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子。

2.选段写了哪些景色?

3.说说①②③段“我”的心理变化。

4.第④段“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与上文哪一句照应?“先前望见的”到底是什么?

5.有读者认为,第④段“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的残破景象与第②段的优美景象不协调。为什么作者要写出来呢?

 

1.运用“点”“磕”“退后”“上前”“出”等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 2.豆麦水草的清香,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依稀的松柏林(及石马石羊),几点渔火,宛转悠扬的笛声。 3.轻松→急切→沉静(自失、陶醉) 4.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 5.只是为了更真实地说明“我”到过那片松柏林,对那里的文化古迹还有印象。 【解析】 1.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及表达情感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运用“点”“磕”“退后”“上前”“出”等动词,写出了小伙伴们动作的娴熟,表现了他们的能干与热情。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主要景色有:豆麦水草的清香,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依稀的松柏林(及石马石羊),几点渔火,宛转悠扬的笛声。 3.揣摩记叙文人物的心理,可以从文章的情节入手,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神态。要将人物的心理整合到文章中去,再联系文章的主旨大意进行分析理解。“我”的心理变化过程为:轻松→急切→沉静。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照应的能力。分析文章内容的前后呼应,这是属于文章的结构问题,文章的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时为了文章的情节的需要,在文章的前面作一些必要的暗示,所以在读文章的时候,要仔细地阅读。用“果然是渔火”“也不是赵庄”澄清了第②段写的“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的猜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八年级某班组织“低碳生活 快乐你我”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下列古诗文所描写的行为不属于“低碳生活”的一项是(    )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B.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D.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杜牧《阿房宫赋》)

(2)从下表中,提取一条主要信息。

“是否关注低碳生活”调查表(共100人)

是否关注低碳生活

人数

比例

肯定关注

33

33%

一定程度上关注

50

50%

不太关注

7

7%

不关注

10

10%

 

(3)陶源同学在学校食堂吃午饭,总喜欢用一次性筷子,吃完就扔。今天,值班同学叫他捡起来扔进垃圾箱,他骄横地说:“我的筷子我做主,你管得着吗?”你如果刚好在场,将如何巧妙应对?

 

查看答案

(题文)根据名著《傅雷家书》回答问题。

(1)傅雷现身说法,从哪些方面教导儿子的?列举两个即可。

(2)傅雷从哪些方面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列举两个即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诗后题目。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什么作用?

2.概括这一节的内容。

 

查看答案

古今诗文默写填空。

(1)青青子佩,___________。(《子衿》)

(2)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3)____________,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____________,再回延安看母亲。(贺敬之《回延安》)

(6)习近平谈中拉关系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和拉美虽然相距遥远,但中拉友好源远流长。”(在横线上填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句)

 

查看答案

用你最拿手的字体将下面语句(含标点)流利、美观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勤奋是一把金钥匙,它会帮你打开知识殿堂的大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