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小题 ①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小题 

①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②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③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④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⑤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⑥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⑦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⑧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⑨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⑩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简要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当阿长关心地询问《山海经》时,“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

3.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4.为什么要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1.我渴慕《山海经》,长妈妈得知后为我买来,我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2.说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表现“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意思对即可给分)。 3.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 “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儿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何况她又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4.写叔祖的疏懒和别人不肯回答“我”,是为了衬托长妈妈主动地关心“我”并为“我”买来《山海经》,突出长妈妈对“我”真挚的关爱。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可知,本文的人物是阿长和我,主要事件是阿长为“我”《山海经》。概括的时候,把主要人物和事件概括清楚即可。有结果的,最好把结果概括出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曰:“若幼,何学?”继盛曰:“幼者任牧牛,乃不任学耶?”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举乡试,卒业国子监

                                       (选自《明史·杨继盛传》)

[注]①庶母:旧时对父亲的妾的称呼。②任:担负得起。③卒业:完成学业。④国子监:旧时设在京城的高等学府。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幼,何学____

牧不废也____

得从师学_____

自刻厉 _____

2.翻译句子。

(1)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

(2)幼者任牧牛,乃不任学耶?

 

查看答案

下列四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A. 陈康肃公尧咨射     择其者而从之

B. 于家圃           尔安敢轻吾

C. ,久而不去       下车引

D. 但手熟            安敢轻吾射

 

查看答案

阅读古诗,完成第小题。

行 舟

【唐】李益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注:①李益:唐代诗人,陇西姑臧人。此诗为扬子江上舟行所作。②信:任意。③闻道:听人说。

下面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前两句写景,舟行江中,柳絮飘飞,菱花旁伴,自由荡漾,似见闲情。

B. “闻道”二字颇费思量:江南美景此刻正在诗人眼前,故可改为“眼见”。

C. 诗人在“又是一年春好处”之时行舟的目的非为赏景看春,乃为登楼望乡。

D. 细品此诗,一位独卧舟头、思乡心切、愁绪萦怀的诗人形象已然如跃眼前。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骆驼祥子》。

   祥子看得清清楚楚,递过那一毛钱的时候,太太的手有点哆嗦。送完了客,帮着张妈把牌桌什么的收拾好,祥子看了太太一眼。太太叫张妈去拿点开水,等张妈出了屋门,她拿出一毛钱来:“拿去,别拿眼紧扫搭着我!”祥子的脸忽然紫了,挺了挺腰,好像头要顶住房梁,一把抓起那张毛票,摔在太太的胖脸上:“给我四天的工钱!”

(1)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  ①  (作者)的《骆驼祥子》。此部分内容描写的是祥子在杨宅第四天,由于杨太太打牌后只给了他一毛钱,祥子忍无可忍,毅然辞工,再次回到  ②  (地点)的情节,从中可以看出祥子    ③的性格特点。

(2)下面关于《骆驼祥子》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作品围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B.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C.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但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逐渐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人。

D.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批判。

 

查看答案

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词性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副词)

B. 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介词)

C. 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连词)

D. 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拟声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