃个鲜儿吧。”

⑨大家自然就来了,叶绿如酥,有谁不稀罕呢?人们小心地掐着嫩叶,他笑眯眯地注视着,说:“尽管掐吧,紫苏命贱,你越是掐得狠,它越是繁衍得茂盛。”

⑩但是,人们还是掐得很节制,刚一成撮,就停住了。这让他很不解,催促道:“掐就是了。”邻居脸一红,说:“够了。”

后来,他回老家打理一些事情,紫苏被他暂时遗忘在那里。被遗忘的紫苏,反而疯长。疯长的紫苏,会变老,会变得不能入口,邻居们懂得这个道理,心想,与其让紫苏变得无用,不如安心享用,便放手去采摘,以至于怀抱盈满,口中整日都是紫苏的余香。

从老家归来,他本以为那片紫苏一定很荒疏,没想到紫苏却依旧青绿、娇嫩、齐整、油亮。这之后,他只管给紫苏锄草、施肥,让它长得好,然后退隐到紫苏之外。暗看邻居采摘的欣喜。

春一日,小区里的一个老妇人抱来了两棵香白杏的树苗,对他说:“在紫苏的空地上,应该再种两株杏。因为紫苏喜阴,有树遮挡,它就多了青嫩。再有,天长白杏,地长紫苏,上下都有收成,邻居们就多了喜乐。还有,白杏和紫苏,有了高楼,对比着就有好的景致,你说是不是呢?”

“是,是,自然是哩。”他便帮老妇栽下杏树。

杏树也一如紫苏,体贴人心迅速发育,一年成株,两年开花,三年就结果了。四年以后,果实满枝,看着就让人喜。杏子挂在枝头,也不做宣言,任由嗜食者随性摘取。

两个老人自然不会想到,他们的种植唤来了一群别样的人情格局——楼宇里的人,每每相见,都要轻声细语的相互问好;阶梯一染飞尘,无须他人提醒,总有人主动打扫;路灯初上,相约散步;亭阁之下,对弈恳谈……一如笑可以传染,善行也一径蔓延开来。

1.说说文章具体写了哪些善行?

2.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我”家的柯基犬。

3.请写出文章第⑥段画线句中“迟迟疑疑”一词的表达效果。

4.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如笑可以传染,善行也一径蔓延开来”?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查看答案

境界与知识

①文化是一个能够激发我们感情的崇高的东西,它和知识是不一样的。一个有文化的人,你会发现他的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他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富有激情、情怀,他会用充满了爱和诗意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

②可今天,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更多的是教知识、技术、专业,唯独缺少文化。我们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他们是冷冰冰的。

③有句很有名的话:知识就是力量。尽管知识确实重要,但知识也有局限性。

④什么叫知识?知识是对这个世界事物的认知。既然世界是无限的,那么知识也是无限的。可悲的是,人生是有限的。庄子就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如果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世界所包含的无限知识,我们的人生就会废掉。

⑤当知识不成体系时,它是无用的,只是碎片。曾有一家报社搞国学知识竞赛,其中有一道题目问: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时代的宦官是可以娶妻的?这是非常严肃的知识。如果你专门研究宦官,把他们的生存状况、心理状态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影响、作用都搞明白,你将会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专家。可是假如你的主要精力不在此,这样的知识碎片,对你一点用处也没有。当一个人把精力花在这些地方时,他可能获得了知识,并且能在饭桌上与人聊天,但他会变得特别琐碎。

生活中有太多这样无用的知识,它在误导我们生命的流向。可有不少人甘愿用琐碎的知识,把自己的人生切割成碎片。尼采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为什么这么聪明》。他的结论就一句话:我之所以这么聪明,是因为我从来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⑦决定人境界高下的并不是对知识的掌握。

⑧《列子》里面有片文章叫《两小儿辩日》。两个小孩争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近,还是在中午离我们近。两个人都有根据,说早晨近是因为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的大;说中午近是因为感觉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他们要孔子给个标准答案。

⑨孔子没法判断。于是作者就借小孩的嘴讽刺孔子:谁说你知识多?作者大概是想,只要否定孔子的知识多,那就否定了孔子的价值。

⑩事实上,决定孔子境界的不是知识的总量,而是另外一种东西:对人和世界有更为清楚的认识。孔子早就说过: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苏格拉底也曾经说:我比别人多知道的那一点,就是我知道自己是无知的。他们说这些不是谦虚,不过是说出了真相。面对世界的无限,我们短暂生命里获得的知识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们应该允许自己无知,也应该宽容别人的无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⑤段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⑥段划线句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