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日,我国利用性能最高的超级服务器“曙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日,我国利用性能最高的超级服务器“曙光3000”,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

B. 19岁生日那天,我接到了高校录取通知书,这不能不说是让人乐得合不上嘴的一件事。

C. 由于公共自行车站点比较密集,使兴化城区市民“绿色出行”更加便利。

D. 深受读者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 【解析】试题分析:A句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改法:“完成”改为“建立”,或在句末加“的建立(工作)”;B句语序不当,“一件”移到“让人”之前;C句成分残缺,缺主语,改法:删除“由于”或“使”。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B.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C. 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

D.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青砖灰瓦的刘熙载故居,静静地坐落在繁华的兴化市城区。古老的门楼,在喧闹中独自发散着宁静的yōu( )思。故居分前后两进,陈设简朴、diǎn( )雅。厅堂正中,悬挂着当年咸丰皇帝亲笔御cì()的“性静情逸”的匾额,这四个字是刘熙载一生严谨ruì( )智的真实写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表哥王林,也读初三,最近因为中考临近,压力颇大,心态浮躁,常与同学和父母发生摩擦。正读《繁星·春水》的你,看到下面的三首小诗,深受启发,打算通过书信的方式与表哥王林交流一番。

(一)

常人的批评和断定,

好像一群瞎子,

在云外推测着明月。

(二)

我的心呵!

警醒着,

不要卷在虚无的漩涡里!

(三)

冷静的心,

在任何世界里,

都能建立更深微的世界。

要求:(1)以“致表哥王林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书信。

(2)诗歌可适度引用。 

(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查看答案

按要求修改《蛙声》习作片段。

我喜欢在一个月明风清的夜晚,坐在老家的天井边,耳朵紧贴着久经岁月雕琢的青石板,静静地仰望自然的呓语

 _________。这些绿色的精灵,在水草与睡莲的掩映下,在碧波与沙石的遮蔽中,浅斟低唱,合奏着田园的交响乐。听见脚步的声响,便矫健地一跃,隐没在一片绿意中。嘹亮的歌声还悠然在耳畔,乐手却已是与四野融为一体了。

③蛙声是诗意的生活梦。记忆里,只有古时的隐者才配得上清新如蛙声的生活。“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朴素雅致的茅庐,与大片大片的草木融为一体。碧绿的苔痕爬满了石阶,满屋都映照着门帘外葱茏的绿意,斑驳的墙壁上,依稀留有贾浪仙苦吟过的诗句。

(1)第①段划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第②段添加一句总领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①②两段之间添加过渡句,使全文行文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父亲和他的诗 吴为山

从我记事始,很少看到父亲、母亲的笑容,母亲总是愁眉不展。我们弟兄姐妹七个,我排行老五,一家人靠父亲一人工资维持生活。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父亲遭到不白之冤,在“牛棚”无辜受辱的他,写下这样的诗句:

披肝沥胆廿年间,

尽瘁桃林未等闲。

浩劫临头人变鬼,

受辱饮恨笑天寒。

那是1969年严冬,全家随父亲下放农村。全家务农,挖河、拾粪,割稻、造绿肥。父亲还养了一百只鸡。不料,却因此无辜受辱,关进“牛棚”。

父亲被重新起用后,回学校任教,他又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他天真、正直,但脆弱、敏感、易动情。重执教鞭的他当即写下:

阴阳错位本荒唐,

屈子行吟岂自伤。

忽报天公垂雨露,

枯藤野草咏榆桑。

这段时期,父亲总是督促我们弟兄读书、读诗,并自制小本子,抄录经典诗词、警句供我们背诵。他自己早晨五点钟起床,点着煤油灯备课、吟诗,到七点钟上课堂前,嘴角上已是两堆口沫了。他喜读《离骚》《诗经》,谈《红楼梦》,讲李杜,慕王勃,咏东坡。常常吟至激昂或低沉处,总是声泪俱下。他也喜欢剪报,剪了若干张,贴了若干本,画了若干页,关心时事,紧跟形势。父亲也对鲁迅推崇备至,满屋子挂的是他手书的鲁迅诗及名言。

1978年和1979年我连续两次高考落榜,后入无锡工艺美校学泥塑,大学梦成了泡影。我彷徨、消沉,父亲作诗,以击鼓催发,并送我过江到了无锡惠山脚下:

求医失路笑难关,

从艺有期莫等闲。

坐井观天终是小,

大江放眼快扬帆。

多年来,我把它作为一种动力,每念及此,总是浮现出第一次由苏北横渡长江的壮阔之景,浪淘尽,滚滚东流……

1982年,父亲离休,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发出“身虽病,心难老,范公志,何能丢?冀明天幸复,重游芳洲”的感慨。他感叹于“病马嘶槽”,顿生“壮心不已”,在地方上创办“腾飞补习学社”,将一百五十名落榜生组织起来学习,“腾飞”在高考中年年报捷,父亲春风得意,作昂扬斗志的《腾飞补习学社之歌》:堰口虹桥,春光烂霄。巍巍腾飞,兴学施教。宏开学社,乐育群芼,中华腾飞,端赖吾曹。这期间,我们弟兄姐妹都各有其业,父母经济上没有负担。通过办学社,父亲在晚年实现其价值,一吐扬眉之气。

回首看,父亲的经历,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一代普通知识分子的命运。父母亲在我们每个子女身上都尽了很大力。如今我们弟兄姐妹中有工人、公务员、医生、大学教授,也有在体制改革中转岗的,在平凡的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地工作,这与母亲诚朴、勤劳之身教,与父亲之情理交融的“诗教”不无关系。1998年10月母亲七十寿辰,父亲作:

同甘共苦五十春,

风雨沉浮见淑贞。

育女抚儿来晚福,

糟糠夫妇乐逢辰。

此情此意,化为境界。当年父亲七十二岁,但他依然天真,似乎理想的光环离他只一步之遥,他每日都在追逐,每日都获得新的希望。他到南京去秦淮河问古,也常散步于早年读书的校园,喜欢谈论在大学教过他的教授:陈瘦竹、朱彤、诸祖耿……他怀旧,常念起我的高祖高也东秀才、伯祖高二适先生、表伯赵继武教授,家族的文化渊源使他不经意露出了自信与自豪。

父亲并不能算得上是诗人,但他的心中有诗意。那些诗,是他生活、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也是他理想、追求的真切表达;更是他精神自在、自由的自然表露!

父亲八十多岁时,我将他从老家接到北京家中。深夜我从工作室回家,他总是等我,为我讲解古诗,几乎每日如此。夜幕四合,周遭寂静,他常自言自语,吟诵诗句,尽管声音微微弱弱……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6月,第12 版,有删改)

1.根据提示填空。

父亲作诗,申诉不白之冤→ _________→父亲作诗,安慰落榜的我→ _________

2.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他也喜欢剪报,剪了若干张,贴了若干本,画了若干页,关心时事,紧跟形势。

(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那些诗,是他生活、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也是他理想、热情的真切表达;更是他精神自然、自在、自由的表露!

(“……是……也是……更是……”这样的句式有什么作用?)

3.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请你想象父亲此时吟诵的会是下面的哪一首诗,并说明理由。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晚泊浔阳望庐山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