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银行里的男孩 一天,我到西大街某银行的一个小型储蓄所准备开个新账户。 已经是午饭...

银行里的男孩

一天,我到西大街某银行的一个小型储蓄所准备开个新账户。

已经是午饭时间,储蓄所里只有一个职员在值班。那是一位大约40岁的黑人,紧贴头皮的头发,小胡子,整洁、笔挺的棕色西装,身上的每一处都暗示着,他是一位细心谨慎的人。

这位职员正站在柜台后面,柜台前站着一位白人男孩,黄棕色的头发,穿着一件V字领的毛线衣,一条卡其裤和一双平底鞋。我想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而不是一位银行的顾客。

男孩继续引起我的兴趣的是下面所发生的事。

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但是我不明白,”他对银行职员说,“我自己开的账户,为什么我不能取钱。 ”

“我已经向你解释过了。”职员对他说,“没有父母的信函,一个14岁的小孩不能自己取钱。”

“但这似乎不公平,”男孩说,他的声音有点颤抖,“这是我的钱。我把钱存进去。这是我的存折。”

“我知道是你的存折。”职员说,“但规定就是那样。现在需要我再讲一遍吗?”

他转身对我微笑了一下。“先生,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我本来想开一个新账户,但是看到在这里刚刚发生的一幕后,我改变了主意。”我说。

“为什么?”他说。

“就因为你说的话。”我说,“如果我理解的没错的话,您刚才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已经够年龄把钱存入你们的银行,却没有达到取出他的钱的年龄。如果无法证明他的钱或者他的存折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银行的规定的确太可笑了。”

“对你来说也许可笑,”他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点,似乎有点生气了,“但这是银行的规定,除了遵守规定,我没有别的选择。”

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但最终我也无能为力。突然我注意到,在他手上紧抓着的那本打开的存折上显示只有100美元的结余。存折上面还显示进行过多次小额的存款和取款。

我想我反驳的机会来了。

“孩子,以前你自己取过钱吗?”我问男孩。

“取过。”他说。

我一笑,转问银行职员:“你怎么解释这个?为什么你以前让他取钱,现在不让呢?”

他看起来发火了。“因为以前我们不知道他的年龄,现在知道了。就这么简单。”

我转身对男孩耸耸肩,然后说道:“你真的被骗了。你应该让你的父母到这里来,向他们提出抗议。”

男孩看起来完全失望了。沉默了一会儿,他把存折放进背包,然后离开了银行。

银行职员透过玻璃门看着男孩的背影消失在街道的拐角,转身对我说道:“先生,你真的不应该从中插一杠。”

“我不应该插一杠?”我大声说道,“就你们那些该死的规定,难道他不需要一个人来保护他的利益吗?”

“有人正在保护他的利益。”他平静地说。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银行。”

我无法相信这个白痴居然会这样说。“瞧,”我揶揄道,“我们只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但你也许愿意跟我解释解释银行如何保护那个孩子的利益。”

“当然,”他说道,“今天早上我们得到消息,街上的一帮流氓已经勒索这个孩子一个多月。那帮混蛋强迫他每周取一次钱给他们。显然,那个可怜的孩子由于太过害怕而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那才是他为什么如此烦恼的原因。取不到钱,他害怕那些流氓会打他。不过警察已经知道这件事,今天他们也许就会实施抓捕行动。”

“你的意思是说根本没有年龄太小而不能取钱的规定?”

“我从没听说过这个规定。现在,先生,你还需要开户吗?”

1.“银行里的男孩”为什么会引起“我”的兴趣?请简要概括。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

(2)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

3.文中“我”的“插一杠”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4.结合全文,请分析“黑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1.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而非银行的顾客;银行职员不给这位开了账户的14岁的男孩取钱。 2.(1)男孩因害怕挨打但又取不到钱而灰心失望。 (2)“我”的主动帮助让男孩看到了希望,因此紧紧地靠着“我”。 3.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从侧面烘托出“黑人”保护孩子利益的执着;欲扬先抑。 4.性格特点:从黑人的穿着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关注细节,小心谨慎的人;从黑人了解男孩独自取钱的隐情后坚决不肯给男孩办理取钱业务,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关心客户,忠于职守的人;从黑人对“插一杠” 的“我”的态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耐心热情,热爱工作的人。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炼能力。回答这道题,要根据题干回到原文,先在原文中找到“银行里的男孩”引起“我”的兴趣的句子,这句话在第④段“男孩继续引起我的兴趣的是下面所发生的事”,根据这句话中的“继续引起我的兴趣”我们可以分析得出这句话前面和后面都写到了男孩某个方面引起了“我”的兴趣。往前阅读,可以很快找到“我想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而不是一位银行的顾客”这一句,往后阅读,可以结合故事内容概括出答案:银行职员不给开了账户的男孩取钱。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理解词语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仔细推敲。第(1)小题理解他脸上为什么写满了“沮丧”?联系下文可知,一是因为没有取到钱,二是因为害怕挨打。第(2)小题理解男孩为什么“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根据上下文,因为“我”在帮助小男孩,让他看到了取到钱的希望,所以紧挨着我。据此来理解即能做出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对情节作用的分析能力。男孩离开了银行,故事就可以结束了,但文章本没有结束,而是紧接着写银行职员说我“我”不应该“插一杠”,由此引出了下面的故事。这样写使得故事情节更加曲折,更有吸引力。联系前文银行职员死活不肯给男孩取钱,到这里银行职员说明原委,可以看出作者实际上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突出了银行职员保护小男孩利益的执着,也使小说主题得到了升华。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开头对银行职员外貌的描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细心谨慎”的人;从他执意不肯给小男孩取钱、和我的辩论以及最后对我的解释等描写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爱工作,对客户热情的人。结合细节描写具体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的例子,说明越往北桃花开得越早。

B. 选文按照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介绍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各种因素

C. 文中“凡是”和“都”强调无一例外,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D. 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与农业丰收有密切的关系

2.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④段中的加点词“一定”是否能够去掉,为什么?

3.选文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 返而食

(2) 欲三军

(3) 其为信

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3.结合原文,说说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潭中鱼可百

(2)折蛇行

(3)不可久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作者通过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等,渲染了寂寥无人、悄怆幽邃的氛围,抒发了自己在寂寞的处境中悲凉的心绪。

B. 使用生动贴切的比喻是本文的一大语言特色。例如“如鸣珮环”用珮环自然相碰发出的声音来比喻泉水注入潭里的声音,给人以美的享受。

C. 本文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D. 文中写到潭中鱼:“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鱼在水中自由欢快游乐的情景。

 

查看答案

仿照划线句写两个句子,使前后衔接,语意连贯。

我愿是一朵欢乐的浪花,为大海营造一点生机;我愿是一片青翠的树叶,为春天点缀一丝新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世纪启动的国家课程改革,在天津实验区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后果。(把“后果”改为“成果”。)

B. 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将“充分”调到“发挥”的前面)

C. 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在句末加“的服务”。)

D. 今天下午,我们聆听了李华老师关于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做合格中学生的专题报告和讲座,(将“讲座”和“报告”互调位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