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
《木兰诗》中,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演绎一段千古传奇;《背影》中,朱自清凝望父亲的背影,潸然泪下,百感交集,引发多少读者的共鸣;《散步》中,“我”选择平坦的大路,顺从了母亲,委屈了孩子,让亲情的馨香洒满一路……
是孝心无价,还是责任担当?是报答感恩,还是真爱无限……请任选一个角度,题目自拟,写一篇文章。
要求:(1)卷面清洁卫生、字迹美观。 (2)不少于600字。
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 (至少写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段时间一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频出现。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写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本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朝天子·咏喇叭》一曲,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A. “曲儿小腔儿大”一小一大,形成对比,借物喻人,讽刺了宦官地位高又趾高气扬的丑恶形态。
B. “乱如麻”,比喻,写出了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神态。
C. “全仗你抬声价”中的“抬”,讽刺了宦官酷吏虚张声势的丑恶神态。
D. “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出百姓因为宦官的剥削残害而家破人亡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宦官的痛恨和对人民的同情。
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 “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上自劳军。 (_______)
(2)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_______)
(3)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_______)
(4)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_______)
2.翻译句子。
(1)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2)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本文表现了周亚夫的什么品质?
明天,谁来种地
材料一:“70后”不愿种地,“80后” 不会种地,“90后” 不谈种地。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提速,很多农民特别是新生代农民离开土地,到城市里工作、定居。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未来谁来种地”成为许多人担忧的事情。
材料二:河南延津,优质小麦闻名全国,这里的优质麦种辐射大半个中国。司寨乡平陵村农民张文明全家5口人,儿子、媳妇在外打工,月收入6000多元,老伴照看孙子,10亩地全靠他一人打理,“不指望种地致富,也就挣俩活钱儿。” 像他这样的情况在村里比较普遍。
调查显示,许多村庄七成以上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还有两成以上在附近城镇边种地边打工。
“流动资金太高了!”“一亩租金1200元,这样的价格,种粮根本赚不到钱。”种粮大户陈长海算了笔账:种小麦、玉米两季,每亩要赔150元。
种地确实需要换个种法,种粮能手、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等新型主体被寄予厚望。然而,调查发现,粮食价格下跌,让不少新型主体陷入新的困境。
“当务之急是尽快帮助新型主体和农民渡过难关,让会种地、能种地的不吃亏,农业未来才有希望。”延津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罗鹏说。
材料三:中国农村土地市场发展报告(2015-2016)
年份 1996 2004 2011 2013 2014
耕地流动面积 —— —— —— 3·41亿亩 4·03亿亩
耕地流动比例2·6% 10·5% 17·8% 25·7% 30·4%
材料四:还有一些从农村到城市打拼的“外来族”选择向农村回归。他们携带着在城市打拼中积累的资本、技术、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和产业运作经验回乡创业。
20多年前,重庆开县青年农民祁秋中离家外出打工。几年前,历经千辛万苦从建筑工成长为建筑公司老板的他,出人意料的选择回乡种蘑菇。
他创办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凭借在城市结交的广泛人脉,以及先进的企业化运作模式,公司生产的食用菌远销香港、日本等地,年产值4000多万元。几年来,5000多户乡里乡亲跟着他种蘑菇,户均增收1万多元。
来自重庆市人社局的数据显示,市内外就业比例已产生逆转,从2008年的46:54转变为2014年的54:46.“城归” 呈现星火燎原之势。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谁来种地” 的难题才能找到答案。
1.根据材料一、二,说说“未来谁来种地”为什么会成为许多人担忧的事情?
