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作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今河南柘城县西)。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阵)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1.文中“不鼓不成列”中的“鼓”与下列哪一项“鼓”的意思相同( )
A. 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
B. 师旷鼓琴
C. 公将鼓之
D. 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
2.下列属于宋公的性格特征的是( )
A. 懂军事,善于作战
B. 迂腐、固执己见
C. 镇定自若
D. 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下列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从空间角度描写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B.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生动地刻画了潭水的来源,突出溪水的曲折、悠远。
C.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意蕴深厚,从天上地下全景角度,勾勒出西湖雪景给作者的总体印象。
D.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描绘冬季出猎场景,显示出太守个人的威风。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韩愈)
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B.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郦道元)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C.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周敦颐)
香气传送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笔直洁净地种植着。
D.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欧阳修)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语,告诉。(《桃花源记》陶渊明)
B.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遗,遗留。(《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C.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拂,同“弼”,辅弼。(《孟子》三则)
D. 棹数小舟,曳铁钯。棹,划船。(《河中石兽》纪昀)
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诗经·蒹葭》)
B. 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渔家傲》李清照)
C. 鹏之徙于南冥(míng)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一则)
D.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nǔ)钝,攘(rǎng)除奸凶。(《出师表》诸葛亮)
差不多先生传
差不多先生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何必太精明呢?”
小时候,他妈妈让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他说不都差不多吗?
在学堂,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
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他去杂货铺做伙计,十字和千字常常分不清。掌柜生气了骂他。他说:“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终于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话,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称赞他,凡是都看得破,想得通,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是一位有德行的人。
1.差不多先生的做人原则是什么?选文写了差不多先生的多件事,文中列举差不多先生的第一件事可概括为“颜色不分”,请仿照这一方法概括出其他任意两件差不多先生的事例。
2.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以“差不多”为话题展开了讨论。
小晶: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凡事只求差不多即可,不必太较真。
小柯:很多时候,细节决定成败,图大者当谨于微。
小华:如果你凡事只求差不多,那么你的人生就和别人差很多。
小宇:《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任何时候,我们都应当追求精益求精。
结合文章及以上同学的观点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不少于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