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

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

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视之(仔细)    B. 吾妻之美我者,我也(偏爱)

C. 数月之后,时时而进(中间)    D. 由此观之,王之甚矣(受蒙蔽)

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齐地方/千里    B.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吾与徐公/孰美    D. 盖/石性坚重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①段主要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说明邹忌头脑清醒,不为奉承所迷惑。

B. 选文第③段写齐王下令按上中下等次奖赏进谏的群臣吏民,从“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反响来看,齐王之“蔽”得到了根本整治。

C. 选文第④段写燕、赵、韩、魏皆朝于齐,作者以夸张之语收束全文,意在从正面突出邹忌的治国之才。

D. 选文在语言上运用了众多排比句,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使之朗朗上口,造成了一种步步进逼的语势,给人无可辩驳之感。

4.翻译下列句子。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齐王被邹忌说服,欣然纳谏。请简要分析邹忌讽谏的高明之处。

 

1.C 2.A 3.C 4.(邹忌)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 5.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 【解析】选自:《战国策》 作者:刘向 年代:西汉 参考译文: 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了一下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最美的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而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 又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 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间:间或,偶尔。 2.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A项不正确,应改为:今/齐地/方千里。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C项理解分析错误,从侧面突出邹忌的治国之才。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窥镜:照镜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赏析下列诗歌,完成后面各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本词选自《稼轩长短句》,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下列对该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少万兜鍪一句中的万兜鍪在诗中代指士兵。天下英雄谁敌手

一句中的敌手解释为能力相当的对手。

B.诗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中的曹、刘指的是曹操和刘禅

C.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

江滚滚来。感叹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如江水滚滚东流

D.这首怀古诗,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 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朝天子·咏喇叭》中描写喇叭、唢呐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描写喇叭功用的句子是 ________

(2)《十五从军征》揭露汉代兵役极度不合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关河梦断何处?_________________ 。(陆游《诉衷情》)

(4)____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  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 ③犹如春风野草   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④②    C. ②③①④    D. ③②④①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的中国梦”演讲活动,使同学们点燃了爱国激情,放飞了青春梦想。

B. 为防止“中国式过马路”不再引发交通事故,部分城市对行人闯红灯采取了罚款措施。

C. 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在21世纪初又举办了一次全球盛会——上海世博会。

D. 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

 

查看答案

(题文)(2017届中考湖南娄底卷)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传说,诉说着对深邃而神秘太空的向往

B.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杰出贡献有目共睹,杂交水稻的诞生地就在湖南

C. 聊起最近读什么书或喜欢什么作品时,很少有人提到《聊斋志异》《红楼梦》《骆驼祥予》等文学经典,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D. 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侯勇饰演的贪官赵德汉把小官巨贪的角色演活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