2.写出你从材料三中得出的两条有意义的结论。
3.下列表述与原材料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 “城归族”回乡创业一定程度能让城乡就业比例发生变化。
B. 粮食价格下跌是造成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最主要原因。
C. 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能很好地解决“明天谁来种地”这一问题。
D. 农村男性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村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
阅读徐风的《回家》,完成下列小题。
(1)已近年关,隐藏在大山褶皱里的小县城年味渐浓。火车的汽笛声频繁地响起。一条悠长的巷道里藏着几户人家。一座陈旧的小四合院里传来清脆的电话铃声。
(2)妈,再过一两个小时我们就到家了,晚饭回家吃,一年没吃到您做的饭了,呵呵。
(3)你这孩子,咋突然就改主意了?不早讲,也好让妈提前高兴着,刚才还和苗苗念叨呢,苗苗一直想去看你们呢。
(4)不是想给您个惊喜吗,呵呵。
(5)好好好,妈这就准备去。苗苗奶奶放下电话,苗苗,你都听到了吧,你爸妈一会就到家喽,自己好好玩,奶奶给你做好吃的。奶奶脸上的皱纹一下全舒展开了。
(6)五岁的苗苗听说爸妈要回家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冲向大门口。奶奶扶起被门槛绊倒的孙子,轻拍了下孙子的小脑瓜,乐呵呵跑进了厨房。
(7)就是,有钱没钱也得回家过年嘛。你们不记挂妈,不记挂苗苗,俺祖孙俩可天天伸脖子盼呢。苗苗奶奶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恨不得手脚并用地忙活。一切准备就绪,额头上竟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瞅着还算丰盛的菜肴,关键都是儿子媳妇爱吃的,喜滋滋地擦了擦汗,又捶了几下腰,却并不急着点火。天寒地冻的,等着儿子媳妇回家边炒边吃。也就在此时她才忽然想起小孙子,好像老一会没听到动静了,心里不知咋的“咯噔”一下,边喊边出了厨房,无人应答。
(8)苗苗奶奶翻遍了满屋满院,犄角旮旯,仍不见小孙子人影,便心慌慌地跑出院子,挨家挨户寻找。邻居们都是一样的答案,她大声呼喊着追出巷子,来到街上,四下里飞速扫了一遍,眼里满是失望和惊恐。
(9)这个节骨眼上孙子要是出点啥事,这个年还咋过?我咋向他爸妈交代?老天爷啊!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扑通”瘫坐在地上。
(10)天色渐晚,还飘起了雪花。
(11)咱这儿就巴掌大的地方,何况还报了警,他们很快就能把苗苗找到的。
(12)邻居们正在不住地安慰着精神几乎失控的苗苗奶奶,一阵急促的铃声骤然响起。
(13)真悬哪!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瘫倒在地。
(14)邻居们急忙把苗苗奶奶搀起来,问:咋了?到底说啥了?
(15)孩子在车站警务室呢!苗苗奶奶带着哭腔说。
(16)咱咋就没想到呢?车站离这里不是很远。
(17)敢情这孩子是去接站了,等不及了。
(18)哎哟喂,你说这么点小孩,幸亏被警察发现了。
(19)麻烦你们帮我再守会家,我去把孩子弄回来。苗苗奶奶边说边往外走。
(20)让老刘守着,我们几个陪你一块去吧,天黑路滑的。几个热心的邻居前后撵了上去。
(21)工夫不大,一行人来到警务室。还未进门,苗苗奶奶就发现小孙子坐在沙发上伸着长长的舌头,正“吧唧吧唧”地舔着棒棒糖。
(22)苗苗奶奶气不打一处来,紧走几步,推门闯了进去,也忘了跟警察道谢,一把将苗苗从沙发上拖下来,抬手屁股上就一巴掌:你个小冤家,差点把奶奶吓死!
(23)奶奶不讲理,我又没做错事。反应过来的苗苗咧着嘴委屈地辩解。
(24)还没错呢?奶奶又举起巴掌。
(25)孩子毕竟小嘛,没丢就万幸了。邻居劝住苗苗奶奶。
(26)警察抱起苗苗,笑说:大娘,消消气,您往别处想想看,孩子今天这个举动是不是挺招人疼?他跟我们讲他爸爸电话里说给您一个惊喜,他也要给他爸妈一个惊喜呢。多乖,多懂事。
(27)苗苗奶奶瞅着警察怀里噘着嘴巴、抽抽噎噎的小孙子,忍不住老泪直流。
(28)此时,“呜——呜——”似是火车进站的汽笛响起,雪花也越发欢快起来。
1.小说中哪些内容暗示了苗苗会去车站接爸妈?请简要回答。
2.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反映的人物心理。
①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扑通”瘫坐在地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瘫倒在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两处写雪花,各有什么作用?
4.关于小说主题,有以下三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请简述理由。
第一种:表现苗苗一家感人至深的亲情。
第二种:体现邻里之间相互关爱的人间温情。
第三种:反映留守家庭的生存现状,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