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小题。 【甲】伤仲永(节选)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小题。

【甲】伤仲永(节选)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逾恭,礼逾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限划一处。

⑴余闻之也久  

⑵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⑴即诗四句 ____

⑵稍稍宾客其父  ____

⑶无从书以观   ____

⑷同舍生皆绮绣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以钱币乞之           遇其叱咄

B. 识书具           趋百里外

C. 日扳仲永环谒邑人     每假借藏书之家

D. 其诗养父母、收族为意  是人多以书假余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读完这两则短文,你一定得到了不少启示,请分别写出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的最大的感受。

 

1.⑴余闻之也/久 ⑵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⑴书写 ⑵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 ⑶得到 ⑷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3.B 4.⑴他的父亲认为这样可以有利可图,便每天带着他四处拜访乡里人,不让他学习。 ⑵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5.提示:可以从博览群书、刻苦学习、诚心求教、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后天教育与成才的关系等方面来回答,言之成理皆可。 【解析】译文 金溪县的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纸、墨、笔、砚等),(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很诧异,从邻家借来书写工具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的意思是赡养父母、与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这件事)感到奇怪,渐渐地,(同县的人)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父亲,(有的人)花钱请方仲永作诗。他的父亲以此认为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也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了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他写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回答说:“他的才能已完全消失,完全如同常人了。”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就是这样。 1.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关系,理出这个句子的主干,明白主语、谓语、宾语各是什么。第二步就是按照主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句子最明显的朗读节奏就划分出来了。句意是①我听说这件事也已经很久了。②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通假字现象,“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词类活用,“宾客”把……当作宾客的意思。 3.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的理解。A.或:有人/有时;C.于:介词,向/介词,从;D.以:把/因此;B项都是“曾经”的意思。 4.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1)句利,认为……有利可图;其,这;然,这样。(2)句以:因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咏煤炭》,完成小题

咏煤炭

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1.《咏煤炭》中托物言志,借以明志的名句是哪句?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两句诗写得好,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2017年中考广西柳州卷)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样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是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

(1)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补充下面表格。

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2)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

(3)请你按照要求进行品析。

①“我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

②结尾段“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4)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查看答案

百无一用非书生

①常有人言:“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大谬! 

②君不见:蔺相如,书生也,完璧归赵,义折廉颇,谱就千古佳话;西汉张子房,书生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大汉三百年锦绣江山;蜀汉诸葛亮,书生也,怀五湖四海之志,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功成八阵图;__________;康有为、梁启超,书生也,奋发意气,公车上书,励志图存,戊戌变法,虽只百日,却给暮气沉沉的晚清带来了一线生机。 

③“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一个“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读书人,以主宰国家命运的雄心壮志,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雄才伟略,以“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激情,让中国大地换了人间。 

④意气书生,不为帝王唱颂歌,只为苍生伸正义,社会在他们的呼喊声中变革,历史在他们的手里改写,世界在他们的智慧推动中前进;书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吟风弄月、舞文弄墨,本是看家本领;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更显超迈才情。悠悠华夏五千载,光辉灿烂的文明正是他们智慧的结晶。由此可见,百无一用非书生! 

⑤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书生的作用更是巨大! 

⑥国家的竞争中,科技和知识的载体——书生们,理所当然地成为综合国力比拼中的决定因素!科教兴国,各行各业的书生们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亿万书生正以一身所学,建设锦绣家邦,复兴伟大中华。 

⑦百无一用的书生,指的是那些只知道“寻章摘句”的书呆子。真正的书生绝非“纸上之阅历多,世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经济之精神少”的书呆子。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真俊杰! 

⑧百无一用非书生,天生书生必有用! 

(选自《格言·2013增刊》作者:孙亮 略有改动)

1.阅读文章①一④段,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提出自己观点的?

2.请给第②段划线部分再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3.你怎样理解第⑦段中“寻章摘句”一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从汉唐开始,传统民俗中常以猴作为吉祥、显贵、长寿驱邪纳福的象征。

(材料二)

在文学作品中,猴形象的内涵有所不同。一方面,它寄托了我们中国式英雄主义的情节,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爱憎分明、神通广大、降妖除魔。另一方面,它隐含了对世人丑态的贬低与嘲讽,是喻人醒世的活样板。如《猴子捡豆》的寓言故事,就讽刺了世人不切实际、因小失大的做法。

(材料三)

本报讯 2月1日,首都博物馆举办了以“大圣归来”为主题的猴年生肖展。此次展览汇集了43件首都博物馆的藏品及几幅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经典年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猴形象。展出吸引了大批观众的参观。这已经是首都博物馆连续举办生肖文化展的第九个年头,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展览将持续到3月13号。

(材料四)

“嘻哈猴”是由华冠公司于2015年创作的卡通猴形象。它以张希和老人的泥猴作品为原型,保留了泥猴造型中的大圆眼睛、大圆点鼻孔及微笑逗乐式的嘴型,又创造性的以头顶火焰、怀揣爱心、尾似祥云为形象,代表了热情、善良、快乐、幽默的性格特点。“嘻哈猴”有互联网用户喜欢的“萌”的特点,顺应了当下年轻人追求时尚化、个性化的潮流。

(注释)张希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70年痴迷泥塑艺术,被誉为“泥猴张”。

1.在我国的“猴文化”中,人们赋予了“猴形象”哪些内涵?请分条概括。

2.材料四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请根据材料三与材料四,简要说说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18届湖南常德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根据课文原句填空默写。

(1)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雪》

(2)左牵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骑卷平冈。(《江城子•密州出猎》)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

(4)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诫子》)

(5)《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出山前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